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排尿性晕厥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排尿性晕厥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针刺穴取百会、天枢、涌泉、中极、内关、神门,虚象明显者加关元,伴气厥者加太冲、膻中,痰厥者加丰隆。百会、天枢、涌泉行"进火补"法,留针50 min,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适度捻转手法1次。每天治疗1次,7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耳穴取交感,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 cm×0.5 cm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于交感穴,嘱患者每天按压3次,每次3~5 min,每3天更换1次,共贴压21 d。治疗后5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6例痊愈,9例好转。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排尿性晕厥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6年4月以来,用针刺耳尖穴治疗麦粒肿8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41例,女45例,平均在10~30岁之间,病程1~3天。治疗方法取两侧耳尖穴,局部常规消毒,用半寸毫针,顺耳尖穴直刺1.5mm,强刺激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3分钟行针一次,加强针感,同时让患者不断的作睁闭眼睛动作,以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增强疗效,每日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果 86例中针刺1疗程炎症完全消退,胀痛症状全部缓解者57例,针刺2个疗程节肿完全消退,胀痛症状全部缓解7例,2个疗程以上节肿完全消退,胀痛症状全部缓解者4例。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7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迎香、上星、合谷穴,达到脱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由门诊五官科诊断后转入针灸科)。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者63岁,年龄最小者16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3年。(均接受过西医药抗过敏治疗)。2 治疗方法  年老体弱者取卧位,一般取坐位施术;常规消毒所选穴位,选用0.35mm×25mm长毫针。取穴:迎香双侧,上星,单侧合谷穴,快速捻转进针,针刺上星穴感应:局部胀痛,迎香穴针刺后感应:局部酸胀痛,流泪,有时扩散至鼻甲部。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运针1次,每穴运针时用右手…  相似文献   

4.
许海  王琪  赵颖 《河南中医》2012,32(6):755-756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结合局部取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对侧曲池穴及局部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3d.结果:治疗组44例临床治愈1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42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历1个疗程痊愈的患者15例,2个疗程者13例,3个疗程者10例,4个疗程以上者6例,对照组经历1个疗程痊愈的患者10例,2个疗程者16例,3个疗程者2例,4个疗程上者14例,两组患者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对侧曲池穴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且能够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左甲  何佳 《光明中医》2010,25(7):1249-1249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四关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结合神阙闪罐,频率30次/min,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9例患者痊愈19例占66%;有效9例占31%;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皮肤针叩刺放血配合针刺患病区域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采用前后对照的科研方法对23例患者实施皮肤针叩刺放血配合针刺患病区域夹脊穴疗法每日1次,治疗7次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该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病情明显减轻,疼痛有所缓解。结论:利用皮肤针叩刺放血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百会 (天 )涌泉 (地 )二穴治疗头顶痛 5 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头顶痛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8岁 ;发病时间最短 2d ,最长 4浕。2 治疗方法取百会穴、涌泉穴针刺治疗 ,针刺用泻法 ,留针 30min。每隔 5min行针一次 ,以增强针感 ,提高针刺疗效。3 疗效分析3 1 疗效标准 经针刺治疗后 ,患者头顶痛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 1浕未复发者为痊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显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较前减轻者为有效。3 2 治疗结果 临床针刺治疗 5 0例头顶痛患…  相似文献   

8.
治疗方法 主穴取华佗夹脊穴15、16、17穴(位于腰椎3、4、5),配穴取风池、阳陵泉、涌泉。针刺时,患者取侧卧位,腰部呈弓字形,下肢屈曲。术者用左手拇指揣准夹脊穴15、16、17穴后,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皮下,行轻慢推转,不捻转,深度视患者胖瘦而定,一般约3寸左右,使针感传到足部为佳。若进针受阻或无电麻传感时,可将针向外退出部分,调整角度再进,直至找到较强传感为度。留针6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20分钟行捻法1次,每日1次,双侧穴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配穴双侧交替,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结果 经治疗少则用1疗程,多则用3疗程。痊愈者(肌力达正常,…  相似文献   

