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变薄并呈锥形向前突起为特征的进展性角膜疾病。亚临床圆锥角膜缺乏临床表现及特征, 目前尚无明确可行的诊断标准。现笔者对近年来亚临床圆锥角膜诊断及筛查的研究进展, 包括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角膜生物力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的诊断参数、角膜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的联合诊断参数的研究以及AI辅助的圆锥角膜诊断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2.0D散光眼患者圆锥角膜和亚临床圆锥角膜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散光≥2.0D患者107例201眼.所有的患者进行验光、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镜、传统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检查.观察包括K1:3mm直径范围水平中央曲率,K2:3mm直径范围垂直中央曲率、角膜前表面最大屈光力(Kmax)、角膜散光(CYL)、角膜最薄处的厚度(MinPachy)、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圆锥角膜指数(KI)、角膜前表面高度(AE)、角膜后表面高度(PE)等指标变化.并作ROC曲线,对比各组的cutoff值及其敏感指标.Pentacam获得的几个参数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出最佳诊断界点.结果:本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5.7±6.6岁.前表面Kmax、IVA、KI、AE、PE临床和亚临床组明显高于散光组,角膜最薄处厚度临床和亚临床组明显低于散光组(P<0.05).Pentacam诊断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曲线下面积AUC≥0.9),分别为AE、PE、IVA、ISV、KI、Kmax.诊断亚临床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曲线下面积AUC≥0.9)为PE.结论:研究表明,2D以上散光的人群即使视力正常,也应该进行角膜地形图筛查.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可以提供精准的角膜前后表面解剖信息,尤其是角膜后表面高度测定,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筛查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本土人口数据构建的新角膜生物力学指数(cCBI)对中国人圆锥角膜和亚临床圆锥角膜的诊断能力。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眼病患者558例(558眼)。其中,双侧圆锥角膜患者200例(200眼),记为圆锥角膜组;单侧圆锥角膜患者112例(112眼),记为亚临床圆锥角膜组;预行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246例(246眼),记为对照组。采用德国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应用Scheimpflug相机获取患者眼前节图像,合成受试者眼前节三维立体图像。使用德国Oculus公司生产的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检查,应用超高速Scheimpflug断层扫描技术以每秒4 330帧的速度对患眼进行扫描,在喷气脉冲作用下采集140幅图像。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原有的CBI、cCBI、Belin/Ambrósio增强扩张显示(BAD)、断层扫描联合生物力学指数(TBI)诊断圆锥角膜、亚临床圆锥角膜的能力,并通过诊断能力最佳时所对应的截断值计算诊断亚临床圆锥角膜的敏感值。使用DeLong检验进一步分析ROC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4.
王红 《临床眼科杂志》2008,16(4):314-315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以期早期发现圆锥角膜患者。方法5例(8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14例(20只眼)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检查项目:(1)角膜地形图形态,(2)角膜中央层屈光力,(3)角膜屈光度的变化范围,(4)角膜曲率,(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结果亚临床期的患者中,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蝶形,且多为非对称性,进展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乳头形、卵圆形及球形,角膜中央屈光度,距角膜中央I—S值有差异。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圆锥角膜。  相似文献   

5.
早期圆锥角膜(keratoconus,KC)的诊断有助于在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前识别需要监测的患者。及时干预患者的病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对预防医源性角膜扩张和减轻角膜移植负担至关重要。早期KC的诊断技术种类繁多,包括角膜地形图、角膜像差、角膜上皮和全层厚度测量、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生物力学测量和基因检测等。由于单用一种技术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使用多种评估技术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评估角膜,这将成为今后早期KC诊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0CULUS角膜地形图对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拟行LASIK手术矫正近视散光患者238人,476眼,使用附有圆锥角膜诊断和表面像差分析程序的0CULUS角膜地形图进行早期圆锥角膜(Keratoconus,KC)诊断,讨论其诊断价值。结果 双眼中任一眼KC判定1级则怀疑双眼早期圆锥角膜,为KC判定阳性组共17人34眼,双眼KC判定阴性组共221人442眼,分为两组进行比较。KC判定正常患者和KC判定1级的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K值、△K,I-S,ABR分别为:(42.70±1.61)D,(0.47±0.34)D,(0.95±0.58)D,0.02±0.50;(43.60±1.76)D,(0.52±0.78)D,(1.37±0.75)D,1.20±0.10。两组角膜中央K值和△K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I-S和ABR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附有圆锥角膜诊断程序和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测量分析的角膜地形图能更早期发现圆锥角膜改变,且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临床运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角膜地形图对近视眼圆锥角膜的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角膜地形图筛查近视眼中的圆锥角膜。方法 :应用Eye Sys2 0 0 0型角膜地形图系统对连续的、 8~ 5 3岁 15 2 3例 ( 2 85 2眼 )拟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或角膜塑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1例 1眼 ( 0 0 35 % )诊断为亚临床圆锥角膜。结论 :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以简单直观地对亚临床圆锥角膜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在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与单纯高度散光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符合Rabinowitz诊断标准)46 例(50 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及单纯高度散光患者(散光度>2.5 D)52例(76眼,单纯高度散光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各组角膜最薄点的前后表面高度、角膜最薄厚度、曲率对称性指数(IVA)、高度偏中心指数(IHD)、平均角膜厚度进展指数及Belin角膜扩张分析D值,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并进行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出有用参数,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出最佳诊断界点。结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与单纯高度散光组间角膜最薄点前表面高度(t =6.77,P < 0.001)、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t =9.00,P < 0.001)、角膜最薄厚度(t =3.12,P =0.002)、IVA(t =8.35,P < 0.001)、IHD(t =8.94,P < 0.001)、平均角膜厚度进展指数(t =5.59,P < 0.001)、Belin角膜扩张分析D值(t =13.01,P < 0.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ntacam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单纯高度散光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0.9)为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和Belin角膜扩张分析D值。结论: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高度散光患者的角膜参数进行分析,有助于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角膜地形图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虹  陈跃国 《眼科研究》1999,17(3):195-198
目的 介绍用Hol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 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1200例术前病人2400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用HDS软件进行判别,以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结果 共筛选出2仍2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占0.078%),  相似文献   

10.
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圆锥角膜病人角膜地形图的特点 ,为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提供客观依据。对角膜屈光术前病人进行严格筛选 ,提高手术的预测性。方法 :7例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病人 ,2 6例 (3 8只眼 )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 ,3 0例 (60只眼 )正常眼作为对照组 ,用EyeSyssystem 2 0 0 0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检查。检查内容 :(1)地形图形态 ;(2 )角膜中央屈光力 ;(3 )角膜中心下方 3mm处屈光力与角膜中心上方 3mm处屈光力的差值 (I -S) ;(4 )同一个体双眼角膜中心屈光力差值。结果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角膜下方尤其是颞下方的角膜镜影像呈梨形改变 ,变陡峭的圆锥区域均较局限。进展期圆锥角膜局部区域变陡峭 ,形成一局限性圆锥 ,为乳头状、卵圆形和球形。角膜中央屈光度、同一个体双眼角膜屈光度差值、距角膜中央3 0mmI -S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角膜地形图仪是诊断单侧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方法 ,可以指导设计角膜接触镜 ,对圆锥角膜的圆锥底进行定位 ,指导手术植孔位置及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