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自然周期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MS患者353个FET周期,按EMS严重程度分组,A组:I~II期,120个周期;B组:III~IV期,233个周期;另将B组中囊肿复发的47个周期设为D组;而将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300个FET周期纳入为对照组(C组),比较A、B、C组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妊娠结局。结果:A、B、C组患者的种植率、活产率、继续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妊娠结局与EMS的分期无关。A、B、C组均没有出生缺陷儿。当高质量的胚胎移植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并不影响妊娠结局。B组较C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高。结论:EMS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与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有相似的妊娠结局,且与EMS严重程度无关,妊娠结局不受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是经济、高效的内膜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罗金  杨菁  徐望明 《生殖与避孕》2011,31(2):97-101
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3例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资料,根据解冻后不同移植时间分为当日移植组(A组,n=307)和次日移植组(B组,n=316);再根据卵裂球的生长与否将B组分为全部生长(B1组,n=184),部分生长(B2组,n=101)和均无生长(B3组,n=31)3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果:A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36.2%和19.6%,B组为38.3%和2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日移植的B1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41.8%和23.4%)最高,但与B2组(39.6%和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组最低(12.9%和5.4%),与B1、B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延长冻融胚胎体外培养时间不能显著提高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和种植率,延长培养时间后,无生长的胚胎发育潜能低。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复苏后胚胎的生长情况评估其发育潜能,选择优质的胚胎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卵裂球的完整性和生长与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75例FET周期,其中解冻当天移植周期242例,提前解冻周期133例,根据复苏后移植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3组:均完整(A组,n=235)、均有破损(B组,n=21)、完整与破损混合(C组,n=119);提前解冻者根据卵裂球的生长与否分为均有生长74例(Ⅰ组)、部分有生长45例(Ⅱ组)和均无生长14例(Ⅲ组)3组。结果:375例FET周期共解冻胚胎1284个,复苏率为61.2%,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0.1%,种植率18.3%;A组的继续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27.7%和20.5%,明显高于B组的9.5%和8.3%(P<0.05),C组为22.7%和15.1%,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移植胚胎中含完整存活胚胎数的增加(0个、1个、2个、3个),继续妊娠率呈增加趋势(9.5%、17.6%、22.3%和38.2%),移植胚胎中含3个完整胚胎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含0、1个完整胚胎者(P<0.05);提前解冻的Ⅰ组继续妊娠率(37.8%)和种植率(26.1%)最高,Ⅲ组最低(7.1%和8.3%),Ⅱ组为24.4%和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冻融胚胎种植率的重要因素,移植前提早解冻观察复苏后胚胎有无进一步生长,有助于评价冻融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后冻融胚胎移植(FET)时行宫腔内灌注基因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 CG)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胚胎RIF再次行FET的208个周期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FET日宫腔内灌注rh CG为研究组,另按1∶1选择匹配(年龄、既往ET失败次数、不孕类型)对照组。分析比较着床率、自然流产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着床率(22.92%)、生化妊娠率(5.77%)、自然流产率(17.78%)均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88%、1.92%、16.13%),多胎妊娠率略低于对照组(15.56%vs 19.3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观察到异位妊娠病例,研究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27%vs 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日行宫腔内灌注rh CG可以提高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蔡任飞  洪青青  匡延平 《生殖与避孕》2012,32(6):388-391,428
目的:比较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用微粒化黄体酮黄体支持与肌肉注射黄体酮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黄体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月经第3日起口服17β雌二醇片8 mg;第14日超声监测,同时测定血清E2,内膜≥8 mm、E2≥150 pg/ml时,加用口服地屈孕酮40 mg联合阴道用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400 mg(A组)转化内膜,或肌注油剂黄体酮60 mg(B组),3~5 d后解冻第3~5日胚胎。结果:共完成1 805个FET激素替代周期,A、B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1.4%(389/940)、38.4%(332/865),种植率分别为26.2%(485/1 851)、23.8%(438/1 837),继续妊娠率分别为34.1%(321/940)、33.4%(289/865),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流产率为19.8%(77/389),高于B组的13%(43/332)(P<0.05)。