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性病(AIDS/STD)相关知识及高危行为,为今后的干预工作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对307名女性性服务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液进行检测,并进行妇科检查.结果 307名性服务者艾滋病知晓率为78.5%,最近一次性接触安全套带套率为95.8%,未检出HIV;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淋病占1.0%,尖锐湿疣占0.3%,阴道炎占2.9%;宫颈炎占4.9%.结论 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预防知识欠缺,安全套使用率低.在娱乐场所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AIDS/STD健康教育,促进安全性行为,倡导正确的求医行为,能有效地预防AIDS/STD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湖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监测艾滋病相关行为,分析它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东湖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在吸毒人群中抽查400名吸毒人员,调查其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血清学信息.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00%、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为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96%.吸毒人群HIV检测并知晓结果68.75%.血清HIV检出率1.75%;梅毒检出率为4.25%;丙肝感染率为46.25%;吸毒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2.75%.结论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比例有所降低;感染率均处于低水平,表明东湖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仍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丙肝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1460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0.48%,梅毒感染率为10.55%;有43.84%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8.60%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28.22%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26%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干预等工作,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戒毒劳教人员HIV感染现状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戒毒劳教人员感染HIV的相关高危行为,为开展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戒毒劳教所收教人员全部调查登记,采集静脉血行HIV抗体检测,并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收教人员544例,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0.74%;在544名吸毒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9.0%;无业人员占了67.8%;吸毒人群中离婚率普遍较高,女性吸毒者的离婚率较男性高(χ2=22.097,P<0.05);高危行为中有多性伴行为的占53.7%;在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占51.1%;8.5%的吸毒者曾有过同性性行为;有59.9%的人员采用过静脉吸毒。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为51.8%,最高为96.5%。戒毒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51.8%~96.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宁夏戒毒劳教所50%以上的收教人员有艾滋病感染的相关高危行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较全国吸毒人群低,吸毒人群仍是感染HIV的重点人群和传播HIV的重要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5.
341名吸毒人员行为学特征及HIV、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吸毒、性行为方式、艾滋病知识及HIV、梅毒感染水平,分析吸毒行为、HIV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向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RPR TPPA。结果 吸毒人员以未婚男性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仍以口吸为主,静脉注射吸毒只占25.22%,共用注射针具吸毒行为的占22.105。吸毒者存在多性伴现象,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吸毒人群HIV抗体检测未发现阳性者,梅毒血清RPR TPPA检测阳性率为8.805。其中女性阳性率为27.40%,男性阳性率为3.7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果 吸毒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针具等行为与HIV感染有关。吸毒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某区吸毒人员随访及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吸毒人员HIV阴性队列,获得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患病率和发病率;依托队列对吸毒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等干预活动,评估干预效果,为制定有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队列,2010年9月进行基线调查,半年后随访调查。结果:半年队列保持率97.0%,丙肝和HIV未发生阳转,梅毒阳转1例,阳转率1.25/100人年;丙肝阳性率高达49.7%。干预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注射毒品比例降低,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提高,自我报告最后1次安全套使用率达100%,最近1年接受艾滋病健康服务的比例提高。结论:依托队列对吸毒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心理辅导等是非常有效的行为干预方式,能极大降低该人群感染HIV/HCV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遵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7月对该市强制戒毒劳教所新入所的所有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07名吸毒者,有注射吸毒史44.2%,其中26.1%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22.4%的调查对象有过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3%;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的为27.2%。HIV抗体阳性率0.5%,HCV抗体阳性率29.7%,梅毒抗体阳性率5.9%。结论要加大对吸毒人群干预力度,减少高危行为,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同时对吸毒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库车县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危险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为探索有效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3月,对370名吸毒人群严格按照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44.05%,其中,静脉注射毒品人群的HIV感染率66.20%,口吸人群的HIV感染率14.01%;最近一次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33.3%,最近6个月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58.68%;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1.1%,最近6个月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11.9%;近一次与商业性性服务小姐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5.6%,最近6个月与商业性性服务小姐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只有15.4%;艾滋病基本知识效率为86.6%。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及各种危险行为发生比例均较高,今后应加强各项干预工作力度,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和行为特征,为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编制高、中、低档场所抽样列表,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的行为信息。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接受干预服务情况等。同时采静脉血5ml作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女性性工作者624人,回收血液样本624份。该人群艾滋病传播知识的知晓率(UNGASS指标:联合国艾滋病特别会议构建的核心指标)为13.9%,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0.6%,在过去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为39.7%。该人群接受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服务者仅占11.4%。本次调查的女性性工作者624人中未检出HIV感染者,梅毒的感染率是9.46%。结论:女性性工作者存在传播HIV的不安全性行为,梅毒感染率较高,该人群存在HIV传播的潜在危险。需加大该人群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控制AIDS经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姜堰市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询问,获取AIDS相关行为?知识?态度,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对象817例,检测出HIV抗体阳性1例?梅毒抗体阳性24例及丙肝抗体阳性1例,其感染率分别为0.1%?2.9%?0.1%;AIDS知识知晓率为79.7%;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84.5%,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率77.4%?在性服务时未使用安全套的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率较使用安全套的高(χ2 = 4.64,P < 0.05)?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HIV及丙肝感染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处于较高水平,这部分人群存在对艾滋病流行的认知不足,安全套使用率低等多种危险行为,应在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行为干预工作,消除危险因素,防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减少性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苏州市城区娱乐场所商业性服务人员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指导今后的干预工作重点。