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甘肃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甘肃省的疟疾防控策略和落实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报表,分析2000~2011年甘肃疟疾发病、人群血检和抗体阳性率、疟疾知识知晓率和人员培训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1年全省发生疟疾病例163例,其中111例为输入病例,占整个病例数的68.10%,2004年、2011年疟疾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47%、0%。2011年学生和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7%、0.33%、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46%、39.38%。结论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水平,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我省在疟疾防治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右江区2002年疟疾流行及控制现状,评价监测措施,为实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择右江区近年疟疾病人较多的3个乡镇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2年疟疾疫情报告、发热病人血检资料,逐户调查疟疾发病情况,对村民和学生进行疟史、蚊帐使用情况和疟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2002年右江区疟疾发病率为0.15/万。血检当地发热病人9885人次,年血检率为3.03%,未检出阳性病例;血检流动人口419人次,检出5例间日疟病例,阳性率为1.19%。走访调查1004户4709名村民,查出1例疑似病例,居民蚊帐使用率为98.17%,中小学生经验积累型和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村民。结论2002年右江区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无当地感染病例,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村民蚊帐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疫情漏报现象,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陵水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陵水县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陵水县1951—2016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对陵水县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陵水县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地方性寄生虫病,曾经发生过疟疾大流行,发病最高年份为1958年,报告发病18 231人,发病率1 340.88/万。防治工作经历调查研究、控制流行、综合防治和消除疟疾4个阶段,于2017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在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6年), 陵水县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海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疟防工作,疟原虫血检55 124人,各年度血检数达到总人口1.82%~2.59%,血检均未发现阳性病人,血片复核率为10.0%。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的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已经捕获不到。结论陵水县经过60年持续不断的疟疾防治,有效阻断了疟疾传播,连续保持6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5.
6.
深圳市1980~2003年疟疾流行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疟疾流行状况,探讨疟疾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1980~2003年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年间深圳市疟疾发病37811例。疟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患者年龄主要为16~40岁,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种养、打石、烧砖、建筑为主。爆发流行主要与存在传疟媒介,多数患者为外来民工,其居住场所蚊虫孳生地多,加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流动人口是引发深圳市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1997年首次下降至10.00/10万,到2003年控制在0.44/10万。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了解小磨高速公路沿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沿线居民带虫调查、疟史访问、施工人员带虫调查、两个乡卫生院近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情况及媒介按蚊调查。结果2003~2004年居民及小学生疟史率在12.4%~15.4%之间,平均13.9%;带虫率分别为0.58%(2/345)、0.33%(1/306)。勐仑、磨憨两个卫生院2003、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6%(89/1597)、11.6%(24/207),平均8.3%,其中勐仑乡卫生院来自于内地的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平均65.8%。结论小磨路沿线目前疟疾流行严峻,急待加强施工人群的疟疾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什邡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什邡市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什邡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962年发病率高达6 789.36/10万,防治工作经历控制流行、常态化管理、基本消除疟疾、消除疟疾4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什邡市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四川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疟防工作,疟原虫血检12 457人,年度血检数均达到总人口2‰以上,血片复核率为13.72%,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1/10万以下,发生的8例输入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结论什邡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20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云南澜沧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澜沧县疟疾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2004年疟疾疲情,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县、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结果 2002-2004年,澜沧县的疟疾发病率为0.229‰略低于项目实施前的0.247‰;疟疾正规治疗率提高33个百分点;估算全县2004年的血栓和走访漏报率分别为0和93.46%;当地居民对疟疾常识的知晓程度比2002年前有明显提高,使用蚊帐的人口增加显著。结论 澜沧县抗疟措施落实程度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明显,疟疾传染源监测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孟连县疟疾控制项目的防治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2004年疟疾疫情,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县、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结果2002-2004年,孟连县的疟疾发病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1.8/万下降至18.3/27;疟疾正规治疗率提高50个百分点;估算全县2004年的血检和走访漏报率明显减少;当地居民对疟疾常识的知晓程度比2002年有明显提高,发热2d内就医率增加50%。结论孟连县疟疾防治能力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明显,疟疾控制项目的防治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云南陇川县疟疾流行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掌握陇川县疟疾流行程度与防治状况,为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中国高传播区疟疾控制项目管理与技术方案》中的“疟疾基线调查技术方案”对陇川县的赛号乡、姐乌乡、城子镇进行疟疾流行程度、防治措施、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等调查。结果 陇川县、乡、村三级网络基本健全,基本能够开展疟疾病源监测工作。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阳性率县级、乡级分别为11.58%、2.90%;疟疾病人规范化治疗率乡级59.85%,村级62.16%。当地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仅为15.44%,中小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29.67%。3个乡发热血栓、处方和走访的实际疟疾发病数估算分别是255例、2445例、955例,是原疫情报告数的1.67倍、16倍、6.24倍。疫情漏报率估算分别为43.50%、93.75%、84.93%。结论 陇川县疟疾流行势态仍然严重,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防保人员疟疾技术培训和乡卫生院显微镜镜检设备,增强当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意识,规范疫情管理制度和疟疾正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1951-2015年疟疾流行趋势,评价疟疾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为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1951-2015年疟疾监测相关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恭城县1951-201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2 535例,发病率150.19/10万,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疟疾流行最严重,分别报告疟疾病例12 386例和10019例,年均发病率为879.14/10万和603.94/10万,70年代后疫情日趋平缓,自1978年报告5例本地疟疾病例后再无内源性病例发生;输入性疟疾病例于1981年开始有报告,80年代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1例,90年代报告36例,本世纪2000-200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有所下降,但到2010年以后输入性病例呈上升趋势.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2010年前主要为国内的云南、海南、广东;2010年后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为国外柬埔寨、缅甸、尼日利亚.病例所从事工种主要以挖矿为主,建筑次之,分别占33.87%和25.81%.结论 恭城县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病例,避免二代病例的发生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平武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平武县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平武县1950—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对平武县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平武县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地方性寄生虫病,1963年发病率高达1 778.74/10万,防治工作经历4个阶段,于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平武县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四川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疟防工作,疟原虫血检人数5 521人,2015年血检数达到总人口6.5‰以上,血片复核率为10.0%,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2.18/10万以下,发生的7例输入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结论平武县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2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腾冲县2008年出境回归人员疟疾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腾冲县三个乡(镇)的出境回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267人中,有227例(21.86%)患过疟疾,其中在境外治疗的病人占0.72%,在国内卫生院治疗的占24.91%,在国内个体诊所治疗的占1.08%,在医院治疗的占73.29%;疟疾病人中规范治疗,用药1d、3d、4d、5d、6d、7d、8d的分别占0.72%、0.36%、6.14%、4.33%、2.17%、0.72%、85.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境务工类别、务工时间、性别三个变量进入影响因素。结论腾冲县出境务工人群疟疾患病率较高,是重点防治人群,应开展对疟疾传播途径、预防和患疟疾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治疗等健康教育,提高出境回归人群的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百色市西林县1995~2012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林县近18年疫情报告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2012年,西林县共检查本地发热病人173 39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8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05%;检查流动人口发热病人9 408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21%。结论西林县18年来疟疾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2004年起未检出本地传播疟疾病例。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返乡民工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输入性传染源,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