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组2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病人(ASA1~2)手术时间(160±205)min,硬膜外麻醉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局麻药用133%利多卡因加016%地卡因混合液,试验量5ml,切皮前将麻醉平面调节为T4~T6至L5~S5(12~18ml),每间隔45min追加5ml。切皮前1min静注异丙酚1mg/kg,静脉滴注每小时10~37mg/kg。结果表明,在注药后1~3min,潮气量、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其后逐渐恢复注药前水平。停药后唤醒时间和语言能力恢复时间较快。我们认为,静脉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能消除硬膜外阻滞不全所致的不适感和疼痛,对呼吸和循环抑制较小,尤其在面罩吸氧情况下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天元 《吉林医学》1998,19(5):271-272
为探讨硬膜外麻醉子宫切除时病人血浆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的含量变化,对15例子宫切除术病人,T11~12、L3~4间隙置放硬膜外导管,注入0.75%布比卡因。麻醉手术过程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40min、60min和术毕时5个时点采静脉血,测定血浆ANP、PRA、AⅡ和AL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ANP含量,麻醉后20min的各时点(60.66±15.33pg/ml)较麻醉前(113.33±75.46pg/ml)显著减少(P<0.05);血浆PRA含量,麻醉后20min的各时点(0.65±0.36ng/ml)较麻醉前(1.06±0.36ng/ml)亦显著减少(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行子宫切除时,因肾脏交感神经阻滞,PRA释放减少,同时也抑制了ANP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吴励文  郑慧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7):729-729,734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部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 ̄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 ̄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持续泵输注和推注伊索显时硬膜外腔的三维影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X-TV和CT扫描技术,我们研究了20例男青年硬膜外腔的三维影像,病人随机分为泵输洲组和单次推组,分别以1ml/min和1ml/3s速度向硬膜外腔注入稀释的伊索显300溶液8ml,连续观察和研究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上硬膜外腔的扩散和影响像,结果进一步显示,两种不同方法给药,硬膜外腔的纵向扩散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已多见报道,但对剂量各家报道不一[1~3]。我科1998年间采用双盲法探讨盆腔术后硬膜外注入氯胺酮镇痛的最佳剂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5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初量、术中镇静、镇痛药剂量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表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x±s)组别年龄(岁)体重(m/kg)麻醉初量(V/ml)手术时间(t/min)Ⅰ35.6±8.444.3±5.511…  相似文献   

6.
改变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9例ASAⅠ ̄Ⅱ级盆腔或下肢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3例。Ⅰ组首先经下管给予1:20万肾上腺素盐水0.1ml/cm身高,15min后再给予1.6%利多卡因0.08ml/cm身高,此后间断测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麻醉最大平面,以及各时p、HR、Ⅱ组首先经下管给予生理盐水0.1ml/cm身高,15min后给予1.6%利多卡因0.08ml/cm身高,其后测试同1组。Ⅲ组仅经下管给予1.  相似文献   

7.
50例ASA-Ⅰ,Ⅱ级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病人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碱化组和非碱化组,每组25例,分别注射pH7.19和PH4.97的1.7%利多卡因20ml,动态测记阻滞情况;其中每组随机取6例病人桡动脉穿刺置管,分利于硬膜外注药5.67mg·kg-1后5,10,15、20和40min各取血2ml,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结果:碱化组阻滞显效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显著缩短(P<0.001),镇痛完善率和下肢肌松显著提高(P<0.001.P<0.05),加药时间延长(P<0.001);血中药物峰值时间(9.17min)较非碱化组(14.17min)显著提前(P<0.01),但各时间之血药浓度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碱化能明显缩短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增强效果,延长作用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术后吧啡硬膜外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妇产科手术病人,按双盲法分为两组,M组(n=20):吗啡0.25mg/ml+肾上腺素4μg/ml+布比卡因1.5mg/μg+胃复安0.5mg/ml共60ml,MK组(n=20):氯胺酮0.4μg/ml+吗啡0.25mg/ml+肾上腺素4μg/ml+布比卡因1.5mg/ml+胃复安0.5mg/ml共60ml。于镇痛治疗3、6、  相似文献   

9.
应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法观察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PCP)对豚鼠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100μlPCP(0.1~100μmol/L)由动脉套管侧支于30s内恒速注入冠脉内,剂量依赖性地使冠脉流量减少,由给药前的、10.5ml/min分别减少了1.4ml/min2.6ml/min、3.5ml/min和5.4ml/min;PC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右吗喃和Sigma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均可以拮抗PCP收缩冠脉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分别由给PCP后的6.6ml/min和6.4ml/min恢复到9.4ml/min和9.9ml/min。结果提示PCP可能是通过激动豚鼠冠脉和心脏的PCP受体发挥减少冠脉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兴福 《海南医学》1996,(4):236-238
本文分析重复多次硬膜外阻滞184例,(1)根据硬膜外阻滞的重复次数分为:I组(重复二次)优良率占82.9%,Ⅱ组(重复三次)占61.5%,Ⅲ组占57.1%,I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外腔用药量I组13.8ml/h,Ⅱ组8.9ml/h,Ⅲ组76.ml/h,I组与Ⅱ、Ⅲ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按重复间隔时间分  相似文献   

