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是扁桃体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1991~2006年在临床中我们遇到4例少见的并发症,现予以报道。1临床资料例1软腭麻痹。女,22岁,局部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剥离法),术中经过良好,出血不多,术后因吞咽疼痛,3d内未进食。术后第4天饮水时,从鼻孔呛出,说话呈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5 8岁。因咽部异物感反复加重半年于 2 0 0 2年 3月 1 4日来我科就诊。体检 :一般情况好 ,咽部慢性充血 ,无呼吸及吞咽困难 ,右侧扁桃体Ⅱ度大 ,左侧扁桃体Ⅰ度大 ,左侧软腭及舌腭弓膨隆 ,触之软 ,穿刺抽吸未见内容物。按常规行扁桃体剥离术式 ,切开舌腭弓膨隆游离缘 ,在扁桃体周围间隙发现棕黄色肿物 ,向外向下钝性分离 ,其蒂位于左侧扁桃体周围间隙下缘 ,顺利完整取除。肿物呈椭圆形 ,表面有翼样包膜 ,4cm× 4cm× 5cm大小。术中出血不多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5d痊愈出院。 2个月后随访 ,左侧软腭及舌腭弓无膨隆 ,两侧舌…  相似文献   

3.
扁桃体周脓肿感染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扁桃体周脓肿的真正发病机理,感染途径,对连续诊治的131例扁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83例患侧的扁桃体被切除,切除之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通过83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溃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粘膜下发现有感染及/或纤维化的小唾液腺,这些与扁桃体相邻的腺体在其他非扁周脓肿患者则显示正常形态与结构。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主张  相似文献   

4.
2002—2007年我科对389例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其中5例患儿出现暂时性软腭麻痹,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例1男,8岁。因反复发热、咽痛、入睡后打鼾4年余入院。体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于2003年3月13日局部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剥离切除术,术后当天出现吐字不清、开放性鼻音、饮水反流,检查见双侧软腭麻痹、肿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客观评价缝合腭弓在减少扁桃体术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34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其中125例患者为预防术后出血行双侧腭弓缝合(观察组),另109例患者未行腭弓缝合(对照组),观察与记录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扁桃体周脓肿的真正发病机理、感染途径,对连续诊治的131例扁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83例患侧的扁桃体被切除,切除之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通过83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溃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粘膜下发现有感染及/或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这些与扁桃体相邻的腺体在其他非扁周脓肿患者则显示正常形态与结构。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主张早期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周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1 4岁。以右侧咽部疼痛 ,不能吞咽并发热 4d,于 1 999年 5月 1 8日来我院就诊。检查 :一般情况好。T38.5℃。右侧舌腭弓明显充血 ,舌腭弓上方隆起 ,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内下方 ,软腭及悬雍垂红肿并向左侧偏斜。诊断 :右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在 1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下 ,穿刺抽出脓液。随即切开引流 ,用止血钳扩张时 ,于 1 .5cm深处触及质硬如骨的物体。抗生素治疗 3d后肿胀消失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T 36.7℃。询问病史 :患者于去年冬天 ,摔倒后被芦苇根刺伤右侧下颌部 ,当时于卫生院取出芦苇根 ,因伤口深 ,未作进一步探查缝合伤口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286例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扁桃体剥离术,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04例,年龄6-55岁,扁桃体切除后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146例,棉球压迫止血45例,电凝止血95例.结果 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术后24小时无一例出血,棉球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6例,电凝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2例.结论 以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对预防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效果较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对防止术腔感染、保持扁桃体窝的形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征,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574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点及可能危险因素,探讨不同出血部位与出血程度的关系,分析不同年龄组术后出血特征区别。结果术后总出血率为5.40%(31/574),以继发性出血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4岁组和≤14岁组患者术后出血率分别为8.30%(22/265)和2.91%(9/30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扁桃体切除术+UPPP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0.77%(7/65),比单纯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45%,16/248)及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患者(3.07%,8/261)明显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术后出血呈显著相关(r=1.522,P<0.01);7例扁桃体下极出血中严重出血4例,明显高于扁桃体中段出血(0例)和扁桃体上极出血(1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在出血类型、出血程度及出血部位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扁桃体下极出血与术后严重出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切除术在世界范围内均是耳鼻咽喉科最多的手术 ,术后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可危及生命 ,尽管各种努力 ,术后出血似乎不可避免且发生率较高。