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未感染HBV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矿物质与骨代谢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等指标的变化;观察HBV感染的MHD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根据透析开始前是否合并HBV感染将患者分为2组:HD组33例,HBV-HD组29例。采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放射性同位素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微炎症因子。结果在血常规检查中,16.13%(10/62)的患者观察到白细胞计数降低,升高5例,53.23%(33/62)的患者有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升高3例;与HD组相比,HBV-HD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降低(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其中Th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P0.05),Treg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Ts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HD组相比,HBV-HD组B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与HD组相比,HBV-HD组的iPTH和钙磷乘积增高(P0.05),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增高(P0.05),血钙、血磷、β2微球蛋白、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Th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NK淋巴细胞百分比与iPTH水平和钙磷乘积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HBV感染后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程度加重,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生CKD-MBD,CKD-MBD可能参与了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抑制,由于免疫缺陷可诱发和加重感染,HBV感染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及Th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的表达及其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四色荧光抗体染色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CD4^+/IFN-γ’(Th1)、CD4^+/IL-4^+(Th2)细胞含量。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CD4^+T淋巴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数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含量、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Th2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存在着T及Th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失衡,这可能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4例uRM患者进行3次LIT治疗,治疗前后均在其黄体中期采集外周血,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结果 94例患者中26例失访,7例生化妊娠,2例异位妊娠,48例成功分娩,11例再次自然流产。所有患者3次LI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CD3+CD4+CD8-T细胞和CD3+CD4-CD8+T细胞分别占CD3+T细胞的比例,以及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h1细胞占Th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Th1细胞占Th细胞的比例、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在治疗后均显著性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LIT治疗前后成功妊娠患者和再次流产患者的T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Th1/Th2比值在成功妊娠患者中显著下降(P0.001),而再次流产患者中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LIT改变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功能,降低Th1/Th2比值,使患者趋于以Th2为主的免疫状态而有利于成功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贲门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7例贲门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CD3+、CD4+、CD8+细胞),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IL-4、IL-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R(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水平.结果 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0.43±0.13)较正常对照组(0.58±0.12)降低(P<0.05),其Th1细胞表达的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Th2细胞表达的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其特征为:CD3+、CD4+细胞减少(P<0.05),而CD8+细胞增加(P< 0.01);CD4 +/CD8+细胞比值下降(P<0.01),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升高(p<0.05) 贲门癌根治术后1个月CD3+、CD4+细胞回升,CD8+细胞回降,同时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降低(P<0.01).结论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降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5.
将 SD 大鼠90只随机分为体内和体外实验组,体外实验组又分为假伤、烫伤和 rhTNF-α治疗组,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烫伤大鼠 T 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静脉注射 rhTNF-α可以改善烫伤大鼠脾脏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使 Th/Ts 比值升高(P<0.05)、W3/25(Th)数量增加,OX-8(Ts)数量减少;体外实验表明,rhTNF-α可以改善 T 淋巴细胞对 ConA 的反应能力,增强烫伤大鼠脾脏 T 淋巴细胞分泌 IL-2的能力,使伤后72、120和168h 的 IL-2分别较烫伤组增加108%、149%和183%(P<0.05)。rhTNF-α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小剂量(rhTNF-α≤10ng/2.5×10~6细胞)对 T 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起促进作用,超过此剂量则呈抑制作用。结果提示 rhTNF-α的抗感染作用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适当剂量的 rhTNF-α不但可以改善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而且还可增强 T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其Bcl-2和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探讨SLE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3例SLE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10m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再经2次微绒毛法分离T、B淋巴细胞。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Anniex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百分率,Bcl-2和NF-kB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2)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和NF-kB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1)。