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加强我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近3年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回顾2011-2013年我院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各项措施,统计临床科室血液成分使用情况、临床医疗基础数据和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并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均有改善,住院患者总输血率分别为:12.79%、8.51%、8.67%,红细胞输注率分别为:7.01%、4.32%、4.46%,血浆输注率分别为:5.10%、3.63%、3.59%。2012、2013年较2011年均显著下降(P0.01);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总手术及大中手术例均输血量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手术科室及全院自体血回输率升高。结论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运用临床用血评价客观考核指标有益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用血量变化的原因,了解医院用血管理措施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5~7月和2011年5~7月骨科手术总人次,申请输血人次,实际用血人次,红细胞、血浆平均输血量,自体输血比例。将骨科患者出院时的诊断作为病种分类,结合疾病发生解剖部位,将骨科手术分为脊柱外科疾病;髋、膝关节重建;四肢骨折或创伤;骨肿瘤或骨转移瘤以及其他,调查不同病种手术的红细胞、血浆申请量,输注量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2011年5~7月骨科用血较2010年同期明显下降,红细胞输注量下降约50.4%,血浆输注量下降约48.4%,而且同种病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2011年5~7月较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华西医院通过加强宣传,制定规范,严格监管,落实考核措施,使医务人员科学用血意识大大提高,临床科室通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积极技术革新,使临床用血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的质量管理权重要素,为临床用血计划制订、考核评价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采集2010-2014年医院临床用血数据,分析临床用血量、出院患者人次、出院患者增长率、输血出院患者人次、异体输血患者人次、自体输血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输血手术台次、出院患者增长率、出院患者输血率、自体输血率、出院患者均异体用血量、成分构成比等临床用血质量指标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在临床用血计划制订、考核评价实施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异体输血患者人次、患者输血率、异体输血率、均红细胞(RBC)用量、均异体RBC用量均随患者自体输血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临床用血量与医疗工作量呈非平行增长关系;2)临床用血量、自体输血量与出院患者人次、自体输血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自体输血率、输血出院患者均RBC量间呈正相关,而与出院患者输血率、出院患者异体输血率、出院患者均RBC量、出院患者均异体RBC量间呈负相关(P0.05);异体成分血用量与异体输血患者人次呈负相关,与输血出院患者均RBC量呈正相关(P0.05);3)血液制剂A、B、O、AB血型构成比分别为32.61%、24.61%、34.87%、7.91%,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品种构成比分别为29.88%、28.19%、33.73%、8.20%;血液制剂不同血型、不同品种和同一血型品种构成比2010-2014各年度及均值间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对临床用血量权重影响显著,患者输血率、异体输血率和自体输血率、均异体红细胞用量和成分构成比是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质量管理权重要素,应纳入临床用血计划实施的考核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产科临床用血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产科住院孕妇成分输血情况,探讨产妇最佳输血指征。方法查阅配发血记录本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及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134例产科住院孕妇临床用血情况。结果5年中,产科用血每年曾递增趋势。其中产前用血14例(包括4例产后用血者),共输注红细胞悬液(RBC)30U、血浆30U、单采血小板6U,产妇多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产后24h内用血124例(包括4例产前用血者)。其中48例实施保存式自身备血共计66U,其产前均诊断为"Rh阴性"或"前置胎盘";2例合并输注自身及异体血;1例因自身血保存过期而未予输注。另外77例共输注异体RBC312U、血浆267U、单采血小板34U,冷沉淀111U,产妇多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先兆子痫"等疾病。产后出血量与输注异体RBC的关系为:出血量<500ml者21例,(500—1000)ml者17例,(1000—2000)ml15例,>2000ml17例,输注异体RBC分别为54U、44U、42U、173U。比较产后(1—3)、(3—7)d产妇RBC、HbHct,按上述产后出血量的多少划分,发现出血量低于2000ml者,3项指标恢复高于产前,且比较有差异;而大量出血及自身输血者,指标差异不明显。结论制定孕期及产后妇女输血尤其是产后输血指南显得十分迫切,同时需探讨产妇自身输血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制定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申请与输血病历评估体系并用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评价,探讨在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输血质量,节约临床用血的措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输血申请审批、临床输血申请合理性评估,及输血后输血病历归档与评估制度,总结分析8年间医院住院患者人次、手术例数与临床用血量的关系,不断完善细化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结果 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年间在住院患者增长98.55%及手术例数增长97.6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仅增加9.57%,手术科用血量下降12.12%,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4.82%,手术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7.27%.红细胞用量上升8.52%,血小板用量上升27.50%,冷沉淀用量升高25.5倍,血浆用量下降15.19%.