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高、中、低档娱乐场所内至少接受过一次宣传干预的商业性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知晓率达到94.1%。安全套使用的意识和行为均明显提高,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人数达90.4%。选择预防性服用消炎药、定期到诊所检查来预防性病或妇科病的比例明显减少,而选择使用安全套比例明显提高。但是,过去3个月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使用率干预后明显下降,商业性服务人员人群中有一定比例有吸毒行为。结论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安全性行为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常州浴室暗娼艾滋病相关信息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常州市浴室暗娼艾滋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方法:在浴室招募25名暗娼,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浴室暗娼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知识水平较差,能够全部说出3种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不足1/3。性病知识严重匮乏。性行为频率高,最近1周人均嫖客数约为14个。错误的预防性病、艾滋病方法在该人群中被普遍采用,经常发生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结论:常州市暗娼面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需要对浴室暗娼进行深入细致的艾滋病干预。干预方式可以采用同伴教育和外展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低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低档暗娼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性服务等信息并进行采血检测。结果共调查了571名低档暗娼,平均年龄(33.7±8.2)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文盲为主,占60.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8.3%;36.1%的低档暗娼最近半年月均商业性行为次数超过60次;最近一次与配偶,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21.6%、53.1%、71.3%;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19.4%、1.4%。结论低档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并加强HIV抗体阳性低档暗娟的管理,遏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市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危险行为,探讨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暗娼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空间抽样法招募社区内暗娼305名,采用统一的问卷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集血液进行梅毒螺旋体和HIV抗体的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果: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5.4%.最近一次与商业性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为89.4%,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低于商业性性伴,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感染率为1.0%,经济收入高是与商业性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获得艾滋病干预服务是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某市暗娼安全套使用率较高,HIV和梅毒感染率低,针对暗娼人群的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与商业性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与梅毒感染率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MSM干预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MSM人群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抽取血样检测HIV与梅毒,用SPSS12.0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计调查218名MSM,平均年龄(30.9±10.7)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7.6%,过去一年只有9.6%的人接受过同伴教育,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为42.2%,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占3.2%,最近一次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只有7.1%的人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16.5%,梅毒感染率为15.1%。结论永川区MSM HIV与梅毒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索该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计生干部进行培训,随机选择市区内35个社区内的吸毒人员及暗娼实施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干预后做终期调查,对干预前后吸毒人员和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共用针具、安全套使用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吸毒人员及暗娼艾滋病相关的各个知识点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吸毒人员接受社区转介服务,共用针具情况明显改善,"最近1次注射吸毒是否与他人共用针具"由占总吸毒人员的62.9%降至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暗娼使用安全套情况也明显改善,"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暗娼由干预前的26.8%降至干预后的4.5%,"最近1次性服务用安全套"由干预前的63.8%提高至干预后的97.2%,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生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效果明显,是可行的,且可有效解决疾控中心人力物力不足所致的困难,是值得推广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宋亚娟  蔡于茂  洪福昌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29-1331,1338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性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women,MSMW)高危行为特征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深圳市MSM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2943例MSM中,809例(27.49%)最近半年内发生了双性性行为。MSMW人群梅毒感染率为17.80%,HIV感染率为7.05%,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3.83%。与近半年内无双性性行为的MSM人群相比,MSMW人群女性性伴数≥5个的比例较高,男性肛交性伴数≥2个的比例较高,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和偶尔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口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较低。结论深圳市MSMW人群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作为艾滋病性病传播桥梁作用的危险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在婚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men,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被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数据经双录入核对后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92名在婚MSM中,艾滋病防治知识晓率为80.7%,82.8%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是女性,最近一次与最近六个月同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3.8%和23.1%。最近一次及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5.0%和18.3%。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分别为26.0%、9.4%和7.3%。结论在婚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与男性及女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他们作为桥梁人群将促进艾滋病由MSM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开展针对该亚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年江苏省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2007和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江苏省2011年吸毒人群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 290例吸毒者中,使用传统毒品占39.3%,新型毒品占54.0%,新型毒品使用者更多的为青年人,女性比例高;新型毒品使用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为27.34%;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3.11%,梅毒初筛阳性17.11%,复检阳性率为9.10%,新型毒品使用者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毒品使用者?结论:江苏省吸毒者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使用比例较低,以冰毒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占据主要地位;新型毒品使用者梅毒感染率高,不安全性行为比例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该人群中传播的风险较高,强化的干预措施亟待跟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洪雅县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流行变化趋势,评估干预工作效果,为制定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抽中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在2008年至2010年由66.5%提高到76.5%(P<0.001);2010年内最近1个月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2008年和2009年有了明显提高,上升到46%(P<0.001);HIV感染率为0,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低档人群。结论:经过高频率的干预,各项成效逐步显现,不同暗娼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交易中安全套使用、就医行为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所调查的暗娼人群中检出HIV感染者为0,各类场所均检出梅毒,低档场所梅毒的感染率较高,今后的干预工作中应重点放在低档场所的暗娼人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