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萍  刘遇忠 《职业与健康》2002,18(12):57-57
细菌性痢疾(下称菌痢)的发病率长期以来一直居我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首位,且由于患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菌型种类多,再加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菌痢的发生和流行十分严重。为进一步认识菌痢的流行特征,特整理了江口县10a来菌痢的  相似文献   

2.
韦小瑜  田克诚  游旅  马青  刘英  唐光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85-1186,1269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7-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菌型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0年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菌痢疫情为资料,分析菌痢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并对146株菌痢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贵州省共报告菌痢48 222例,平均发病率为31.92/10万,病死率为0.049%,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151.76/10万,其次为6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36.66/10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46.04%,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29.73%、11.0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发病率为49.06/10万,其次是黔南和黔西南;贵州省菌痢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菌型分布以宋内为主,其次是福氏志贺菌。菌株的多重耐药严重,84.93%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结论菌痢是贵州省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7-2010年贵州省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婴幼儿和农民为主,流行菌株以宋内和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和多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城乡时有暴发[1-3],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患菌痢后免疫力不能持久,且菌型比较多,加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4],菌痢的发生和流行仍较严重。为分析北京市西城区菌痢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对北京市西城区1990~2005年菌痢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菌痢统计资料来源于北京市西城区疾控中心保存的历年疫情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完成进行逻辑检查,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2结果2.1流行…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天津市菌痢发病率一直居法定传染病第2位.为了解菌痢的优势菌型及耐药情况,现对2007-2009年天津市菌痢的流行菌株及耐药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波  王静海 《工企医刊》1996,9(2):119-119
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危害严重。为探讨菌痢的流行规律,掌握痢疾杆菌的变迁及耐药情况,控制菌痢流行,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菌痢的病原监测,对痢疾杆菌的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监测结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痢疾菌株均采自肠道门诊菌痢患者粪便,按常规方法鉴定,诊断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所提供的志贺氏菌属分型血清19种,菌株采用圆纸片单独药敏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小儿细菌性痢疾的耐药菌株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而不断增加,我院于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按传染病学诊断标准确诊的急性痢  相似文献   

7.
随着耐药菌株的增长,小儿迁延型菌痢的病例日见增多,我科于1995年1月-2005年1月进行了磷霉素治疗小儿迁延型菌痢的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锦州市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20世纪90年代以前,菌痢发病率一直 处于较高水平,在我市传染病发病率中一直居于首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患菌痢后 免疫力不能持久,且菌型繁多,加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菌痢的发生和流行仍较严重。为 分析锦州市菌痢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对锦州市1990~1999年 菌痢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菌痢统计资料来源于锦州市法定传染病1990~1999年疫情年报表。爆发疫情资料来源于锦州 市1990~1999年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 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由于痢疾杆菌耐药菌株日趋增加,药物疗效下降,为提高疗效,我们于1978年6——9月对175例菌痢患者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所在地新安街道办事处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发病情况及菌株类型及耐药性变化情况,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工作。方法 对宝安区人民医院1998—2003年菌痢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茵痢发病率高于全区同期水平,茵型变化以福氏为主;茵株药敏实验结果变化不大。大多数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复达欣、庆大霉素、环丙氟哌酸敏感;而对妥布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结论 菌痢的耐药性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菌株及耐药菌株的变化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痢疾 (下称菌痢 )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2 0 0 0年广东省菌痢的发病数为 8997例 ,发病率为 1 1 .91 /十万 ,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排第五位。为了解广东省志贺氏菌属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 ,本实验室对 2 0 0 0年从广东省各地收集的 50株志贺氏菌株进行了鉴定、血清学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50株志贺氏菌株来自广东省各地卫生防疫站上送本实验室鉴定的菌株 ,其来源地区见表 1。表 1  5 0株志贺氏菌的来源地区地点深圳汕头广州中山东莞清远株数 2 485 5 5 31 .2 菌株鉴定及分型按…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多发性肠道传染病,菌痢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和家务待业人员发病为主。仅有近2/3患儿有脓血便,有近1/3大便表现为稀水样或糊样,因此临床上不能单纯依靠有无脓血便作为诊断细菌性痢疾的标准,应尽早做大便培养以明确,以减少漏诊。有关文献报道采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兼顾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对平稳性造成的影响,预测结果也比较好。志贺菌对抗生素耐药日趋严重,多重耐药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通过饮食、饮水引起疫情暴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选择合适、敏感的抗生素对缩短病程,控制传染源,减少慢性菌痢发生均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细菌性痢疾研究现状做一简样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药敏试验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河南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6.15~31.5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3.43/10万.6~10月为发病高蜂;各年龄组中5岁以下耍幼儿发病率最高,为110.85/10万,不同职业中农民发病最高,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学生.分离的流行菌株优势菌型是F2a、F4c和F1a,流行菌株对蓁啶酸、四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和氨霉素高度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耐药率逐年上升,耐7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51.8%.有79.51%的菌株同时携带4种毒力基因.[结论]2005~2009年河南省菌痢发病率延续平稳下降趋势,流行菌株的菌型变化、耐药及多重耐药日益严重,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给菌痢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济南市菌痢发病资料、菌群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济南市菌痢发病率为45.86/10万,死亡率为0.02/10万。市区发病高于农村,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其次是15-29岁的青壮年学生、农民,男性高于女性。发病高峰为7月。流行菌株主要为福志贺菌,药敏试验显示所有实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氨卞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及红霉素100.00%耐药。[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菌痢的疫情报告,规范治疗菌痢病人,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菌痢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一些常用抗菌药物在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治疗中的广泛使用,使得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提高,且多重耐药菌株增多,给小儿急性菌痢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我们应用利福平治疗52例小儿急性菌痢,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某医院疾杆菌菌群的分布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 )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在我国的城乡发病率仍然很高。为了解无锡市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 ,以便为菌痢的防治提供一些对策 ,作者对菌痢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一系列检查 ,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菌株来源 本院收治的各类腹泻病患者 ,具有典型或不典型痢疾症状 ,经细菌学检查证实为菌痢。1 2 检查方法 将标本 (病人粪便 )用划线法接种到WS平皿上 ,进行分离培养 ,同时将其转种GN增菌液增菌后将其接种于WS平皿 ,放入 37℃培养箱内培养 18~ 2 4h ,根据菌落形态大小对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年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特征及病原特征。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监测数据和监测点病原监测数据,描述流行特征,分析菌型变迁和耐药性变迁。结果河南省2012年菌痢发病率为19.334 3/10万,发病集中在6—10月,高峰在7月份。6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全年龄组发病数的29.26%,职业主要为农民和散居儿童。病原监测流行菌型为F2a,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嘧啶、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酸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21%和28.87%,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已达20%~30%。结论菌痢流行呈现高峰前移、流行期变长的新态势,防控重点为农村留守儿童。流行菌型的变化频繁,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2005-2011年贵州省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及贵州省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菌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菌痢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6-8月;全省2个监测点2005-2011年共采集4 299份标本。志贺氏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49%(193/4 299),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1.26%(3/193)、19.17%(37/193)、0.5%(1/193)和78.24%(151/193),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贵州省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98株志贺氏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性调查吴杰志贺氏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菌痢)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志贺氏菌属菌型复杂,容易变迁,菌型间无交叉免疫,加之志贺氏菌属耐药率高,多重耐药菌株占绝对优势。因此,对菌痢的防治造成极大的困难,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株渐见增多。多数地区的菌株对磺胺药、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的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我们自1988年6月至1990年12月对82例急性典型菌痢应用灭滴灵及TMP强的松治疗,取得二日疗法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