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患者60例,于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5~10min静脉注射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强化麻醉,并在气腹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5min、放气后5min的各参数值。结果60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患者术毕10min均呼之能应,无气腹和麻醉后相关并发症,术中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均P〉0.05)。结论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清醒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气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患者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除外内科合并症 ,如: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部行硬膜外麻醉,于手术前、气腹形成后30min、手术后10min分别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pH气腹前与气腹后30min比较下降,P<0.05,气腹前与手术后10min比较P>0.05。PaCO2气腹前与气腹后30min比较升高,P<0.05,气腹前与手术后10min比较P>0.05。PaO2及BE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患者血气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变化在正常值范围内。术中要注意:尽量使用对呼吸抑制小的麻醉剂,面罩吸氧,提高有效通气量,腹腔内压力不要过高,及时调节病人体位,避免损伤大血管,防止CO2 气体直接进入血循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CO2气腹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低温组,二氧化碳温度为21℃,湿度0%;B组:加温加湿组,二氧化碳加温至37℃,湿度98%;两组患者均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气腹后10min、30min、60min、90min的体温,术前及气腹后60min的凝血常规四项指标值。【结果】术中体温变化:低温组在气腹后体温均比麻醉前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气腹后60min、90min比麻醉前降低(P〈0.05),但低温组体温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病人术前及气腹后60min的凝血常规四项指标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温加湿CO2气腹可更好的维持患者在术中的体温,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常规指标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角度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CO2气腹对手术患者循环和血气的影响。方法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的60例ASAI~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T20、T40两组,每组30例;术中在恒定气腹压力、恒定容量下,观察分别依次记录患者T20(“T”位20°)组、T40(“T”位40°)组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0)、“T”体10min后(T1)、术毕平卧位排除气腹10min后(T2)、术毕1h后(T3)MAP、HR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Pa02、PETCO2、Peak)。结果T20组、T40组两组之间及两组之内的MAP、HR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PET,CO2、Peak)在T1、T2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T”体位下角度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初步观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芬太尼联合异氟烷组(Ⅱ组),每组32例。2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麻醉维持:Ⅰ组用持续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丙泊酚6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停止泵入;Ⅱ组用芬太尼0.01-0.02μg.kg^-1静脉注射,同时吸入1%-3%的异氟烷维持麻醉,术终停止吸入异氟烷。对2组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 min和术毕时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气腹后10 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麻醉前及气腹前(P〈0.05);Ⅰ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满意,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且无室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和体位(T位)改变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EA)组和全在(GA)组各20例。ASAⅠ级。术中维持气腹压1.6kPa、20°T位。监测血液动力学、血气指标。结果(1)EA组气腹及T位后HR较麻醉前增快,之后逐渐减慢。T位60min后回复到麻醉前水平,GA组的较平稳。气脸和T位后45min内两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降幅基本相同;45~60min后EA组的血压指标渐回升到麻醉前水平,GA组的有继续下降趋势。(2)EA组T位后各时点的动脉血pH值(<7.35)均比GA组低,气腹及T住后PaCO2保持在5.9~6.0kPa,明显高于GA组.GA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明显高于EA组。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腹内压16kPa)和20°T位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较轻微。EA下有发生呼吸性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趋势;采用GA能避免CO2蓄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ASAI~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A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未梢血糖Glu,结果2组各时间总的AAI值元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即刻A组MAP、HR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的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更有效地抑制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得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CO2气腹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体温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低温组,二氧化碳温度为21?,湿度0%,B组:加温加湿组,二氧化碳加温至37?,湿度98%,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分别在各时间点监测体温及术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1、术中体温变化,低温组在气腹后均比麻醉前降低(P<0.05),加温加湿组在气腹后60min、90min比麻醉前降低(P<0.05),疼痛的VAS评分低温组比加温加湿组在各个时间点评分高(P<0.05)。结论:加温加湿二氧化碳气腹可更好的维持患者在术中的体温,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丙酚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60-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P组为异丙酚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20min和气腹后4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ET和CGRP值。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ET和CG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腹后10minP组ET水平开始下降,40min时显著低于C组和气腹前,而C组气腹后ET水平显著增高(P〈0.05)。P组CGRP水平40min时较气腹前显著增高(P〈0.05)。而C组CGRP水平气腹后20min开始下降,40min时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致机体ET水平升高,异丙酚能够拮抗ET,并能提高体内CGRP水平。可减轻老年人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CO2气腹及屈氏体位(T位)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全麻下(全麻组7例)或硬膜外麻醉下(连硬组1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气腹前10min,T位15度和所腹(IAP1.33-、.6kPa)后30min及解除气腹后10min三个时点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全麻组病人气腹时血浆PRA,AⅡ,β2-MG浓度均比气腹前增高,其中仅AⅡ气腹时与气腹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连硬组病人气腹时血浆PRA,AⅡ,β2-MG浓度均比气腹前有轻微下降(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刺激所致的RAAS’反应,同时气腹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而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即使尽量降低腹内压(IAR1.33-1.59kPa),亦会明显激活RAAS’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复合喉罩七氟烷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0例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ASAI~Ⅱ级,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后,监测EKG、BP(MAP)、HR、SpO2、Paw、PET,CO2,记录喉罩置入、拔除、气腹前后、手术进行30min、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的数值,观察术中是否出现呛咳、体动、反流等以及术毕10min清醒例数、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①喉罩置入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变化,与喉罩置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腹后10min的Paw和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③七氟烷面罩诱导时,有2例发生体动,术毕10min患者全部清醒,术后随访发生咽喉痛1例,均无术中知晓。