结论 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达到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调控和规范管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使其临床疗效最佳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立临床用血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定期督导落实,逐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检查2013年上半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终末病历,统计分析包括临床用血趋势、临床输血申请、输血文书记录等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临床用血趋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院总用血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30.92%)低于同期出院患者增长率(-6.82%),手术科室用血量增长率(-23.90%)低于手术台数增长率(-12.59%),人均用血量呈负增长(-5.89%)。上半年全院成分输血率为99.93%;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符合率、申请单审核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至6月底均达到10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也不断提高,直至6月底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合格率分别达到94.5%和96.7%。输血文书记录合格率和临床用血计划符合率无明显提高。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考核指标的设立及评价,有效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临床用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南宁市临床用血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推进成分输血和贮存式自身输血。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成分输血率、内外科使用成分血的量、贮存式自身输血开展情况及各种血液成分与输血反应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年间全血用血量逐年下降,总用血量和成分输血率逐年上升.成分输血率由2002年的60.29%上升到2006年99.04%,其中红细胞悬液的使用量增长显著,新鲜冰冻血浆用量增长也较为明显;2006年内科和外科成分输血率分别为99.36%和98.86%,与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0.33%和44.4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和过敏反应是主要的输血反应.引起输血反应率较高的血液成分是全血、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白细胞。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贮存式自身输血未发生NHFTR和过敏反应。结论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不良反应少.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依据患者缺什么成分、补什么成分的原则,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近2年临床输血情况,为调配和管理血液资源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采用上海金仕达输血科管理软件,统计2015和2016年各临床科室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率、各成分血的输注比例及季度用血量。结果2015和2016年本院成分输血率分别为99.72%和99.80%,第4季度输血量最大。外科中ICU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最大,内科中消化内科和肝病科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最大。由于开展术中自体血回收,骨科红细胞输注量下降最大,为40.63%。结论定期对临床输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利于监测临床用血变化,提前制定储血计划,科学合理用血;同时大力开展自体血回收对于节约血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亲体子宫移植患者围术期临床用血情况,探讨子宫移植患者围术期的输血策略,评估患者输血后疗效,初步制定我院关于子宫移植患者的输血方案,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临床病例资料,对我院2016年1月及2018年1月实施的2例亲体子宫移植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急剧下降、凝血紊乱的原因及术后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复查输血相容性相关检查项目,红细胞均采用同型配合型输注治疗,非红血液制品均采用同型输注,观察移植前后患者血常规、凝血、血液生化等指标变化,并对子宫移植患者输血治疗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经分析,2例子宫移植患者围术期血常规、凝血指标变化明显系多方面因素所致,术后给予同型配合型辐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支持性治疗,结合多学科的临床救治,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子宫移植患者围术期发生血红蛋白急剧下降、凝血紊乱的原因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完善输血相关血清学检查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给予正确的临床输血策略及临床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本院临床用血评价系统建立后相关数据的分析,探讨更加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与考核指标,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制定临床合理用血评估及公示制度,建立本院输血适应证,严格分级分层管理,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审批、计划符合性评价、输血前适应证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及输血病历抽查考核,总结分析2012-2014年之间用血趋势及合理用血评价相关指标数据。结果经过实践临床用血评价系统后,用血趋势上:2013年和2014年相比2012年,手术台次和出院人次及用血量均有所增加,但2013年单位手术台次红悬用量由2012年的0.4 U降至0.28 U、血浆用量由2012年的0.47 U降至0.14 U;单位出院人次红悬用量由2012年的0.14 U降至0.11 U、血浆用量由2012年的0.16 U降至0.06 U,2014年相比2013年单位手术和单位出院人次红悬的用量持续下降,血浆用量基本持平。合理用血上:2013年比2012年红悬合格率,输血申请单合格率,计划符合性合格率,及自体输血率均有所提高,2014年较2013年血浆的合理用血也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建立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能有效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血并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01~2006年襄樊市临床用血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分输血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但仅靠成分输血率很难准确评价一个地区、一家医院的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状况,应充分考虑各种成分使用率,特别是血小板、冷沉淀等止血成分血液使用情况。为此,笔者对本市2001~2006年临床用血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4年开始,伴随临床医疗需求大幅增长和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与科学合理用血,荆州市临床用血发生了重大转变,成分输血成为临床输血的主要选择。