结论:FET激素替代周期中口服地屈孕酮与阴道塞安琪坦联合用药,简单方便,临床结果理想,可逐步替代肌肉注射油剂黄体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月经规律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两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冷冻胚胎移植的月经规律、年龄≤40岁,可利用冷冻胚胎数≥3的139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自然周期组(NC组,70例)和激素替代周期组(HRT组,69例),其中NC组中62例、HRT组中56例完成了冷冻胚胎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内膜厚度、ET日的E2水平、周期取消率、着床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结果:NC组和HRT组的周期取消率分别为11.43%和18.84%,着床率为16.97%和15.89%,妊娠率为38.70%和35.71%,临床妊娠率为35.48%和30.36%,继续妊娠率为29.03%和28.57%,早期自然流产率为13.64%和5.8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NC组的内膜厚度[(10.16±2.30)mm]厚于HRT组[(8.84±1.26)mm],胚胎移植日的E2水平[(157.48±88.46)ng/L]低于HRT组[(273.57±284.76)ng/L],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C与HRT准备子宫内膜对冷冻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移植前一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然周期FET的病例2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一日P值与妊娠数进行曲线拟合,计算其界值并进行分组,对各组的一般情况、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自然周期260例,曲线拟合的回归方程计算的P临界值为9.51~19.02 nmol/L,其中P9.51 nmol/L有93例,9.51 nmol/L≤P≤19.02 nmol/L有159例,P19.02 nmol/L有8例。3组的年龄、体重指数、移植前内膜厚度以及类型、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个数、冷冻方式、受精方式、不孕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51 nmol/L≤P≤19.02 nmol/L时,临床妊娠率(44.7%)和种植率(27.0%)最高。结论:FET自然周期中,移植前一日P水平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值波动在9.51~19.02 nmol/L时,可能是较好的移植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性内膜刺激胚胎移植(stimulation of endometrium embryo transfer,SEET)技术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并首次行单囊胚FET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移植方式分组:A组(实验组)57个周期,FET时采用SEET技术;B组(对照组)56个周期,FET时采用传统囊胚移植技术。结果 A组采用SEET技术后的胚胎种植率(64.9%)和临床妊娠率(64.9%)显著高于B组(44.6%,44.6%)。结论 SEET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为改善IVF结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高龄助孕患者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HRT-FET)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01-2015.12期间行HRT-FET移植且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内膜转化日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分为黄体酮针组(A组,n=588),雪诺同组(B组,n=224),所有患者均口服地屈孕酮片(20 mg/d)。比较组间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宫外妊娠率及活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及实验室一般资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36.6%)及着床率(20.3%)较B组(27.2%和15.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流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HRT-FET中,2种黄体支持方案妊娠结局相似,患者可根据个人经济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胚胎装载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3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658个FET周期。根据移植时胚胎装载方法分为A组(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和B组(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比较两种胚胎装载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新鲜周期中,B组的临床妊娠率(64.52%)显著高于A组(54.62%)(P0.05),种植率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明显高于A组。FET周期中卵裂胚移植B组的临床妊娠率(49.43%)明显高于A组(38.2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34.62%)的种植率显著高于A组(23.61%)(P0.05)。囊胚移植两组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比A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时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会显著提高IVF-ET和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复苏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冻胚移植(FET)的206对夫妇共248个周期,根据解冻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排卵后2~3d或注射黄体酮3~4d后解冻,培养2h移植;B组(实验组):提前1d解冻,培养20h移植。比较各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复苏胚胎存活率、完整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和流产率。结果:A、B组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继发不孕所占比例、第3日冷冻胚胎比例、冷冻胚胎数、移植时内膜厚度、优胚数、胚胎复苏存活率、完整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均未见差异,而B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显著高于A组(46.36%、25.29%vs30.88%、13.54%,P<0.05),组间流产率未见差异。过夜培养后有胚胎生长组临床妊娠率高于无生长组(49.47%vs26.67%,P>0.05)。结论:冻胚移植周期中提前解冻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影响胚胎种植潜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进行冻融胚胎并实施单胚胎移植(SET)的患者,按患者年龄、冷冻前胚胎质量、冷冻方式、复苏后卵裂球存活状态、复苏后是否进行辅助孵化分组,分析不同分组各组间的胚胎种植能力差异。结果:年龄≥36岁组的胚胎种植率(17.4%)低于年龄<36岁组(26.1%),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冷冻前胚胎质量评分≥20组的胚胎种植潜能优于胚胎质量评分<20组(29.4%vs13.0%,P<0.05);玻璃化快速冷冻法和程序慢速冷冻法对胚胎种植能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25.6%vs24.6%,P>0.05);复苏后卵裂球完整存活的胚胎种植率为29.8%,优于复苏后卵裂球部分损伤者(13.7%)(P<0.05);激光辅助孵化对胚胎种植能力无明显影响(21.4%vs25.2%,P>0.05)。