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路感染是由病原菌侵犯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是由于泌尿道受到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少数可由病毒、真菌、支原体感染而发生。其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等,以上行性感染为最常见。尿路感染分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肾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应查53 487例,实查52 524例,实查率98.2%。结果医院感染人次现患率5.41%(2 841/52 524),例次感染率8.01%(4 207/52 52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9%),ICU、康复医学科、血液科、神经外科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部位绝对数呈递增态势。抗菌药物使用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制定改进措施。方法采取感染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住院病人6400例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医院感染率1.39%。医院感染下呼吸道占30.7%,老年人为易感人群。从89例院内感染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鉴定出9株医院感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结论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低,所发生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中老年人是构成医院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对现在手术室感染管理中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结果: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 儿童寄生虫病种类多 ,感染率高 ,危害性大儿童可感染各种各样寄生虫病 ,不少儿童同时重叠感染多种寄生虫。据统计我国 14岁以下儿童近 3亿 ,感染寄生虫者多达 2亿多 ,其中感染蛔虫1 9亿 ,感染蛲虫 0 8亿 ,感染鞭虫 0 7亿 ,感染钩虫0 4亿。据调查海南、广西、四川、福建、浙江和贵州寄生虫感染人群均在 80 %以上 ,其中海南省高达94 73%。相对而言 ,年幼儿童和城镇儿童感染蛲虫、鞭虫机会多 ;乡村儿童和年长儿童感染蛔虫、钩虫机会多 ,牧区儿童感染绦虫机会多。儿童感染寄生虫后即可出现急性感染期症状 (蚴虫侵入部位的丘疹、疱疹、皮…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大多数感染无临床症状,易迁延导致慢性持续性感染,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输卵管性不孕及异位妊娠等严重并发症。对CT急性感染进行快速筛查的同时,对其慢性持续性感染及感染并发症进行诊断,才能有效治疗其急慢性感染,阻断其传播,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形成,治疗相关并发症。该文就泌尿生殖道CT急性感染、慢性持续性感染和感染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染,尤其是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约15%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于感染,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同时感染又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约20%的患者因感染住院,透析相关的感染(血管通路或腹膜炎)是主要原因,占总感染的2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放射科感染的管理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通过对放射科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和监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工作人员认识水平,完善规章制度,将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结果通过加强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我院放射科未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督查、监测、分析和反馈;重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果:各项医院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重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等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大多数感染无临床症状,易迁延导致慢性持续性感染,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输卵管性不孕及异位妊娠等严重并发症。对CT急性感染进行快速筛查的同时,对其慢性持续性感染及感染并发症进行诊断,才能有效治疗其急慢性感染,阻断其传播,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形成,治疗相关并发症。该文就泌尿生殖道CT急性感染、慢性持续性感染和感染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8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原发病等与感染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 4 4例患者共发生感染 6 0例次 ,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最常见 ,其次为肠道感染及中心静脉置管处局部感染 ,感染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营养状况较非感染组明显减低 ,透析时间 /周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病率高 ,积极改善营养状况 ,加强透析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有助于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烧伤患者由于生理屏障的损害,大量坏死组织的存在,免疫功能的高度削弱,容易发生感染,如处理不好可引发脓毒血症而死亡~([1])。因此,烧伤感染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来烧伤感染相关性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烧伤感染病原菌的侵入途径烧伤感染病原菌来源主要途径为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1])。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烧伤创面、患者体表、呼吸道、消化道以及与外界相通腔道;外源性感染的病原菌主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感染监控在呼吸科控制感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分析呼吸科特点及感染潜在因素,并制定感染监控方面的管理措施,从而进行效果评价。认为做好呼吸科感染监控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医院感染管理实践的效果。方法设立感染管理护士的组织架构,选拔、培训感染管理护士,进一步培训感染管理相关人员,实施全院感染管理并注重持续改进。结果设置感染管理护士后,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得分均提高(P0.01),而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医院感染管理实践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有效促进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87-5488
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感染情况,对出现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积极的寻找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控制措施。医院中出现的平均感染率为1.62%,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感染的主要部位以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的主要部门以儿科,妇产科、内科为主,而感染病的原菌以革兰阳性的球菌为主。产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认识不足,医院中环境存在不足,存在交叉感染,侵入性操作感染以及抗菌性药物服用不当造成的感染等等。查明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加强医院中感染组织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对于感染的控制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医院中出现的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作者对20,000多单位血液受血者进行追踪,以鉴定通过输血传播的感染。设计 对受血者进行随访调研。背景伦敦北部的22所医院。参与者 近期输血的成年患者。主要结果测定 在输血9个月后采集受血者血液标本,检测HCV、HBV、HIV和HTLV-Ⅰ型、Ⅱ型感染标志物。通过与输血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比较来区分新近感染或输血前感染。结果9,920例患者参试。对21,923单位血液的5,579例受血者进行了追踪,但未发现输血传播感染病例。对乙型肝炎,21,043单位血液的输血传播感染范围为0(可信限范围95%,5,706例受血者输血感染风险为0~1);丙型肝炎为0/21,800单位血液(输血感染风险0~1/5,911例受血者);HIV为0/21,923单位血液(输血无感染风险为0-1/5,944例受血者);HTLV为0/21,902单位血液(输血感染风险为0-1/5,939例受血者)。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和住院之后感染了乙型肝炎,但被证明不是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176例(3%)患者在住院之前已感染了乙型肝炎,16例(0.29%)感染了丙型肝炎,5例(0.09%)感染了HTLV。结论:在英国,目前通过输血传播的感染极少,而通过医院其它途径比输血途径更可能获得感染。在感染患者中较多的是以前获得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 (nosocomial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 ,其界定范围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 ,或者在医院受到感染但在出院后发病并确证出院日至发病日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血源性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的高比例和高致死率 ,已越来越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血源性医院感染的现状以及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了解血源性医院感染的起因 ,从源头着手 ,提高认识 ,采取措施 ,以真正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一、导致血源性医院感染的可能因素1 .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播性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 健全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做好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工作。结果 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标准范围。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不断加强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手术质量切实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减少手术感染,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我院成立了感染管理委员会,手术室成立了感染监控小组,采取多项预防感染的措施,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1手术室感染原因及途径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提高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设计开发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系统,将软件直接安装在临床科室的医生工作站,实现医院感染实时监控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结果改变了既往医院感染监控以回顾性调查为主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医院感染的前瞻与动态监测,使医院感染控制的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暴发的苗头,替代以往手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上报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监测质量。结论充分利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