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短暂、剧烈、电击样、烧灼样、或刀绞样疼痛[1~3]。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经典的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创伤少,手术风险小,所需设备简单,学习曲线短等优点,因此PBC手术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4,5]。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表现为阵发性、撕裂样或电击样剧烈疼痛的临床综合征[1],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堪称疼痛之首。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首选为药物治疗,但因不良反应较大[2]或效果欠佳,近年来,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因其疗效可靠、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3]。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局麻后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无法测定靶患支,而只能以穿刺深度来进行选择性热凝靶患支,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种植体填塞神经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2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叉神经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采用外科治疗。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有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内感觉根切断术、血管减压术和射频热凝术[1 ] 。但由于颅内手术及射频热凝术术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术后复发率高,不易被病人所接受[2 ] 。1995~2 0 0 2年,我科在传统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的基础上,采用种植体填塞三叉神经孔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 1例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995~2 0 0 2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 )经各种…  相似文献   

4.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GN)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经分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症;疼痛大多为单侧以耳面部三叉神经的第一支(眼支)或第二支(上颌支)分布区内,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诱发,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三叉神经痛患  相似文献   

5.
<正>代偿性多汗症(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CH)是指经过手术切断或物理、化学毁损交感神经后,原发部位以外出现汗液增多的现象[1]。各类文献中报道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CH的发生率从15%~90%不等[2,3],其中超过一半病人经历中重度CH,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局部微波疗法[4]、肋间神经重建[5]等方式减轻CH的不良影响,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预防CH[6],取得了一定效果。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复发合并代偿性多汗的病人,本例病人在尝试口服药物等治疗后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因此寻求行射频治疗。入院后给予双侧胸交感神经联合双侧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治疗,有效缓解其右手掌多汗复发及左下肢代偿性多汗。  相似文献   

6.
黄涛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548-1549
1概述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脑神经疾病或神经源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的触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征[1]。年发病率为2.5~5.7/10万人。三叉神经痛多于中年后起病,男性多于女性,疼痛常位于单侧,右侧多见,双侧者少见。疼痛发作部位以三叉神经II、Ⅲ支分布区最为常见,第Ⅰ支发病者较少见,为神经性疾患中最常见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痛患者24例,CT薄层扫描(0.75 mm)引导下一根穿刺针精确抵达圆孔外口处,另一穿刺针则进入卵圆孔内35 mm,三维CT重建和电生理测试确认穿刺靶点,静脉全麻下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外口和卵圆孔孔内35 mm,三维CT重建和电生理测试确认穿刺靶点,静脉全麻下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外口和卵圆孔孔内35 mm,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优良23例(95.8%)、良好1例(4.2%)、无效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 mm,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优良23例(95.8%)、良好1例(4.2%)、无效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1例术后12个月第Ⅲ支复发,1例术后16个月第Ⅱ支复发。结论: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定位精确、疗效可靠、安全简易,为治疗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探索出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头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又称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三个分支中上颌支受累发生率最高,表现为在上颌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疼痛性质如闪电、刀割,令人难以忍受。射频温控热凝上颌神经干和三叉神经节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射频热凝三叉神经节是颅内操作,对穿刺精度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多次调整针尖位置才能达到对上颌神经的精确毁  相似文献   

9.
<正>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分支处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常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的簇状丘疹水疱和相应区域的烧灼样、电击样疼痛、痛觉过敏或触诱发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pain,ZAP)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5%~20%[2,3],其疼痛多为中重度,常规的口服药物及神经阻滞等治疗效果欠佳,较四肢躯干部带状疱疹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0.
<正>腰交感神经驱动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雷诺病、多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创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和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1~4]。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通过注射无水乙醇或苯酚实现神经毁损[5],但因可控性差,其扩散后产生的并发症多且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6];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是利用射频针裸端产生超过90℃的高温实现靶神经毁损的微创技术,局部热凝范围小而精确,可控性强,手术相关并发症少,且CT引导是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辅助手段。Ding等[2]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证明了腰交感射频热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左右两侧穿刺的难度和成功率似乎并不一致,右侧腰交感射频时可能需要更长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而有"天下第一痛"之称。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疗效确切,此项技术的重要环节在于靶点穿刺的准确性与否,我院疼痛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CT三维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共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3282岁,平均58.2岁;左侧发病18例,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一种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神经痛,可由轻微刺激或面部运动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法有抗惊厥药物、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温控热凝术即属于微创介入治疗方法[1]。此项治疗的关键技术在于精确的卵圆孔定位并使用专用18 G射频针,比传统22 G射频针热凝效果更好。我科采用无框架立  相似文献   

13.
<正>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采用的C型臂引导下,经皮Hartel前入路穿刺方法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创伤小、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且逐渐被广大疼痛科医师及患者所接纳。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  相似文献   

14.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最常见的颅面疼痛综合征。卡马西平通常是治疗TN的首选药物,但有效控制疼痛的剂量通常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相关[1]。当药物治疗控制疼痛无效或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初始缓解疼痛率可以高达100%[2,3]。尽管如此,由于手术的禁忌证或病人偏好,MVD并不总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梁华玉 《全科护理》2012,10(9):790-790
[目的]探讨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疼痛消失18例,疼痛减轻5例,无缓解1例。[结论]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对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结肠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良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三叉神经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采用外科治疗。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有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内感觉根切断术、血管减压术和射频热凝术。但由于颅内手术及射频热凝术术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术后复发率高,不易被病人所接受。1995~2002年,我科在传统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的基础上,采用种植体填塞三叉神经孔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1例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癫痫是一种以皮质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为特点的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耐药性癫痫患者[1],即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理选择、足量使用的抗癫痫药物方案治疗后仍发作控制不佳[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心理功能。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耐药性癫痫患者,有必要寻求神经调节技术辅助药物以控制癫痫发作[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相似文献   

18.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剧烈放电样疼痛为特征的一类疼痛。1929年,Dandy[1]首先提出三叉神经受压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至20世纪70年代,Jannet-ta等[2]开创了经枕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并大为推广。近年来,微血管减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  相似文献   

19.
<正>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是指在一次或多次腰、骶椎手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1]。有研究表明10%~40%的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病人会发生FBSS [2],持续的腰骶部、下肢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FBS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较公认的原因包括神经根牵拉损伤、间盘再突出、硬膜外瘢痕粘连及炎症刺激等[3]。  相似文献   

20.
卵圆孔穿刺对于多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均至关重要:无水乙醇或甘油注射[1,2],球囊压迫[3],电凝[4]及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5]。精准快速的卵圆孔穿刺不仅大大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还对于减少穿刺并发症(血肿、刺入眶下裂、损伤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