11.
赵静  邓硕曾  刘进 《四川医学》2007,28(1):58-58
患者,女,46岁,60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于2005年12月1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HR85次/rain,BP115/68mmHg,体格检查腹部柔软、右下腹有压痛,余无特殊,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正常,拟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心电监护下取右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以T11-12椎间隙为穿刺点,中路进针采用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腔,导管向头端置入硬膜外腔3cm,穿刺置管顺利,回抽未见血和脑脊液,固定硬膜外导管后翻身平卧,以2%利多卡因为硬膜外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2.
孙建 《黑龙江医学》2002,26(8):653-653
1 典型病例与处理患者 ,女 ,2 5岁。足月妊娠 ,早破水 ,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患者血压 12 6 / 8 0kPa ,脉搏 84次 /min ,呼吸 18次 /min。在常规消毒后行硬膜外穿刺术 ,穿刺成功 ,给予试验量 1 6 %利多卡因 5ml,5min后患者一切正常 ,给予全量 1 6 %利多卡因溶液 15ml,10min后 ,麻醉平面在L4~T8,血压 12 0 / 7 6kPa ,脉搏 80次 /min ,手术开始。 2 0min后 ,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无力及烦燥不安。继而发展为呼吸量不足。血压 10 6 / 7 0kPa ,脉搏 88次 /min ,平面在C4~L4…  相似文献   

13.
苯环利定对离体豚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法观察苯环利定对豚鼠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10μl PCP(0.1~100μmol/L)由动脉套管侧支于30s内恒速注入冠脉内,剂量依赖性地使冠脉流量减少,由给药前的10.5ml/min分别减少了1.4ml/min 2.6ml/min、3.5ml/min和5.4ml/min;PC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右吗喃和Sigma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均可以拮抗PCP收缩冠脉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分别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持续滴注阻滞术用于胆道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用于胆道手术的硬膜外持续滴注与间断追加药物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二组胆道手术病人共30人,作胸9 ̄10硬膜外同剂量2%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麻醉。试验量均为3ml。A组15例,首次量10ml以1ml/分 ̄2ml分用微量泵滴完,然后以5ml小时速度持续滴注直至术毕;B组15例,首次量10ml在30秒 ̄60秒内一次推注,以后每隔1小时推注5ml至术毕。结果:两组麻醉效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7岁。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 3 0min用药 :苯妥英钠 0 .1g ,肌注。入室后给予患者常规静脉输液 ,鼻管给氧 2ml/min ,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监测。在左侧位下选择T11~ 12 棘间旁正中法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顺利 ,各项指征明显后置入一次性硬膜外导管 3 .0cm ,回抽无液、血回流后注入 1%利多卡因 4ml。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内装 1.6%利多卡因加 0 .2 %丁卡因及肾上腺素1∶2 0万U的混合液 2 0ml,皮外固定硬膜外导管。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良好后请患者自已翻身平卧…  相似文献   

16.
1 患者,女,50岁,以下腹部包块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前血压16.9/12kPa,脉搏95次/分,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其它化验检查均正常。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取T11~T12间隙穿刺,成功后,用2ml注射器回抽无脑积液,注射空气无阻力、注射局麻药后有气泡外溢,然后置管并留置导管3.5cm,再用注射器回抽无液体流出后注入2%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5ml后改为平卧,平卧后病人一条腿从手术床边滑下自己无力抬起,我…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6岁。右胫骨上端骨肉瘤,行右髋关节解脱术。术前以右腿剧痛为主诉,术后10天,患者感幻肢足趾和足底部刀割样痛,阵发性加重。L_2~L_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注入强的松龙75mg,氟美松5mg,  相似文献   

18.
对31例喉癌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该麻醉效果安全可靠,肌松效果好,方法简便。麻醉穿刺选用C5,6,C6,7,C7~T1,头向置管3~5cm,麻醉平面为C2~T2。药物可用1%~1.3%利多卡因或0.20%~0.25%布比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1次注药量3~5ml,3次注药量15~18ml。该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不明显,血氧饱和度95%~98%.术中对有咳嗽和吞咽动作者可作局部粘膜麻醉以减轻手术刺激反应。该麻醉方法术后护理方便,费用低,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女,27岁,妊娠38+2W待产,T8脊髓非完全性损伤。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入室BP14.5/10kPa,HR78bpm,SP0295%。于L2~3椎体间隙穿刺。成功后置管顺利,留管4.0cm。平卧位后开放静脉通道,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注入1.5%利多卡因5.0ml。5min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再次注入同浓度利多卡因4.0ml,又5min后注入4.0ml,15min后血压略下降,呼吸平稳,SPO298%。手术开始,患者平静。手术至45min,手中未再注麻醉药,顺利取出一男婴。手…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2 8岁。因重度妊高征 ,拟施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取左侧卧位选L2 ~L3椎间 ,行硬膜外穿刺。因患者全身浮肿 ,穿刺点定位不清 ,重复穿刺时间长。穿刺成功抽吸无血 ,无脑脊液 ,尾向置管 3.5cm ,再次作回抽试验无液体回流。注 2 %利多卡因试验量 4ml,含 1∶2 0万肾上腺素 ,5min后测无腰麻征 ,分次追加麻醉药共 10ml。 15min后手术开始 ,麻醉平面固定T8~S2 。术中抽吸腹腔积水 10 0 0ml,生命指征平稳 ,麻醉效果佳。术毕拔硬膜外导管 ,安返病房。术后 9h患者自述腰部被敷较湿。查体 :穿刺点渗出能成行下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