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夏德铭 《吉林医学》2013,34(7):1302-130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应用圆弧切割器、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的出现及术后恢复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保肛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达到根治术的要求,又达到保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关于直肠癌的病理和免疫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手术操作的熟练,尤其是端端吻合(EEA)吻合器的应用,使一部分直肠中低位的癌肿应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术使病人免受人工肛门之苦,又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本文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借助双吻合器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术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回顾。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年收治低位直肠癌且借助双吻合器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术2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曾德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71-171,174
目的 探讨吻合器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直肠癌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术后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尿潴留4例.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技术对3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保肛根治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的出现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45~320min,平均16.5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术后2~3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5~16天,平均8天。术后8例患者应用了止痛剂,无因术后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用腹腔镜方法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术的目的,而且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保肛率高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有待大宗病例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2年4月-2007年6月35例行TME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35病例均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进行Dixon术,术后病理两切端均阴性,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时间6~32个月,局部复发2例。结论: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TME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增加保肛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原则进行直肠癌切除手术,吻合器或手工吻合断端肠管。结果:患者术后1周内5例发生吻合口瘘,肛门狭窄4例,吻合口复发6例,盆腔复发3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72%。结论:按TME原则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吴克  王峰  张浩民  邸西东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74-775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组2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双吻合器直肠全系膜保肛术,并行结-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29例中,术后发生吻合漏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狭窄3例。结论应用TME及双吻合器,可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为低位肿瘤得以根治性切除提供了可能性,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膜解剖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对直肠癌男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男性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TME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膜解剖TME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和术后2个月排尿功能障碍情况、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Dixon术式的可行性、方法与优缺点.方法 按开放手术的TME原则、应用双钉合技术,采用直肠外翻拖出式切除缝合法在腹腔镜下对32例肿瘤下缘距离肛缘3~10 cm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了TME与低位/超低位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2例切除部分受侵犯的阴道后壁.结果 3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120~180) min,术中出血20(10~100) ml,术后1~2 d恢复胃肠功能并进食流质、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10(6~18) 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Dixon术式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1~2年,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和死亡2例。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探讨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病例报告]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使用双吻合器技术及直肠全系膜切除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14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提高,局部复发率降低,术后发生吻合瘘为12例(5.6%),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讨论]精准的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7,(9):824-8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恢复肛门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03—2017-03间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术,运用腹腔镜技术行TME,分离至肛提肌裂孔,经肛门行ISR,近端结肠与肛管吻合,观察其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及肿瘤预后。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改APR术,无围手术期死亡。8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肛门狭窄,1例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无吻合口瘘、局部复发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肛门功能总体恢复良好,术后1年肛门功能Kirwan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7例。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经肛门ISR对具有适应证的超低位直肠癌可以做到根治性切除肿瘤,又能保存肛门,疗效确切,腹腔镜下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充分的胃肠道准备,术后重视管道护理、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来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本组52例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保肛率100%。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or excision,TME)对直肠癌(Rectal neoplasms)术后降低局部复发率(Local recurrence)上的价值。方法对78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Ⅰ组采用TME方法手术;Ⅱ组未采用TME方法手术。对两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疗效优于Ⅱ组。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可减少直肠癌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切除术的疗效优势。方法:对4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钳封闭直肠残端,应用常州康迪公司圆形弯头吻合器(28.5~31.5)行低位保肛术。结果:本组患者切缘均无癌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大便失禁。结论:使用单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具备相对经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进行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排便障碍率与排尿障碍率分别为57.1%和11.9%,对照组排便障碍率与排尿障碍率分别为71.4%与21.4%,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保肛率以及3年生存率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临床效果确切,安全系数相对较高,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估超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病情平稳。术后患者主诉控便能力较差,但是对保留了肛门非常满意,并且3~6个月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有较好的控便能力。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早期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回顾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期间16例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70 ml;术后2 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7-14 d,平均8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2年,无1例肿瘤复发,穿刺部位及造瘘口均无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TME低位(超低位)吻合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6年12月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术后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