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近视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眼科疾病,并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急速上升[4]。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患病率达53.6%,其中初中生为71.6%,高中生高达81.0%[5]。在过去几十年中,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教育年限的提高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加,同时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问题开始恶化[6]。有研究认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障碍可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影响因素[7]。本文通过综述睡眠与近视的相关关系,对家长和学校调节学生睡眠模式从而延缓近视发病或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近视在中国呈现高发、低龄且重度化的趋势。近视的发生与进展受环境和行为因素的影响, 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缺乏户外活动、视屏时间长、坐姿不良等。国内外研究发现, 睡眠不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之间存在正相关, 但研究结果尚不统一。该研究就睡眠不足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关联性流行病学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改善睡眠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S)患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危害其当前健康,增加成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睡眠行为是调节人体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紊乱与MetS风险升高有关。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与MetS的关联,并探讨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开展公共卫生干预,降低儿童青少年代谢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视力障碍,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居世界前列.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户外活动不足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二者关联的潜在机制与户外与室内光照时长、强度和光谱不同密切相关.光照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光照参数,如光照的强度、时间、光谱构成等都可以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通过对日...  相似文献   

5.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并呈低龄化的趋势,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其中环境因素是近视病因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睡眠时长、照明条件、饮食习惯等与近视发生的关系进行文献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针对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和特殊个体不同角度的干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柘荣县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柘荣县5所学校学生开展近视筛查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柘荣县2021年调查学生1 989人,近视率56.9%,女生近视率(59.2%)高于男生(54.4%),各学段男女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近视率最高(87.5%),近视率随着学段增加而上升;问卷调查1 434人,学生平均13.1±2.3岁;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 h(OR=0.40)是近视的保护因素;平均每天放学后读书写字时间≥1 h(OR=1.37)为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柘荣县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其预防宣传教育,控制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保护其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赣州市章贡区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儿童青少年共1 748名,按小学、初中和高中(职高)进行分组,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近视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近视学生1 014名(58.01%),近视患病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OR=1.668,P<0.05),并受阅读方式(AOR=1.413,P=0.011)、白天户外活动时间(AOR=1.275,P=0.029)、睡眠时间(AOR=1.463,P=0.002)、父母近视情况(AOR=2.988,P<0.001)等因素的相互影响。结论 赣州市章贡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堪忧,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重庆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础信息及生活中环境危险因素影响下的近视构成比及近视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4 995名学生,近视率为50.81%。女生、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玩手机及电脑时间2 h、写作业趴着、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走路时经常看书或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好或一般、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学生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家中照明及采光、未每个月定期做视力检查的学生近视率高于同组中其他学生(均P0.05)。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或看电视玩手机电脑120 min、趴着写作业、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经常走路时看书或玩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过家中照明及采光及未每个月定期视力检查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与每天接触手机或电脑时间过长、写作业姿势不端正、看书距离过近、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户外活动时间短、父母未督促注意用眼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良好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时间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睡眠不足可显著增加肥胖发生风险,但是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对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肥胖与睡眠不足的关系以及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新区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8—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成都市高新区202所学校82 024名4~18岁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及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高新区儿童青少年总近视患病率为40.42%,不同性别(男38.76%vs女42.21%,χ2=101.529,P<0.001)、不同学龄段之间近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1%、34.44%、79.73%、83.25%,χ2=22099.288,P<0.001)。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90%、1.25%、9.04%、17.20%、31.22%、42.10%、55.79%、65.15%、73.43%、79.95%、84.44%、84.45%、83.25%、81.95%、77.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均近视、初次使用电子产品年龄≤3岁、节假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长、阅读学习用眼持续时间≥30 min、有不良用眼习惯、户外活动及睡眠时间不足等是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高新区儿童青少年学龄初期近视患病率增长速度快,其影响因素可能与遗传及个人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早期筛查及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潘臣炜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281-1283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的层面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作用较为明显, 但也存在较多局限性, 因此需要探寻更多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 在推进增加日间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同时, 应加强对增加室内环境中高频视觉信息、调节睡眠和生物节律以及饮食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新的可控性环境和行为因素研究, 并积极转化为近视防控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褪黑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吲哚胺类激素,近年来其在评估昼夜节律及改善睡眠方面备受瞩目,儿童褪黑素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目前缺乏灵敏精确的儿童褪黑素检测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就褪黑素在生命早期的特征变化、儿童睡眠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采集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处理儿童睡眠节律紊乱等睡眠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识别儿童青少年过敏性疾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儿童青少年睡眠行为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睡眠不足、睡眠障碍和睡眠节律紊乱与儿童过敏性疾病联系密切,通过改善以上睡眠行为对于预防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西藏昌都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原地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西藏昌都市一区两县的959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视力、非散瞳屈光度检测和视力相关行为问卷调查,分析近视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近视率为54.43%,屈光不正欠矫率为85.25%,戴镜率为34.67%,...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时期是童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同时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时差是休息日睡眠中点时间与工作日睡眠中点时间的绝对差值,是反应昼夜节律紊乱的一种新型指标。有研究证明,青少年社会时差与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性,减小社会时差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本文简述了青少年社会时差及其流行状况,阐述社会时差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可能机制,为青少年社会时差在预防控制心理健康问题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睡眠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2014年1月1日-2019年2月28日发表的有关儿童睡眠的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 (BICOMS)对主要主题词的信息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共现矩阵;采用NetDraw按照中心度排列各主要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社会网络图;采用gCLUTO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实际聚类效果,最终选择将主要主题词聚为3类,并生成可视化矩阵和可视化曲面图。结果 共检索儿童睡眠相关文献2 070篇,出现频次>28次的主题词34个,通过分析获得儿童睡眠研究的3个研究热点:婴幼儿睡眠安全及睡眠与儿童健康身体活动、肥胖和饮食行为间的关系,不同儿童的睡眠/觉醒模式和昼夜节律及睡眠对儿童发育的影响,睡眠障碍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结论 目前探索儿童睡眠昼夜节律、睡眠持续性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安全健康睡眠的促进等方面研究较少,后期需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不断丰富我国在儿童睡眠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以及与昼夜节律、情绪调节的关联,为改善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心理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成都、阆中和乐山6所中学2 398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抑郁量表(CES-D)、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简版和情绪调节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9%(909名),女生、农村、15~18岁年龄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城镇、12~14岁年龄组(χ2值分别为25.15,15.45,187.24,P值均 < 0.01)。不同昼夜节律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9,P < 0.01),绝对夜晚型节律偏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57.1%)最高。不同睡眠时长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9,P < 0.01),睡眠时长 < 6 h/d抑郁检出率(69.4%)最高。抑郁组较无抑郁组更多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而无抑郁组较抑郁组更多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15~18岁组、表达抑制、睡眠时长 < 6 h/d、睡眠时长6~8 h/d与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0,2.29,1.13,5.17,2.88),而睡眠时型中间型、清晨型和认知重评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3,0.55,0.90)(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睡眠节律延迟、睡眠不足以及压抑情绪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应积极倡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采用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以减少青少年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