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性重度CO中毒对心肌损害的程度。方法 对于37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谱的连续观察。结果 37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值均有明显增高。结论 观察CO中毒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并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测定 37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心电观察 ,就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判定进行了初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选自 1 991年 1 1月至 1 994年1 1月间 37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年龄 1 7~ 6 9岁 ,男 2 9例 ,女 8例。主要根据有高浓度一氧化碳接触史 ,突发昏迷并参考碳氧血红蛋白 (HbCO)定性阳性加以诊断。1 2方法 采用日本产日立 71 5 0型光化自动分析仪 ,用酶谱速率法 ,试剂盒由中国长征公司供给。于入院当时 (病后 2~ 8小时 )及入院后 9日内间断抽静脉血测谷草转氨酶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心肌损伤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45例,重度组40例;取同一时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入院后24h及入院7 d内,间断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各中毒组之间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根据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27例和非MODS组83例,比较正常对照组与MODS组和非MODS组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中、重度中毒组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中毒越重,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升高越显著,对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了解CO中毒患者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以便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诊断及愈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监测。结果大部分中度中毒及全部重度中毒患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严重程度与中毒程度成正比。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或中毒程度成正比。经治疗,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随访2月,均未发现心肌后遗症。结论心肌酶的升高是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金标准”。是判断中毒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愈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血糖升高的机制,以及血糖升高对临床主要症状、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影响。方法选取10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先按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分析不同程度中毒者空腹血糖变化的趋势;再根据空腹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组及升高组,分析血糖升高与昏迷程度、心肌酶谱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者的中毒程度、昏迷程度、心肌酶谱变化程度与血糖正常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血糖随中毒程度加深而升高加剧,并且血糖升高的程度与昏迷程度、心肌酶谱变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肖天  刘艳 《吉林医学》2012,33(35):7651-765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掌握其酶学演变特点。方法:分析89例急性CO中毒患者(轻度中毒39例、中度20例、重度30例)入院后24 h内、3 d、7 d的心肌酶改变。结果:89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56.2%出现心肌酶异常,并出现异于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学演变。结论: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学改变,病情越严重,心肌酶改变越明显,且持续时间越长。CO中毒所致心肌酶学演变有别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酶学演变。  相似文献   

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玉明  曾平 《重庆医学》2004,33(2):271-272
目的了解一氧化碳中毒心肌酶谱与心电图二者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异常 17例(56.7%),心电图异常22例(73.3%),其中ST-T改变11例(36.7%),窦速10例(33.3%),期前收缩1例(3.3%).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改变与心电图异常不平行,酶谱的改变明显优于心电图,前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CO中毒为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性疾病 ,可造成多脏器损害 ,然而人们过去对肾脏损害论述较少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 2 0例重症CO中毒患者并对其进行了Alb、LgG、Uβ2 -MG、Bβ2 -MG测定 ,并与健康查体者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 0例重症CO中毒的诊断标准 :①有一氧化碳接触史 ;②患者呈昏迷状态 ,并据其昏迷程度判断为重症CO中毒[1] ;③碳氧血红蛋白 (COHb)阳性 ,且 >30 % ;④既往体健、无肾功能损害。本组 2 0例中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15~ 6 7岁 ,平均 36 .5岁。…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外 ,还引起其它组织或脏器损害 ,这在小儿罕有报道。高压氧是治疗CO中毒的有效方法 ,但可致肺氧中毒。我院 1993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月诊治 4 6例 ,其中重度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0例中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2~ 14岁。均为急性CO中毒。发病时间以 9月~ 5月为主。主要为管道煤气吸入中毒 ,少数为室内放置火炉 ,通风不良。1.2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呕吐 17例 ;腹痛 1例 ;昏迷 7例 ,0 .5h~ 4d(平均 2 .75d) ;抽搐 6例 ;血压正常 4例 ,偏高 10例 ,先…  相似文献   

10.
123例急性CO中毒高压氧舱治疗和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CO中毒 ,在北方地区由于采暖期长 ,发病率较高。我所 1981年~ 1997年间收治 12 3例急性轻度CO中毒患者 ,均采用单人高压氧舱治疗。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心理护理 ,12 3例患者痊愈出院 ,跟踪随访半年无 1例续发症和后遗症出现。12 3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高压氧舱的顺利治疗和痊愈颇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3例患者男 79例 ,女 44例 ;2~ 2 0岁的 2 0例 ,2 1~ 5 0岁的 80例 ,5 1岁以上的 2 3例。煤炉取暖发生CO中毒的 10 7例 ,煤气管道泄漏中毒 12例 ,火场中毒 4例。1.2 方法 将患…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 (CO)中毒是北方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损害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文献中有关老年人CO中毒继发癫痫的临床报道较少 ,我院 1 985— 1 999年共收治 85 1例CO中毒患者其中 97例继发癫痫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5 1例CO中毒患者 6 0岁以下 6 5 8例 ,6 0岁以上 1 93例。 97例继发癫痫患者中 ,男 5 8例 ,女 39例。年龄 1 2~ 82岁 ,平均 (5 2 .6± 2 0 .1 )岁。其中 6 0岁以下 6 5例 ,6 0岁以上 32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CO中毒史 ,其中 6 1例确切中毒时间 0 .5~ 1 7h。所有患者均有昏迷史。昏迷持续时间 (以被…  相似文献   

12.
谢小文 《中外医疗》2012,31(22):166-16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心肌酶谱资料,并分组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结果观察组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意识障碍改变与无意识障碍改变的患者组间血清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疾病情况及程度有明确关系,监测心肌酶谱对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速率法动态监测18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以5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血清心肌酶谱水平ACOP患者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组、中度组与轻度组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于中毒后第2天达峰值,第10天基本复常,乳酸脱氢酶第3天达峰值,第14天复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氯丙嗪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规律。方法:对62例氯丙嗪中毒患者心肌酶(AST、LDH、CK、CK-MB)进行监测,并观察患者心脏功能改变。结果:氯丙嗪中毒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肌酶谱随病情改善呈恢复趋势。结论:急性氯丙嗪中毒可造成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缺氧可造成全身性代谢障碍 ,影响酶的活性 ,本文观察 5 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底入住急诊抢救室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共 5 2例 ,均符合全国有关COPD统一诊断标准[1] 。男 36例 ,女 16例 ,年龄 4 6~ 72岁 ,平均(5 9± 18.4 )岁。病程 6~ 32年不等。慢性支气管炎10例 ,肺气肿 2 1例 ,支气管哮喘 12例 ,支气管扩张9例 ;5 2例中合并肺原性心脏病 2 5例次 ,高血压 13例次 ,胆囊炎胆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24h内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08例(71 1%),心肌酶谱异常62例(40 8%),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发生于基底节丘脑、侧脑室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发生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而与脑血管病发生部位明显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一氧化碳( 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非常显著( P <0.01),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越高。结论: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CO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学变化,我院在1994年1月至1996年5月问对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了心肌酶测定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本组病例均系明确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而入急诊科救治的患者,其中28例经急诊处理后转入内科病房继续治疗。3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13—58岁,平均30.5岁。中毒途径及毒物种类:33例系经口服中毒,2例  相似文献   

19.
5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电及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玲  王琳 《吉林医学》1993,14(5):290-291
<正>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上多注意脑的损害,而对心肌的损害国内资料较少。本文就5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电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做以分析、讨论。现将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统计1990年10月~1992年4月间住院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7例,年龄15岁~93岁,平均年龄34±18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可出现心肌细胞变性、肿胀、溶解、坏死等急性中毒性心肌炎,这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观察了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