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清林  冯喜如 《中医正骨》2005,17(10):23-24
为观察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选择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消炎痛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对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与消炎痛相同的疗效,而对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消炎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针灸+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灸+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及血沉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比较,握力及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及VA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4,(8):988-99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内服外用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后口服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生地、防风、秦艽、当归、党参、细辛、牛膝、肉桂、甘草、杜仲、白芍、川芎、茯苓)内服及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的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治疗组在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配合独活寄生汤内服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Wnt信号通路关键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血清IL-21、血清DKK-1、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TJC、SJC、WOMAC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血清IL-21、DKK-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秘、失眠、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RA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及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F、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活动度、晨僵时间以及血沉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洛西康)和观察组(独活寄生汤),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双手握力均明显增高,晨僵时间、压痛指数均明显降低。结论:独活寄生汤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其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惠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和关节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将温针灸与独活寄生汤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改善关节功能,并可改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来氟米特片口服20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独活寄生汤口服,2次/d,100mL/次,服用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监测患者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持续时间(min)、疼痛VAS评分、双手平均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可有效降低CRP、ESR、RF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过程中暂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活动障碍指数,晨僵等临床症状及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58例予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F)、血沉(ESR)水平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RF、CRF、ESR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减少,晨僵和20m步行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治疗后2组患者RF、CRP、ESR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RF、CRP、ESR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8.1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20m步行时间均显著改善,同时RF、CRP、ESR水平降低显著,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在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的7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ESR、RF、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和2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其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晓辉 《新中医》2015,47(4):147-148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熏洗治疗半月板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独活寄生汤联合术后熏洗治疗,对比观察2组近期疗效。结果:术后3周、1月、3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周、1月,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至术后3月,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术后联合独活寄生汤熏洗治疗半月板损伤,可减轻术后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以奈普生胶囊口服,疗程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晨僵、关节休息痛积分、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是14%和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与普通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72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观察组采用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效率33.3%,高于对照组的77.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以改善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症状,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对关节肿痛和免疫炎症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独活寄生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SA-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价问卷(HAQ)、压痛及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28、VAS、HAQ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RF、ESR、hs-CRP、IgA、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中药组DSA-28、HAQ、VAS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RF、ESR、hs-CRP、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患者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关节肿痛,调节免疫炎症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用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37例用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9%、对照组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分别应用单纯西药及在西药基础上加服薏苡仁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对治疗3疗程后的两组患者行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和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和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汤联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用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  相似文献   

20.
仲小龙  温小红  沙文虎 《新中医》2020,52(13):91-93
目的:观察祛寒除痹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寒除痹汤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量、关节红肿数量变化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疼痛、关节红肿数量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SR、R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寒除痹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效果优于单纯双氯芬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