我们对本市2004~2009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尝试借助既往数据构建血液及血液成分用量拟合曲线,用以预测下1年度各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部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血及全部临床供血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临床成分用血保持稳定,血小板及冷沉淀不仅常用于血液病,同时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手术用血红细胞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手术用血红细胞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愈来愈趋于科学、合理,成分输血不仅是量的要求,随着认识的加深,质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荆门市输血病历考评标准对本市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的作用。方法2013年每月初在本市七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抽取上月10%~30%的临床输血病历,全年共抽取输血病历1527份,按照该市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病历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结果2013年4个季度输血病历合格率分别为58.1%、63.0%、78.2%、87.4%;病历均分分别为78、82、87、92分。2013年本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红细胞用量36421 U比2012年下降了10.9%,血浆用量21979 U比2012年下降33.1%,血小板用量1269 U比2012年下降7.8%。结论本市通过执行输血病历考评标准,加强对输血病历的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联合职能部门督促临床医疗机构、医师进行限期整改,规范了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使临床用血量不断降低,为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本院2008~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方法对本院2008~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异体输血量从1 127.2 U减少到938.6 U,自体输血量从0 U增加到596.5 U,总输血量从1 127.2 U增加到1 535.1 U,自体输血率增加38.9%;妇科异体输血量从636.7 U减少到329.4 U,自体输血量增加535.4 U,产科异体输血量从435 U增加到518.8 U,自体输血量增加62 U;人均异体输血量从0.067 U逐年下降到0.042 U,人均自体输血量逐年上升到0.026 U,人均输血总量不变,输血不良反应率从0.042%降低到0.014%,血液报废量增多。结论本院开展自体输血后改变了输血结构,增加了自体输血的比重;总体用血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围麻醉期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围麻醉期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8~2012年围麻醉期手术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量和输血指征是否相符,分析临床输血的合理性。结果成分输血率为100%,红细胞不合理输注率为30.37%;血浆不合理输注率为60.49%;红细胞和血浆的不合理输注率每年比较上年度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是红细胞和血浆不合理输注率比较上年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8年以来我们对围麻醉期的手术患者进行成分输血开展良好,但仍存在不合理输血的现象,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开展输血病历考核评价工作,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荆门市用血量最大的9家医疗机构2013年住院输血病历,按30%比例随机抽取1 511份,通过其输血适应证、输血剂量、输血时间、疗效评价等内容,判断是否科学合理用血。结果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是:红细胞为78.3%,血浆为53.0%,冷沉淀为91.7%,血小板为94.9%。不同血液成分不合理输注原因主要是适应证和疗效评价,其次是输血时间,输血剂量不合理主要是冷沉淀。结论通过输血病历的考核评价,发现不合理输血存在的症结所在,加强临床用血的日常监管、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正芳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187-1189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用血现状,分析临床输血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技术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1年1647份输血病历逐一分类,按照相关标准对输血合理性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我院2011年度共输用各类成分血6675 U,合理用血占输血病例的85.77%;各类血液以血浆输用合理性最低,仅为70.48%;临床各大科室中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合理性输注比率分别达到92.14%、74.00%、100%,手术科室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比率分别为80.12%、68.14%、100%.结论 非手术科室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征掌握较好,而手术科室欠佳.且输用血浆的不合理性尤为突出,提示应加强对临床医生输血指征和风险意识的培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有效输血,以有效节约血液资源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地区临床用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临床合理用血状况,为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水平提供数据。方法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编制调研登记表。随机抽取大连地区22家医院1 277份病历,分析用血指征的符合情况。结果4 559次输血中2 244次为不合理输血。其中血浆不合理输注最为突出(占60%)。红细胞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未达到输血指征时输注而且输注量过大,血小板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二甲医院输注血小板的指征过宽,三甲医院非手术科室输注血小板量不足1个治疗量,冷沉淀应用的主要问题为指征过宽。结论大连地区的成分输血开展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输血现象,亟待在各级医院普及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和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血合理性情况。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住院输血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统计,特别对2009年1~12月份各大科室的输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成分输血呈上升趋势,红细胞合理性输注约为70%,血浆合理性输注约为3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输血知识培训,严格把握输血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