结论:由Bcl-2和NF-KB的表达增加导致的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凋亡紊乱可能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后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热化疗组和化疗组。热化疗组30例,于术后1周行膀胱腔内射频热化疗。化疗组28例,术后1周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3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CD_4~+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热化疗后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单纯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无明显改变。结论 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过敏性紫癜(HSP)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密切联系以及感染对免疫系统尤其是淋巴细胞组成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以及NK细胞(CD16+CD56+)的水平,比较过敏性紫癜肾炎与无肾炎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与无肾炎HSP患儿比较,肾炎HSP患儿的发病年龄较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t=-7.077,P0.001)、CD4+(t=-3.558,P0.001)和CD8+(t=-5.326,P0.001)水平显著升高,但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B细胞水平显著下降(t=7.181,P0.001),NK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尤其是CD8+淋巴细胞的升高,有助于肾炎和非肾炎HSP的鉴别。深入研究感染对HSP患儿淋巴细胞组成的影响,对HSP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HG)注射后发生并发症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注射PAMHG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个亚群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未注射PAMHG)人群相比较。结果:水凝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在各个时间组变化趋势一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水凝胶组均存在1~7项不等的指标异常。水凝胶组T3、T4、T8、NK细胞、Tn亚群含量、Ts亚群含量在各个时间组均低于对照组;水凝胶组Tm和Tc亚群在各个时间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AMHG作为软组织充填剂注入人体,引起细胞免疫变化,细胞免疫处于增强状态,对机体的长期免疫效应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并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肾间质淋巴细胞数量及分布特点,探讨其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N患者7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CD3、CD20、CD4及CD8浸润数量、分布特点,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液中相应淋巴细胞分布.结果:LN患者肾间质淋巴细胞以CD+8T细胞浸润为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布类似.肾间质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与血肌酐及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LN患者总T细胞及CD+8T细胞浸润数量显著高于Ⅲ型LN患者(P〈0.05),且各类淋巴细胞浸润数量与AI及CI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肾间质淋巴细胞亚群以T细胞及CD+8T细胞为主,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布呈一定相关性.CD+8T细胞在重症LN患者中发挥了强大的细胞毒性作用,加重了L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与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 12水平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 随着肝癌的发展 ,肿瘤体积增大和癌栓的形成 ,外周血CD 4 细胞数目减少 ,CD 8细胞数目增多 ,T4/T8比值进行性下降。血清IL 12水平和T4/T8比值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IL 12是肝癌生物抗肿瘤的重要因素 ,T淋巴细胞亚群在抗肿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疮肾炎(LN)的发病机制是当今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系日益引人重视。我们研究对活动期LN患者体内淋巴细胞的凋亡变化,T、B淋巴细胞不同的凋亡改变、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检测,探讨其在L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按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狼疮肾炎患者15例,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79±417)岁,病程半年至15年。病理分型以Ⅲ型为多,为9例,其余为Ⅱ型。选择正常对照者10例,均采用本院正常献血员。男2例,女8例,年龄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体外大量扩增CD8+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的方法,并检验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志愿者全血中CD8+T淋巴细胞,在含不同细胞因子和异体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扩增过程中CD28 -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监测.分为3组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细胞均为CD4+T淋巴细胞:B-APc组以来源于原致敏供者的APC作为刺激细胞,I-APC组以HLA-A、B、DR全错配的无关供者的APC作为刺激细胞,Dynabeads组以包被有抗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微球Dynabeads作为刺激细胞;扩增后的Ts细胞作为第三方调节细胞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测定其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含白细胞介素2(IL-2)+ IL-7+ IL-15的培养条件下,CD8+T淋巴细胞培养后CD8+CD2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最高(P<0.05).B-APC组不加入Ts细胞时,增殖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66.7%,当加入的Ts细胞与反应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5∶1、0.1∶1和0.02∶1时,增殖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6.5%、34.1%和62.6%.Ts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在I-APC组和Dynabeads组中,此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应用含IL-2+ IL-7+ IL-15的培养条件联合异体APC刺激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Ts细胞,扩增所得Ts细胞在体外对供者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抗原特异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全身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特异性荧光标记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对38例CIN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随着病变级别加重,CIN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相比,CIN2患者和CIN3患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下降,分别是(1.46±0.43)、(1.05±0.52)和(0.99±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的激活亚群,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纯真亚群、记忆亚群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CIN3患者的CD4+T细胞中的激活亚群[(17.8±6.1)%]与健康对照组[(11.5±5.