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蕾  南楠  刘爱萍  杨晓芳  李灵  朱瑛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803-1806
  目的  分析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年龄、季节特点以及与体格发育间的关联,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内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张掖市、酒泉市进行健康检查的0~6岁儿童共9 790名。采集末梢血1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根据身长(高)别体重分为超重组及体重正常组。  结果  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81.31(63.14,95.86)nmol/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为45.11%。4~6岁组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 < 1岁婴儿及1~ < 4岁儿童,4~6岁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检出率最高(χ2=83.67,P < 0.05)。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例最高(55.82%)(χ2=194.12,P < 0.01)。秋季超重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检出率较高(19.83%)(P < 0.01)。  结论  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季节及体格发育水平均有关联,< 1及 > 4岁组应是维生素D重点监测的年龄段,冬季应是维生素D监测的重要季节,对于超重儿童秋季应作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本地区学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 D[25-(OH)D],维生素A、E水平,了解学龄儿童维生素A、D、E的营养状况,为本地区学龄儿童合理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三江人民医院、宝泉岭中心医院等10余家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维生素A、D、E水平检测的所有6~12岁儿童资料6 030例,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检测季节的维生素A、D、E水平和维生素营养状况差异。结果 佳木斯地区6~12岁儿童维生素A不足检出率为55.1%,充足检出率为44.9%;维生素E不足检出率为0.67%;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37.9%,不足检出率为24.2%,充足检出率为37.9%;不同性别间维生素A、D、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维生素A、D、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佳木斯地区学龄期儿童维生素A、D水平较低,各季节间维生素A、D、E差异明显,应引起家长及各阶层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血压偏高现况及其相关性,为有针对性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共1 360名7~17岁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测量和血清维生素D检测。  结果  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为9.71%,不足率为62.57%;血压偏高率为25.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经济状况、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分类、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42倍,收缩压偏高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9倍(P值均 < 0.05)。  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血压偏高现象较突出,需引起关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者较容易出现血压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状况及其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以8 744名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9月1日入学,且于2019年10月8日至2020年1月17日进行了常规体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按标准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BMI界定超重肥胖,并回溯收集其出生记录与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婴幼儿期喂养记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出生后1,4,6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一年级学生中,超重肥胖率为32.5%(2 843名);出生后1,2,4,6月龄内的婴儿维生素D补充率分别为20.2%,49.7%,66.3%,72.7%,有83.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3年内补充了维生素D。出生后1月龄内补充过维生素D的婴幼儿,学龄初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2, 95%CI=0.68~0.9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此保护作用在1,4,6月龄内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尤其明显[OR(95%CI)=0.76(0.61~0.97),0.76(0.59~0.99),0.69(0.49~0.98),P值均 < 0.05]。  结论  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率有待提高,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尤其对纯母乳喂养儿有降低学龄初期超重肥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2013-2018年舟山海岛地区0~12岁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体检的5 424名0~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25-(OH)D含量.结果 5 424名儿童25-(OH)D检测结果中位数为29.9 μg/L,维生素D充足率仅为49.4%.儿童25-(OH)D水平和维生素D充足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Z/x2值分别为2 043.65,1 535.52,P值均<0.01).结论 舟山海岛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充足率较低,7岁后学龄儿童缺乏更加严重,需加强宣教干预,建议增加户外运动,定期检测25-(OH)D水平,必要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 319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病历的方式详细记录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3319例儿童中,维生素D充足1 374例,占41.40%;维生素D不足962例,占28.98%;维生素D缺乏983例,占29.62%;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家庭收入、既往1年腹泻次数、支气管哮喘、喂养方式、维生素D补充情况及户外活动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引起儿童维生素D缺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喂养方式、维生素D补充情况、户外活动时间、既往1年腹泻次数、支气管哮喘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坚持母乳喂养,规律补充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积极预防疾病,能够改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宜宾市0~3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其监护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儿童保健且检测血清25-(OH)D的783名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儿童一般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生活方式等),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使用自行设计的喂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其监护人KAP,采用Pearson相关和关联性分析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监护人营养KAP的关系。结果 1) 0~3岁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62.2%,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维生素D平均补充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10.260,P<0.05)。2)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36.8±8.7)ng/mL,维生素D缺乏率为21.84%,不同年龄段、体型、户外活动时间及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220~6.302,χ2:5.346~33.134,P<0.05)。3)监护人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6~17岁中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分析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和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6—2017年,通过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选择3个农村点和3个城市点,抽取1 50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学生维生素A浓度均值为(1.45±0.42)μmol/L,维生素A缺乏率和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0.46%,13.4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及肥胖(OR=0.5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35)、大城市、白蛋白四分位数为Q3和Q4的学生与维生素A缺乏呈负相关,每天不吃肉(OR=2.05)、C反应蛋白四分位数为Q3(OR=2.12)和Q4(OR=4.54)的学生与维生素A缺乏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重庆市6~8岁中小学生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较高。