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60例,观察其溃疡部位、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用普萘洛尔+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B组)30例,用奥美拉唑+维生素B。口服治疗。同期选择单纯性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较对照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B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合并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60例,观察其溃疡部位、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用普萘洛尔 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B组)30例,用奥美拉唑 维生素B6口服治疗。同期选择单纯性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较对照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B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内镜下止血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7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及7d内止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内镜下止血 心得安 泰胃美治疗,对照组38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73例,随机对照2组36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对照3组37例,内镜下止血 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复合性溃疡居多和并出血率高,内镜下止血 小剂量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7d内止血率,促进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互易并出血,互以复合性溃疡多见,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内镜下注射及喷洒止血剂及口服小剂量心得安及用制酸护肝治疗能有效止血,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型溃疡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形成机理以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型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肝源性溃疡 6 5例 ,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33例 ,用心得安 +泰胃美口服治疗 ;对照组 (B组 ) 32例 ,用维生素B6+泰胃美口服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 32例 ,作为对照 2组 (C组 ) ,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 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行消化性溃疡晚 10年 ,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 ,合并出血率较高 ,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 ,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 ,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 ,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对1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h内行胃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肝硬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占33.6%,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29例,肝源性溃疡1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肝源性溃疡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消化性溃疡,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较单纯消化性溃疡者高。目前肝源性溃疡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发展而成的。因存在肝硬化的基础,肝源性溃疡的治疗除抗溃疡治疗外,还需考虑原发病的治疗,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对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特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其发病率为非肝硬化患者2.5倍,在肝硬化者临床组中其发病率为18.6%.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确定出血原因,同时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GH)、肝源性溃疡(HU)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HP感染与门静脉高压无相关性,而与肝源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以便针时病因进行治疗,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对肝源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溃疡是各种肝硬化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管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占肝硬化患者约21%[1,2].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2月诊治的43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溃疡是慢性肝病的一种肝外表现,继发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故称为肝源性溃疡。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溃疡。本病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我院2002年5月-2006年8月收治114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3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也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消化性溃疡,实际上是慢性肝病的肝外表现,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HU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对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36例进行了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45例HU,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消化性溃疡被称之为肝源性溃疡[1 ] 。肝源性溃疡国内报道甚少 ,常造成误诊、漏诊、护理跟不上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4月间 ,我们对38例确诊为肝源性溃疡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患者康复较快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34例 ,女 4例 ,年龄 2 2~ 72岁。肝炎后肝硬化 2 9例 ,酒精性肝硬化 9例 ,混合性肝硬化 2例 ,1 0例溃疡出血临床表现呕血加黑便 3例 ,单纯黑便 7例。1 .2 内镜所见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本组 38例中 ,十二指肠溃疡 2 1例 ,胃…  相似文献   

13.
董鹏  付春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90-1390
肝源性溃疡(Hu)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14例肝源性溃疡进行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观察其对溃疡愈合的疗效并与同期的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对比,来探讨肝源性溃疡与H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芳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79-179,195
目的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认识,及其在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所占地位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5例中,确诊肝源性溃疡的36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及出血部位,并予奥美拉唑针(40mg/次,2次/天)加内镜下止血综合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占本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1.8%,36例患者综合治疗获止血者31例,有效率为86.1%,死亡1例,死亡率为2.78%.结论肝源性溃疡是构成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综合治疗止血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cer,HU),肝硬化患者溃疡发生率为5.4%~23.8%,是非肝硬化患者的2~3倍。通常给予一般抗溃疡治疗,疗效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差。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8月应用雷贝拉唑联用心得安与消心痛治疗HU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春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84-4784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u),其发生率为非肝硬化者的2.5倍。在肝硬化临床组发病率为18.6%,尸检组中为17.7%[1]。Hu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黏膜病变出血,临床上易误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内科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源性消化性溃疡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00例均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除外患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肝硬化肝功能childC级者。其中男74例,女24例,年龄20岁~80岁,平均年龄50岁,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52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出血率、肝硬化程度及肝功能child分级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均依据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同时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50例作为C组。本组全部病例都在1d~3d内经胃镜确诊为溃疡。1.2治疗方法A组:奥美拉唑胶囊20mg,1次/d口服,普萘洛尔片10mg,3次/d口服,其中适当调整普萘洛尔剂量使心率下降25%为准,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了解肝源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在临床上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较一般溃疡约晚10岁;②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③出血率达47%.明显高于其他溃疡;④伴发糜烂性胃炎者高达54%;⑤难以治愈。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性溃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近2年来我科收治的诊断为肝性溃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复合性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结论:肝性溃疡病患者有慢性肝病基础,症状不典型,并发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会加重肝功能损害,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杨伟平 《广西医学》2003,25(7):1237
肝硬化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肝硬化病人溃疡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溃疡一旦发生又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临床资料调查 ,探讨肝源性溃疡 (HU)的发生与肝功能状态、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及幽门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肝源性溃疡的特点。1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5月连续住院并经过胃镜检查的肝硬化病人 1 4 3例。其中男 1 1 1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为 (5 2 2 2± 1 3 5 8)岁 ;肝炎后肝硬化 1 36例 ,酒精性肝硬化 5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肝硬化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52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对发现的8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了分析.结果 521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肝源性溃疡85例,检出率为16.6%,肝源性溃疡出血发生率高,本资料显示其出血发生率为18.8%,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在Child-pugh分级中的A、C级间与A、B级间,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呈正相关.结论 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高,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应早期行胃镜检查确诊,发现出血时应争取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