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既往已应用大剂量骨髓抑制性放、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来达到消灭恶性肿瘤和预防移植物排斥反应的目的。然而这种致死性的预处理方案带来的相关毒副作用严重 ,故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减轻预处理强度同时加强免疫治疗 ,建立受体与移植细胞之间双向免疫耐受的新移植方法———非清髓性预处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又称小 /亚移植[1~ 4] 。研究表明此方法采用非清髓性预处理加上高效移植后免疫治疗可使干细胞持续植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及非恶性遗传性疾病取得一定疗效 ,具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方法受鼠C57BL/6(B6)于第0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550-cGy),4 h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200 mg·kg-1).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检测耐受状态,并应用体外过继转移实验、IL 2逆转实验等探讨免疫耐受机制.结果经骨髓移植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超过300d,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01);MLR结果证明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该耐受可以被IL 2逆转且可被过继转移;所有受鼠均未出现GVHD表现.结论非清髓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诱导异基因小鼠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5.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概况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应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allo -PB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性allo -PBSCT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4例均成功植入 (完全植入或混合嵌合性植入 ) ,1例出现IV°aGVHD ,存活 3个月后死于cGVHD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另外 3例未出现严重移植并发症 ,1例10个月后失访 ,2例至今分别存活 10个月、2 3个月。结论 非清髓性allo -PBSCT是一种根治白血病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家华 《现代医学》2004,32(2):71-73
非清髓性(NST)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某些实体器官肿瘤以及非恶性疾病的治疗,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某些疾病有取代标准移植的趋势。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很多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作者就该方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1 预处  相似文献   

10.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是在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和非清髓性预处理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体瘤免疫治疗新领域。采取相对低毒、小剂量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其目的不是清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受者对供者的免疫耐受,使供者细胞稳定植活,发挥植入细胞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以清除受者肿瘤细胞。作者对治疗概念、原理、临床疗效和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积极稳妥地开展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达万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885-887
近年来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NMAT)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迅速 ,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领域中的焦点课题之一。实际上 ,它并非仅仅是采取较低剂量的预处理而未达到摧毁受者骨髓的“小”移植 ,更不是较大剂量放化疗后的骨髓输注的支持治疗 ,而是在总结以往传统移植方案经验后 ,采取以免疫诱导受者对供体组织的耐受 ,使后者在前者体内植活 ,并发挥植入免疫细胞的功能 ,从而达到纠正和攻击受体内异常和肿瘤组织的新的尝试 ,从理论上讲是对传统移植方法的新挑战。一、问题的提出30年来HSCT持续深入的发展证实 ,它不仅是治疗…  相似文献   

13.
Richard  K  Burt  马劼 《广西医学》2005,27(10):1693-1695
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非清髓的预处理方案是合理的、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根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但缺乏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完全相合的理想供者 ,移植过程中预处理的毒副作用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限制其在临床广泛开展。我们将非清髓预处理和纯化的CD34+细胞异基因移植结合起来 ,对HLA半相合的供受者或者在供者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以减轻预处理的毒副作用并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共治疗了 2例白血病病人。  对象和方法病例 例 1,女性 ,37岁 ,体重 5 0kg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移植前经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 6月。例 2 ,男性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进行非清髓性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降低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根据ABO/Rh血型相同及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相容原则,将同期等待肾移植的96例女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同一供体的骨髓一肾联合移植;对照组接受上述供体的肾移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19+、CD4+CD25+细胞百分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0、TNF-d浓度。结果:移植后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CD3+.CD4+、CD19+细胞百分比及TNF吨浓度持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60d后CD3+、CD4+.CD19+下降最明显(P〈0.05),之后稳定在一个水平;观察组CD8+降低不明显,但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观察组CD4+CD25+百分比及IL-10浓度持续升高,与对照组相比,CD4+CD25+百分比90d时升高最明显(P〈0.05),IL-10浓度30d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体特异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但更深层次的免疫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用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治疗BXSB狼疮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用氟哒拉宾、环磷酰胺作预处理 ,对照组用马利兰 环磷酰胺作预处理 ,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细胞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受者CD3 -CD5 、CD3 CD5 的改变 ,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移植后BXSB鼠嵌合状态 ,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前后受者的肾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最低值分别为 (0 6± 0 2 )× 10 9/L、(2 7 0± 7 6 )× 10 9/L、(48 0± 1 2 ) g/L ,均分别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5 ) ,白细胞上升至 1 0× 10 9/L的时间在实验组为 (17 5± 6 3)d ,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 ,尿蛋白减少、抗ds DNA抗体转阴、肾免疫荧光减少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移植后 8周实验组CD3 -CD5 、CD3 CD5 开始上升 ,出血、体质量下降、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移植 30d后实验组DNA指纹图提示为混合嵌合体。【结论】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BXSB鼠狼疮表现 ,该方法抑制骨髓的功能较弱 ,造血恢复较快 ,与移植相关的并发症、死亡率发生率低 ,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狼疮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继  何志军  阮林海 《医学综述》2006,12(9):554-556
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了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与传统的移植相比,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减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减低预处理相关毒性,缩短粒细胞缺乏期,降低移植相关病死率。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大了移植适应证,为血液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对近年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STR-PCR定量分析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嵌合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对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嵌合体的STR-PCR定量检测技术,初步探讨该技术在监测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状态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患者序列血样,在可区分供受者基因的STR位点上,应用凝胶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供受者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定量分析.结果:定量分析结果与DNA电泳条带法的定性分析结果,以及临床移植效果一致。在电泳条带已表现为供者源造血时,通过定量分析仍可检测出受者特异性等位基因。结论:STR-PCR定量分析技术较单纯电泳鉴定植入可观察到更为细微的变化,该法是检测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体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值模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为供鼠,SD大鼠为受鼠,受鼠分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预处理方案,A组受鼠自移植前4-1d,腹腔注射氟达拉宾(1mg/kg),移植前4h接受2Gy的全身照射;B组受鼠仅在移植当天分别接受6Gy的全身照射。各实验组受鼠均在移植当天经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3.8×107;对照组大鼠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GVHD反应。结果 移植前接受氟达拉宾和2Gy全身照射预处理的大鼠生存期较长,且GVHD临床和病理评分也较低。结论 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可有效预防GVHD,拓宽临床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非清髓性骨髓移植的小鼠动物模型 ,探讨非清髓预处理条件下能否实现异基因造血细胞的植活 ,探讨输入的异基因造血细胞数量和移植植活的关系。方法 以雌性C5 7BL/ 6小鼠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受者 ,雄性BALB/c小鼠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供者 ,采用非致死剂量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 (2 0 0mg/kg)加γ射线全身照射(5Gy)为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将移植受鼠分为A、B、C 3组 ,每组 10只 ,分别给予 2× 10 7、8× 10 6和 2× 10 6个供鼠骨髓细胞 ,移植后第 36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受鼠骨髓细胞内Y染色体特异性基因检测移植物植活。结果 在移植A、B和C组中分别有 8、3和 0只小鼠检测到了异基因造血细胞的植活 ,经过统计学检验发现A组小鼠的植活比例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非清髓的预处理条件下可以实现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植入 ;加大移植物中造血前体细胞的数量有助于克服移植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 (MHC)间的差异和促进移植物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