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SDF-1和VEGF-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SDF-1及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DF-1、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4.3%,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的16.7%和8.3%(P〈0.01)。SDF-1、VEGF-C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或P〈0.05),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关(P〉0.05)。SDF-1、VEGF-C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608,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SDF-1、VEGF-C表达均显著增高,两者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肿瘤血管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的最主要的血管生长因子。我们应用免疫组化和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从蛋白质水平和RNA水平对VEGF在人原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Syk、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及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中Syk、NFκB(p65)及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Syk、VEGF-C及p65阳性率分别为50.9%,56.4%,81.8%。Syk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65在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75),p65胞核移位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5)。随着Syk表达增强VEGF-C的表达减弱,二者呈负相关(r=-0.620,P=0.000);p65胞核移位与Syk的表达强度降低有关(r=0.448,P=0.002),而与VEGF-C的表达强度增高有关(r=0.310,P=0.036)。结论乳腺癌中,Syk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而下调VEGF-C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乳腺癌中有无表达及其表达程度与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探讨VEGF-C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以及肿瘤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的机理。方法:选用6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女患者肿瘤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部分乳腺癌的癌细胞胞浆中可检测到VEGF-C蛋白的表达(28/67),且VEGF-C在伴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结论:VEGF-C表达于乳腺癌中,且其表达与乳腺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VEGF和MMP-2的表达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5 0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表达进行检测 ,以探讨 VEGF及 MMP- 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 VEGF和 MMP- 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6 % (43/5 0 )和 6 0 % (30 /5 0 ) ,在正常肝组织中分别为 5 3.3%(16 /30 )和 30 % (9/30 ) ,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P<0 .0 5 ) ;VEGF和 MMP- 2的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和包膜形成相关 ,在肝细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预测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VEGF-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目前被认为是唯一的特异性促进淋巴管生成的细胞因子,与肿瘤的淋巴结侵犯和转移密切相关,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VEGF-C与食管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含激酶插入区受体 (KD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cNOS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它们在肝癌肿瘤性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 80例原发性肝癌、4 0例肝硬化、2 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VEGF及其KDR、cNOS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VEGF及其受体KDR、cNOS与微血管密度 (MVD)、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转移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组织中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MVD、细胞增殖指数明显相关 (P <0 0 1和P <0 0 5 ) ,与肝癌内皮细胞中cNOSmRNA的表达之间也有相关性 (Pearson列联系数 =0 2 984 ,P <0 0 5 )。内皮细胞中cNOSmRNA与VEGF均阳性者微血管密度、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cNOSmRNA阴性和VEGF阳性者 (P <0 0 1) ,也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者 (P <0 0 1)。 结论 肝细胞癌中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且内皮细胞cNOS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8.
MMP-2,TIM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抑制剂-1(TIMP-1)在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MP-2和TIMP-1的表达.结果:MMP-2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和72%,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表达(P<0.01)a TIM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和56%,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1).而MMP-2洋相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淋巴浸润、包膜形成和肿瘤分化有关(P<0.05).而TIMP-1的表达与癌组织的转移,淋巴结浸润和包膜形成有关(P<0.05).结论:MMP-2,TIMP-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对于判断肝癌的浸润、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结果①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②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③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P〈0.05);④癌旁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缺失或下调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和复发倾向相关,对肝癌临床转归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VEGFR-3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HCC石蜡切片标本50例及正常肝组织标本1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止常肝组织及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62%比26.7%,34%比6.7%,40%比0%,P均<0.05).(2)HCC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柃形成及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R-2表达与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P<0.05);VEGFR-3表达与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与HCC的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51例乳腺IMPC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IMP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受体(R)-3的表达并计数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乳腺IMPC病理组织学分级Ⅱ、Ⅲ级组的淋巴结转移数平均12.5个,明显高于Ⅰ级组的4.0个;(2)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27/28,96.4%)明显高于(-)和(±)组(14/23,60.9%),且其淋巴结转移数平均14.4个,也明显高于(-)和(±)组的4.6个;(3)IMPC肿瘤细胞的VEGF-C表达在病理组织学分级Ⅱ、Ⅲ级组显著高于Ⅰ级组(P=0.03),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6);淋巴管密度与VEGF-C表达(P=0.009)、淋巴结转移(P=0.007)呈正相关;(4)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的多少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关系,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或以IMPC成分为主;(5)28例伴有导管原位癌的IMPC中,14例为微乳头状型导管原位癌(14/28,50%)。结论乳腺IMPC的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密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影响IMPC淋巴结转移的关键性因素。VEGF-C和VEGFR-3表达增高是促使IMP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原因。