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IN患者的全身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为免疫治疗干预癌前病变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初始CD4 +T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为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并分泌相应的细胞因子发挥生物学效应。Th22细胞是近年被发现的新型CD4 +T淋巴细胞亚群,不同于Th1、Th2和Th17细胞等亚群,Th2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22、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因子,不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 helper,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h17/Treg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肾移植CR患者(CR组)和2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的Th 17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异丙酚对体外人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异丙酚对体外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20名,男性9名,女性11名,年龄20~50岁,体重50~70 kg,每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20ml,进行全血培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接受下述处理:空白对照组(C组)、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1组(1 μg/ml)、P2组(4 μg,ml)、P3组(16 μg/ml)]、不同浓度异丙酚赋形剂组[I1 组(0.1μl/ml)、I2组(0.4μl/ml)、I3组(1.6 μl/ml)].每份血样培养于无菌24孔培养板中,依次加入上述药物培养24 h后加入氟波醇乙酯、离子霉素及蛋白质转运抑制剂刺激4 h,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全血中Th1细胞及Th2细胞的亚群比例,并计算Th1细胞与Th2细胞比值(Th1/Th2).结果 与C组比较,P3组Th1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升高,I3组Th2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5),其余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1组比较,p3 组Th1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升高(P<0.05);与I3组比较,p3 组Th1细胞、Th2细胞的亚群比例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16 μg/ml可使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增加,1.4 μg/ml对Th细胞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解毒祛瘀滋阴中药并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Bcl-2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53例女性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以泼尼松治疗,中西结合组并用解毒祛瘀滋阴中药治疗;另选3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 3、CD 4、CD 8T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SLE组CD 4细胞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CD 8细胞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均P<0.01);活动期CD 4细胞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西结合组治疗后CD 4细胞Bcl-2表达率明显升高、CD 8细胞Bcl-2表达率明显下降(均P<0.01);西药组CD 4、CD 8细胞Bcl-2表达率也均有明显变化(分别为P<0.01和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CD 4、CD 8细胞Bcl-2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中药与激素合用治疗SLE更能有效地调节T细胞亚群Bcl-2的表达水平,促使机体紊乱的免疫内环境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解毒祛瘀滋阴中药并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Fas表达的干预作用 ,探讨其免疫调节机理。方法 :5 3例女性SLE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西药组以强的松治疗 ,中西结合组并用解毒祛瘀滋阴中药治疗。另选 3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 (CD3 + 、CD4+ 、CD8+ T细胞 )Fas基因表达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 ,SLE组CD3 + 、CD4+ 、CD8+ T细胞Fas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 (均P <0 .0 1) ;活动期CD4+ Fas、CD8+ Fas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缓解期 (均P <0 .0 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中西结合组治疗后CD3 + 、CD4+ 、CD8+ 细胞Fas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西药组CD3 + 、CD4+ 、CD8+ 细胞Fas表达阳性率也均明显降低 (均P <0 .0 5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 ,CD8+ 细胞Fas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解毒祛瘀滋阴中药与激素合用治疗SLE更能有效地调节T细胞亚群Fas的表达水平 ,促使机体紊乱的免疫内环境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细胞膜表面标记和细胞内因子标记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全血标本,从细胞数量和细胞功能两个角度,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T细胞功能分型的变化。方法经穿刺活检证实为HCC、进行RFA根治性治疗的26例患者为治疗组,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同期选择正常对照26名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RFA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清晨空腹静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测定B、NK、T、CD4 T、CD8 T细胞百分含量及单细胞水平上Th1、Th2、Tc1、Tc2功能亚群。分析两组间免疫指标的差别、分析治疗组于RFA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NK细胞计数下降、CD8 T细胞中Tc1细胞的比例下降。射频治疗后Ⅰ类细胞比例增加,NK计数增多。其中男性、>55岁、病理分级为Ⅰ~Ⅱ级、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及Child-Pugh分级为A/B的患者,射频治疗后其NK计数或Ⅰ类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增高的幅度分别大于女性、≤55岁患者、病理分级为Ⅲ~Ⅳ级、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及Child-Pugh分级为C的患者。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RFA治疗1个月后,HCC患者的免疫指标有所提高,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发生了变化,Ⅰ类细胞(Th1、Tc1)和NK逐渐增多,免疫抑制状态有所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