结论:冷冻前胚胎质量及冷冻后胚胎存活状态是影响冻融胚胎种植潜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来曲唑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来曲唑(LE)联合hMG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内膜准备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因素。方法:月经第3日起口服LE连续3~5d,第10日起超声监测,若优势卵泡<14mm,则注射hMG150IU,隔日诱发排卵后92~152h解冻第3~5日胚胎。结果:共纳入119名患者,完成124个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2.7%(53/124),种植率为22.5%(70/311)。妊娠组的年龄显著小于非妊娠组(P<0.05);黄体支持组临床妊娠率为50.6%(45/89),显著高于无黄体支持组的22.9%(8/35)(P<0.01)。结论:在选择性的患者群体中,FET周期中用LE联合hMG准备内膜方法简单可行,年龄、是否采用黄体支持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鲜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刺激周期行新鲜胚移植(190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后再行FET(97例)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流产率。结果:190例刺激周期新鲜胚胎种植后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分别为47.4%(90/190)、30.2%(103/341)、10.0%(9/90),97例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后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分别为60.8%(59/97)、47.0%(86/183)、10.2%(6/59),组间妊娠率与种植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OHSS风险等不适宜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患者,选择全部胚胎冷冻并择期进行FET,并不降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从而预防迟发型OHSS的发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129个接受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个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7.1%,胚胎种植率12.8%;三种不同移植方案、常规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所冻存的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30~34、35~44岁三个年龄组胚胎种植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以30~34岁组为最高(38.6%),35~44岁组明显下降(13.6%),三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2个胚胎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累积胚胎评分、累积胚胎评分/胚胎移植数以及至少移植有1个4-细胞I级胚胎者,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患者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胚胎形态及生长速率是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患者全胚胎冷冻后复苏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按促排卵方案分为3组,A组:GnRH-a长方案组(n=131),B组:GnRH-a短方案(n=110),C组:CC+hMG组(n=119),按年龄段(<35岁,≥35岁)分别比较3组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并且以基础FSH(bFSH)=10 IU/L为界,把C组患者分为bFSH<10 IU/L和bFSH≥10 IU/L 2个亚组,比较其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C组获卵数、Gn使用总量、Gn用药天数显著低于A和B组(P<0.05),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高于A和B组(P<0.05);不同年龄段中C组与A和B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5%、35.6%、38.9%,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3.9%、21.9%、17.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中bFSH≥10 IU/L亚组与bFSH<10 IU/L亚组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C+hMG方案在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的患者中能取得与GnRH-α长、短方案相似的临床效果,同时Gn的用量大大低于长、短方案组,降低了药物对卵巢过度刺激造成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卵巢中等反应和高反应患者中,比较2 000 IU、3 000 IU低剂量hCG与5 000 IU hCG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诱导卵泡成熟及随后冷冻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 166例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的剂量分为3组:2 000 IU(A组,n=722),3 000 IU(B组,n=722)和5 000 IU(C组,n=722),观察比较成熟卵母细胞的比例、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等。结果:3组患者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比例(89.92%,91.40%,90.20%)和受精率(79.80%,80.07%,80.5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hCG注射日E2水平、获成熟卵数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3组患者每次移植的临床妊娠率(45.95%,43.97%,44.25%)、继续妊娠率(43.17%,40.91%,42.53%)、种植率(30.74%,27.78%,29.86%)及每位患者的累计妊娠率(CPR)(58.31%,53.60%,54.85%)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的OHSS发生率很低(0.00%,0.14%,0.28%)。结论:对于卵巢中等与高反应患者,2 000 IU hCG与5 000 IU hCG在诱导卵泡的成熟中发挥同样的效果,2 000 IU hCG不仅不影响妊娠结局,而且阻止了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卵裂球损伤程度与有丝分裂的恢复对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71例患者共进行冻融胚胎移植206个周期,采用慢速冷冻法冻存d3胚胎,快速解冻法复苏后继续培养4h后移植,根据复苏后卵裂球的损伤程度分为完整组、混合组和损伤组,另根据复苏后4h胚胎进行分裂的情况分为分裂组,混合组和未分裂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结果:206个周期共复苏胚胎632枚,复苏存活率85.44%(540/632),移植胚胎508个,周期妊娠率36.41%(75/206),单胚着床率19.88%(101/508),完整组与损伤组间、分裂组与未分裂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胚胎卵裂球的损伤程度与有丝分裂的恢复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