建议通过加强营养教育、保障合理膳食、必要时使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强化剂等手段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了解温岭市3~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学龄前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2016年冬春季和夏秋季在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入园入托体检的6 776名3~6岁儿童,测定其血清25-(OH)D的含量.结果 学龄前儿童的25-(OH)D平均水平较为适宜,为(88.95士21.23)n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5);未见维生素D过量及中毒的儿童.25-(OH)D充足率为66.07%,不足率为28.69%,缺乏率为5.24%.学龄前儿童25-(OH)D水平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8,P<0.05);缺乏、不足、充足率季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9,144.77,154.63,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缺乏、不足、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79,74.14,90.38,P值均<0.05).结论 温岭市3~6岁儿童25-(OH)D总体水平较为适宜,部分儿童存在不足及缺乏.需要定期监测学龄前血清25-(OH)D水平,进行合适的干预及加强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市3~6岁超重肥胖儿童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沈阳市某幼儿园3~6岁全体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IOTF2~18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判断超重肥胖儿童。随机抽取39例超重肥胖儿童和31例体重正常儿童(正常组),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对维生素D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并且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17.95%,高于正常组(3.32%)。95%儿童能经常饮奶,超重肥胖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随户外活动时间增加而升高。结论沈阳市3~6岁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体重正常者,其原因与户外活动时间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COVID-19疫情改变了儿童生活方式,本文旨在探讨COVID-19疫情对儿童BMI的影响。  方法  基于苏州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回顾性收集2016—2020年40所小学,共计331 341人次学生BMI监测数据,比较2016—2020年BMI-Z评分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平均每年监测人数为66 868人。2020年BMI-Z评分明显增高(0.580),高于2016—2019年的最高值(0.427),增高0.158(95% CI: 0.144~0.171, P < 0.001);男生的BMI-Z评分增幅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均有P < 0.001)。2016—2020年,随着年份增加,超重肥胖率增加,消瘦率降低(趋势性χ2=595.834, P < 0.001),2020年肥胖率明显高于2016—2019年最高值(15.9% vs. 12.9%, χ2=253.616, P < 0.001),不同性别和地区呈现相同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和2016年比,2017—2019年肥胖情况未呈现明显差异,2020年肥胖率明显升高(OR=1.323, 95% CI: 1.280~1.366)。  结论  COVID-19疫情加速了苏州市6~12岁儿童BMI的增加。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关注儿童持续增加的超重肥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率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溺水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ICD-10:W65.0~W74.9)个案信息来自于重庆市死因监测系统,对不同性别、地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表示。结果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的9.57/10万、9.42/10万下降到2021年的2.80/10万、2.83/10万,APC分别为-13.15%,13.06%(t值分别为10.93,10.52,P值均<0.01)。2012—2021年男生溺水死亡率高于女生,农村地区溺水死亡率高于城市(P值均<0.05)。0~4、5~9、10~14岁年龄组溺水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5.30%,17.80%与11.4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15.30%,-17.80%,-11.40%,t值分别为11.11,9.22,5.62,P值均<0.05)。自然水域是发生溺水死亡...  相似文献   

13.
石芮  韩钰  高磊  汪耿夫  张欣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18-1322
  目的  调查分析天津市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状况,为ASD儿童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3 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天津市某特殊教育学校90名3~9岁ASD儿童24种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  结果  ASD儿童中超重肥胖儿童共31名,占34.4%;3名消瘦者占3.3%;1名生长迟缓者占1.1%。各年龄组ASD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维生素B6、叶酸、钙和碘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标准,铜、磷和锌的摄入量均高于推荐摄入量标准,其中有超过10%的ASD儿童铜和镁的摄入量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能量、脂肪、维生素A摄入情况构成在正常、超重、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4,10.03,P值均 <0.05)。  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营养素缺乏与过量的现象同时存在,建议采取个性化的饮食营养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浙江省3~6岁儿童睡眠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制定儿童睡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3—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浙江省24所幼儿园的7 034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家长发放问卷, 调查儿童的睡眠时间,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浙江省3~6岁儿童睡眠不足率为56.1%, 男童为57.1%, 女童为55.1%; 睡眠不足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3, 3.5, 4, 4.5, 5, 5.5, 6岁分别为46.7%, 49.8%, 50.2%, 55.2%, 64.0%, 65.8%, 6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 P<0.01); 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者睡眠不足报告率为59.9%、1~2 h为54.7%、>2 h为4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0,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年龄4, 5, 5.5, 6岁, 看护人为其他, 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 1~2 h, 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与儿童睡眠不足呈正相关。  结论  年龄增加、户外活动不足、屏幕时间过多、非父母看护、母亲文化程度低等是导致幼儿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建议增加幼儿户外活动, 尤其关注非父母看护下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学龄儿童挑食状况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中国学龄儿童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洪山区2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796名学生,开展为期3 d的膳食调查,同时对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营养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58%的儿童存在挑食问题,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间挑食行为报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Ⅱ)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为研究肥胖的炎症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月―5月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招募35~74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特征、行为方式等信息。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s,FFQ),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摄入情况,计算DⅡ,评估膳食的炎症潜能。  结果  研究对象2 241人,超重的检出率为38.51%,肥胖的检出率为32.04%;总研究对象DⅡ评分以正值为主,总体膳食属于促炎性膳食;调整年龄、民族、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后,Log-binomial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DⅡ与超重及肥胖存在相关性,最大促炎组患超重及肥胖的风险是最大抗炎组的1.32倍(PR=1.32,95% CI:1.10~1.57,P=0.015),其中DⅡ与超重仅在Q1(最大抗炎)与Q4(最大促炎)组间发现相关性(PR=1.26,95% CI:1.09~1.47,P=0.002),DⅡ与肥胖在每组均存在相关性,随着DⅡ评分的增加,研究对象患肥胖的风险增加。  结论  膳食炎症指数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相关性,膳食的肥胖效应可以从炎症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