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下七氟烷吸入的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微量输液泵控制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悬吊式与气腹腹腔镜对妇科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及麻醉方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57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时间均短于100min,随机分成3组,每组19例。Ⅰ组,于全身麻醉下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手术;Ⅱ组,于全身麻醉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Ⅲ组,于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监测3组患者麻醉前(T1)、气腹或悬吊建立后30min(T2)、气腹或悬吊撤除后10min(T3)和术后第2天晨8时(T4)4个时点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IL-6和TNF-α浓度。结果麻醉前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上述各值均升高,其中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至T4时达峰值;Ⅰ组血糖、皮质醇、IL-6和TNF-α的水平在T3时达峰值,Ⅱ组和Ⅲ组在T4时达峰值。组间比较,Ⅰ组在T2时点的血皮质醇和TNF-α水平高于Ⅱ组(P〈0.05);在T3时点,Ⅰ组的血糖、皮质醇、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组(P〈0.01),此时,Ⅱ组的血皮质醇、IL-6和TNF-α水平也高于Ⅲ组(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免除了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的影响,降低了术中应激反应水平;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削弱该术式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乌甲素与曲马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行预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ASAⅠ~Ⅱ级于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组(术前、术毕分别给予曲马多100mg)、LA组(与T组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高鸟甲素4mg)和LB组(用药同LA组,于拔除气管导管后另再给予高乌甲素4mg),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后苏醒时间、镇静评分、镇痛评分(VAS评分)、额外镇痛药需求、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LA组和LB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T组(P〈0.05),术后早期镇静评分显著低于T组(P〈0.05)。LA组和LB组术后30min、1h和6hVAS评分显著高于T组(P〈0.05),而I。A组术后15min、30min、1h和2hVAS评分显著高于LB组(P〈0.05)。各组额外镇痛药需求无显著差异。LA组和LB组术后2d内拔除引流管例数显著多于T组(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T组(P〈0.05),各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术毕和拔管后分别给予4mg高乌甲素可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苏醒质量较满意,并有助于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5.
术前预保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曾。方法:将100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保温组和对照组各50例,预保温组采用冲气式保温毯于麻醉前保温30min,对照组于麻醉前给予普通盖被覆盖30min,观察、记录术前预保温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有效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预保温组患者中心温度变化比较稳定、降低幅度小(P〈0.05)。结论:术前预保温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硬膜外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二氧化碳饱和度(HR)、心率(SpO2)变化。结果两组HR、SBP及DBP在诱导后较麻醉前均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心率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术中、气管拔管时Ⅰ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切题回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烦躁及寒颤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刘宗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75-676,679
目的观察悬吊式腹腔镜妇科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50例,美国麻醉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史的妇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于全麻下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Ⅱ组于全麻下行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气腹或悬吊建立后10min(T2)、30min(T3)、气腹或悬吊撤除后5min(T4)5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结果 T0、T1时点两组各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Ⅰ组MAP、HR、PETCO2、Pa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Ⅰ组PETCO2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悬吊式腹腔镜则可免除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晓红  赵晶  谭占斌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25-1127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下小儿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为小儿术中及术后心血管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5min、气腹20min、气腹30min和放气腹5min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和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比较,TP、LF、LFNU和LF/HF显著升高(P〈0.01),Hk,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气腹后小儿交感神经占优势。HRV可作为麻醉循环监测的敏感指标,动态反映小儿自主神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低臀高体位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异氟烷组。七氟烷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选用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异氟烷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选用异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2组患者术中连续测定气道峰压力、平台压、胸肺顺应性、呼气末CO2分压等指标,分别在插管后5min、气腹后5min、头低臀高位后5min和30min、改平卧位后以及拔管前6个时间点记录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七氟烷组与异氟烷组在头低位5min和头低位30min时的气道峰压力、平台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胸肺顺应性变化在头低位改平卧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气末CO2分压则随着气腹、头低位、改平卧位呈显著变化,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对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比异氟烷轻,尤以头低位明显,而且停止吸入麻醉药后七氟烷组呼吸力学指标恢复比异氟烷组快,七氟烷吸入麻醉更适用于头低臀高体位下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0.
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心率变异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的不同。方法 选择ASAI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小儿组),成人20例(成人组)。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min(T5)、放气腹后5min(T6),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的变化。结果 与小儿组比较,成人组气腹后LFNU、LF/HF显著升高(P〈0.01),HFNU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的交感神经发育成熟度晚于副交感神经,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性较成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