9.
张欣  张宝旬 《河南中医》2011,31(5):533-53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0例.穴位注射组行颈夹脊穴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日1次,9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9、16天评分比较,穴位注射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配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在临床中选取针刺颈部 3穴配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30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8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2年 ,平均 5年半。2 治疗方法穴取百劳、大杼、天柱。操作 :本组病人均在高压氧舱内接受治疗。进舱 30分钟加压到治疗压力(0 2mPa) ;然后戴面罩吸氧 ,稳压 ,开始针刺 ,百劳、大杼穴直刺 1寸 ,天柱穴向颈椎方向斜刺 0 8寸 ,捻转得气后每隔 5~ 1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 30分钟 ;起针后减压 30分钟至常压出舱。每日治疗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中药、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开强  张冲  刘明雪  邱玲 《中国针灸》2007,27(4):249-251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与中、西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片、VitB12,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73.3%、40.0%、33.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耳鸣有显著疗效,针刺夹脊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萆薢分清饮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53例,口服萆薢分清饮联合针灸治疗。针刺选穴:以中极、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次髎为主穴。肾气虚者加肾俞、气海和太溪;肝胆湿热者加太冲和行间;血瘀加血海。采用IPSS评分标准,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排尿不尽感、尿频、排尿中断、尿急、尿细线、排尿费力症状明显缓解,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7%(48/53)。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和病变部位相应神经阶段的夹脊穴,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配合病变部位围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和阿是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有效率为7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泻针法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方面优于临床常用针刺方法,对带状疱疹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临床集锦     
<正> 针刺治疗脂肪瘤治疗方法:诊断明确后常规消毒,用毫针分别从四个方向沿瘤体根部刺入,深度据瘤体大小而定,不能刺透,留针二十分钟。隔日治疗一次。肿瘤生于四肢皮肤者,针后可用小竹板压在瘤体上,用细绳帮扎加压,效果更好。笔者用此法治疗7例脂肪瘤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56岁;瘤体1×2厘米者1例,2×2厘米者2例,2×3厘米者4例;病程一年以下2例,一至三年2例,三年以上4例。经过治疗,瘤体1×2厘米者针刺三次后明显减小,五次后消失,瘤体为2×2厘来者针四次后明显减小,七次后消失;瘤体2×3厘米者,3例针五次后减小,十次后消失,1例针十六次后消失。7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有5例配合竹板加压固定。注意事项:针七次为一疗程,停二至四天,  相似文献   

15.
21.针灸治泄     
<正>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重点讨论以针刺加灸治疗腹泻。针刺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为主穴,神阙加用灸盒,儿童只灸不针。临床治疗三十二位患者,发病最长者半年,最短一天。经治疗后,痊愈者18人,显效10人,有效3人,无效1人。其中,疗程愈长效果愈好,年龄愈小疗效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初 ,我院采用针刺疗法处理腹部手术的牵拉反应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7例 ,男 36例 ,女 11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9岁 ;手术时间最长者 4小时 ,最短者 4 0分钟。本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尚可 ,但在腹壁牵拉或内脏牵拉中均出现牵拉痛 ,恶心呕吐 ,血压、心率改变 ,为此使用针刺疗法。本组胃大部切除术 32例中针刺内关、合谷 (双 )者16例 ,针刺人中者 5例 ,针刺承浆穴者 4例 ,针刺足三里者 7例 ;阑尾切除术 7例 ,全部针刺足三里 ;肠梗阻 1例 ,针刺足三里 ;胆囊切除术 4例 ,针刺耳后神门、肺、交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实际体重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实际体重和BM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选穴:主穴: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太冲透涌泉。左右侧交替使用,每日一次。配穴:发热配曲池、合谷或大椎;呕恶配内关、中脘;腹胀便秘配天枢、大肠俞。手法:轻症用平补平泻法。湿热较重者用泻法。针刺得气后,用晶体管医疗机通电行针。常规频率为7~9之间,每次频步信号发出一次,病人即觉行针得气感明显一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成人每次留针30分钟。儿童留针15—20分钟。取针时先关闭医疗机,取下通线,将针迅速拔出。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针刺一疗程后复查肝功一次。效果:本组121例,经针刺治疗后治愈1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2%。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0年以来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贴脐疗法治疗小儿脱肛 3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  治疗方法 :①针刺 :主穴取督脉经穴百会、长强 ,配穴 :足三里、天枢。四穴均强刺激不留针 ,隔天针 1次。②贴脐 :取黄芪 2 0 g ,升麻 ,诃子 ,五倍子 ,石榴皮各 1 0 g研极细末备用。每次取 1 0g粉末加白酒调成煳状 ,敷脐部 ,日换药 1次。 1 0日 1疗程。  治疗结果 :本组Ⅰ度脱垂 2 2例 ,3个疗程均治愈 ;Ⅱ度脱垂 8例 ,6个疗程有效 7例 ,无效 1例 ;Ⅲ度脱垂 5例 ,有效 1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85 .7%。  典型病例 :于× ,女 ,5岁 ,…  相似文献   

20.
针灸取穴:主穴:关元、三阴交、三角;配穴:阴陵泉、归来、水道。操作手法:采用强刺激(尤以患侧),先针腹部穴,后针下肢穴,特别是关元、三角穴。刺激时要使感觉反射到阴部才有效。疗程:一天针一次,每次留针三十至六十分钟,七天为一疗程。治疗效果:急性睪丸炎、副睪丸炎,经针治后,一般二、三天肿退痛消,最迟为六天,痊愈率达90%以上。其中三例慢性睪丸炙,经针刺六、七次后,显著进步。病例简介: 例一:林××,男,十九岁,农民。患者二三天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