据文献记载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主要按时间进行分类 ,较为公认的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血 ,前者为 2 4小时以内出血 ,后者发生于 2 4小时以后。基于目前尚无合理的方法对扁桃体切除术的出血程度加以分类 ,该作者回顾 1999年来行扁桃体切除术的 6 0 2例病人 ,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 ,并与记载的分类加以比较。术后出血 38例发生率为 3.8%。按出血的程度分为 5度 ,1度为术后出血可自止 ,冰敷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HⅣ阳性患者行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法检出36 例抗-HⅣ阳性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行扁桃体切除术。6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4例8岁患儿表面 麻醉后行挤切术,其余26例均在局麻下坐位手术。另取30例抗体阴性患者作对照组。术后分别观察并发 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对策。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1例因局部伤口感染术后6d发生扁桃体术后继 发性出血,1例继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结论扁桃体切除术亦适用于抗-HⅣ阳性患者。术 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再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7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行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脓肿期手术(观察组)297例和常规择期手术(对照组)282例,比较两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手术是外科最常做的一种手术,近年来手术方法较多,如挤切、圈套、电刀、微波和激光等。2001年1月由Henry Ford Medical Group推荐出扁桃体射频消融术,虽然已有射频消融和非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对比研究,但是尚无有关术后出血方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扁桃体切除后后切口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3年中为45例行扁桃体切除术,4例术后出血,均经及时抢救处理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扁桃体切除术虽然是常规手术,但由于反复感染粘连重、炎症控制不佳、伴有全身其他疾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者操作粗暴,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我科行扁桃体切除术607例,其中共有19例发生术后出血,经不同的方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上呼吸道炎性和阻塞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温射频消融术可治疗因软腭肥厚,舌体肥大等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指标,它亦可对肥厚的下鼻甲施行减容,改善鼻腔通气,保留鼻腔黏膜功能。低温等离子体射频消融术可施行包膜内扁桃体部分切除或包膜外扁桃体全切除术,极大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和继发术后出血,并能对软腭,舌根,鼻甲等施行更为有效,精确的实时减容,是一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0岁.因间歇性大咯血3天收住院.患者3天前感冒后咽痛,吞咽时明显,咳嗽后自咽部涌出鲜血约200ml,经冷敷颈部,清水漱口出血停止,次日晚卧床后出血,后约每隔1h出血1次,6h中出血6次,每次约30ml,当地医院诊为左扁桃体溃疡给以止血,消炎及石碳酸局部溃疡烙灼等治疗.但当晚仰卧时又出血,每隔1h1次共5次,出血约150ml,次日平卧时又出血约50ml.查体见:咽部稍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左扁桃体下极可见约0.5cm×0.5cm大的浅盘状溃疡面,边缘不齐,扁桃体表面无脓性物,挤压前腭弓无脓性物自扁桃体隐窝溢出.颈无肿胀,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周围血象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入院后患者取半卧位输血、输液、止血,静滴维生素,肌注青、链霉素治疗,第3、4天夜间自左扁桃体下极溃疡处又出血,持续约1min,每次20~30ml未予特殊处理,出血约650ml,溃疡面愈合后未再出血,随访12年无复发,其间曾拟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患者不同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腭扁桃体切除术后术腔不同部位出血概率及出血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行腭扁桃体切除术共56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术后出现术腔出血的患者例数共59例(10.4%),将其出血部位分为扁桃体上窝、扁桃体下窝及其它部位,出血程度则采用Windfuhr分度法分为5度,分别统计各部位出血概率及出血程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扁桃体术腔术后出血部位分别为扁桃体上窝35例(59.32%)、扁桃体下窝12例(20.34%)、其它部位12例(20.34%),在出血程度上则为扁桃体下窝出现严重出血7/12,较扁桃体上窝1/35及其它部位0/12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前者分别与后两者进行x2检验,x2=19.472、9.882,P均<0.05)。结论 腭扁桃体切除术后术腔上段较其他部位更易出血,且多为轻度、少量的出血,大多数能自止。而术腔下段一旦出血,则有较大可能为严重出血,应尽快妥善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70例成人单侧扁桃体形态异常考虑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35例)和电刀组(35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咽痛及并发症等情况,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男性居多,扁桃体以肥大或增生多见,且多为Ⅱ°大小.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均...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10年6月行扁桃体切除术615例,21例术后并发出血。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4~56岁,平均30岁。20例患者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1例局麻下切除一侧扁桃体后并发出血,因患者不配合,且当时我院未开展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