微乳头状型导管原位癌可能是IMPC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乳腺浸润癌(有淋巴结转移者3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中VEGF、MMP-9、COX-2和CD34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 VEGF、MMP-9、COX-2的表达与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MMP-9、COX-2蛋白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COX-2的表达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MVD值高者生存时间短.结论 乳腺癌VEGF、MMP-9、COX-2蛋白表达与其淋巴道转移和MVD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血管生成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受体3(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腮腺癌标本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显著表达,其阳性率分别是51.6%、48.4%,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C、VEGFR-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为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条件,可以作为判断腮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组织学诊断及其间质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从组织学上确定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灶并观察其间质反应。方法 17份胃癌标本(1087枚淋巴结)中曾诊断为有微转移灶(微灶)的71枚淋巴结,连续切片60份以上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CK18,上皮膜抗原,平滑肌肌动蛋白),观察微灶和非微灶的周围间质反应。另取20枚有明显转移的淋巴结作对照观察。结果 71枚属微灶的淋巴结经再次连续切片后微灶消失的占34%(24枚),仍属微灶但癌细胞增多的占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MP-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和肿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浆,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肝外转移、门脉转移及淋巴转移几个因素比较TIMP-3蛋白表达水平;取手术标本包括30例原位癌组织标本、30例门脉癌栓组织标本、30例淋巴转移组织标本以及30例肝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个样本的TIMP-3mRNA及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 (1)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浆TI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肝外转移者(P<0.05)。(2)TIMP-3 mRNA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52±0.09,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42±0.07,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0.40±0.08,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78±0.09;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 mRNA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3)TIMP-3蛋白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77.04±8.83,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64.43±3.80,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62.80±3.73,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115.08±8.60;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蛋白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结论: 肝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TIMP-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在转移灶中的表达下降更显著,提示TIMP-3的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胰腺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C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胰腺癌病例52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6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VEGF-C在胰腺癌组织内的表达。以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观察胰腺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判断VEGF-C的表达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VEGF-C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细胞浆内,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D2-40表达于胰腺癌组织内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阳性组淋巴管数密度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p<0.05),表明VEGF-C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EGF-C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均高于VEGF-C表达阳性患者,VEGF-C的表达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 VEGF-C在胰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的表达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m itogen activated prote in k inase k inase 4(MKK-4)、MMP-9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原发性肝癌MKK-4与MMP-9 mRNA表达水平间的相互关系,及两者对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4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MKK-4 mRNA、MMP-9 mRNA的表达。结果:癌旁与正常肝组织的MMP-9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癌中的MMP-9 mRNA表达增高,且转移癌与未转移癌组间有差异(P<0.05),转移癌组、未转移癌组分别与正常组及癌旁组织比较有差异(P<0.01);MKK-4 mRNA在正常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转移癌组、未转移癌组分别与正常组及癌旁组比较有差异(P<0.01),转移癌中较未转移癌中的表达低(P<0.05);MKK-4或MMP-9的mRNA表达均与肿瘤的大小、分化无关(P>0.05);MKK-4 mRNA与MMP-9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925,P<0.01)。结论:提示MKK-4 mRNA与MMP-9 mRNA的表达改变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微血管密度 (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 92例乳腺癌、12例癌旁组织V组织VEGF表达、MVD以及 2 1例乳腺癌、12例癌旁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 ,VEGF12 1(1.16 %± 0 1% )和VEGF165(1.0 1%± 0 .1% )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0 .96 %± 0 .14% )、(0 .88%± 0 .1% ) ,P <0 .0 5~ 0 .0 1。此外 ,MVD与VEGF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70 2 ,P <0 .0 1)。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关系密切 (P <0 .0 5~ 0 .0 1)。VEGF高表达组和高MVD组的无复发存活时间低于VEGF低表达组和低MVD组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VEGF和MVD表达的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有促进作用 ;VEGF和MVD对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存活时间能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中DcR3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43例HCC,16例非癌肝组织(单纯性肝硬化及肝血管瘤周围正常肝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及凋亡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DcR3明确定位于肝细胞胞质内;HCC组织中的DcR3蛋白的阳性率为74.42%(32/43),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43.75%(7/16,P〈0.05);HCC中有转移癌组DcR3阳性率为100%(22/22),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2.94%(9/17,P〈0.01);DcR3蛋白的表达与AFP水平(r=0.444,P〈0.01)、门静脉癌栓(r=0.414,P〈0.01)有关,与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包膜浸润、肿瘤结节数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HCC中细胞凋亡指数[AI(0.78±0.64)%]明显低于非癌肝组织[(3.32±1,81)%,P〈0.01];HCC临床TNM分期Ⅰ、Ⅱ期AI(1.03±0.69)%高于Ⅲ、Ⅳ期[(0.52±0.48)%,P〈0.01];HCC无转移组AI(1.10±0.72)%高于转移组[(0.44±0.27)%,P〈0.01];AI与AFP水平(r=-0.468,P〈0.01)、门静脉癌栓(r=-0.434,P〈0.01)、包膜浸润(r=-0,331,P〈0.05)有关,与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肿瘤结节数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HCC和非癌肝组织中,DcR3阳性者的AI均分别低于阴性者的AI(均P〈0.01)。结论DcR3表达可影响凋亡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DcR3蛋白与AI有助于判断HC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