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性。方法:对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作乳腺铝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并与病检结果对照。结果:16例X线诊断与病理相符。乳腺铝靶摄片:14例无异常发现,7例呈乳头后缘细条状均匀密度影或乳晕下及周围乳晕内小结节或片状块影。乳腺导管造影:9例导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远端导管仍显影;7例导管内杯口状充盈缺损,管壁光整,远端导管未显影;3例导管不规则变细、扭曲变形;1例导管扩张,局部呈囊状;l例导管分支变细、聚拢,远端有一轮廓较清类圆形块影,无造影剂进入。上述各例均伴近端导管不同程度扩张。另外,l例漏诊,4例误诊。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与导管内癌、导管扩张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常规钼靶X线片及导管造影钼靶X线片的影像表现。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在导管造影钼靶照片上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即为各种形态的充盈缺损或局部导管扩张。结论:乳腺导管造影钼靶X线片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较可靠的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相应的触诊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我们收集近年来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有钼靶x线摄片,结果钼靶摄影显示钙化有20例,有肿块或局部致密影5例。结论:多发细小多形性钙化为导管内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肿块影界线不清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乳腺钼靶摄片能早期发现临床触及不到的微小癌,为临床手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解胜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08-10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表现,以提高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7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相符,8例X线诊断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误诊为导管扩张。乳腺钼靶平片:31例无异常表现,6例有导管扩张,4例有肿块。乳腺导管造影:20例导管内见充盈缺损,13例见导管内杯口状堵塞,7例导管有不规则扩张,2例导管壁不规则狭窄。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但应与导管内瘤、导管扩张症鉴别,宜做病理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钼靶X线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颖 《吉林医学》2011,(6):1159-1160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对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包括常规钼靶X线与导管造影钼靶X线。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在导管造影钼靶X片上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即为各种形态的充盈缺损或局部导管扩张。结论:导管造影钼靶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近年来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有钼靶X线摄片2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钼靶摄影显示钙化有15例,有肿块或局部致密影5例。结论 多发、细小多形性钙化为导管内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肿块影界线不清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乳腺钼靶摄片能早期发现临床触及不到的微小癌,为临床手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影像学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多功能超声、钼靶摄片及乳管造影对2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的检查结果。结果 多功能超声、乳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瘤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6.7%和70.6%,它们对本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壮可作出定位诊断,但不能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钼靶摄片诊断乳腺导管内癌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片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病人主诉分组,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21个经病理证实为DCIS病灶的钼靶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栗以触诊乳腺肿物为主诉的9例患者10个病灶中,表现为结节并微小钙化者6例,乳头血性溢液者1例,片状增高密度影2例,另1例患者影像表现阴性,上述后3例病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以腺体增厚为主诉的5例患者中,钼靶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密度不均,其中2例伴微小钙化及乳头溢液,单纯性微小钙化3例;以单纯性乳头溢液为主诉者2例,均伴微小钙化,导管造影示导管局部显影中断或间断显影;以乳腺癌术后复查发现另一侧乳腺单纯性微小钙化灶者2例;1位患者因乳腺脂肪瘤而漏诊。结论钼靶影像学能为DCIS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尤其对临床检查阴性的患者,乳腺钼靶摄片辅以导管造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早期乳腺癌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28例,占90.3%.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虫蚀样破坏、僵硬及狭窄,腔内多发小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主导管及部分分支中断.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选择性导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年1月~2008年3月期间因乳头溢液而临床触诊阴性的病例60例进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片与选择性导管造影检查并作出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片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导管造影结果:未见明显异常4例,单纯导管扩张14例,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扩张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导管癌12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选择性导管造影能清晰显示导管内细微结构,对乳腺导管系统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特征,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柃查对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普通钼靶平片及导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钼靶平片发现结节1例,1例实性肿块,其余38例正常。行乳腺导管造影后,充盈缺损38例,其中32例为类圆形、杯口样充盈缺损,6例不规则形充盈缺损。38例中,单发肿瘤者32例,多发者6例。2例导管显示正常。28例病灶近端导管扩张。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诊断37例,符合率92.5%(37/40);误诊l例,漏诊2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定位、定性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②方法 对1995年1月~1998年12月本科收治的86例资料寒带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78例伴乳头溢8液的病人乳腺导管造影与钼靶摄片检查结果均为阳性。86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④结论 钼靶摄片与乳管造影检查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较好方法。治疗本病仍应以区段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3.
乳头溢液7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5例,慢性乳腺疾病14例,乳腺癌9例。分析表明: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与X线乳管内造影或钼靶摄片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导管造影是检查乳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笔者收集临床、造影资料完整的 2 18例导管系统疾病予以总结 ,着重导管解剖、造影要点、X线表现及诊断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18例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2 5~ 64岁 ,平均 34岁。所有患者均有乳头溢液史 ,12例伴有肿块。 15例导管扩张、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作乳腺钼靶摄片及导管造影。2 结果2 .1 导管内乳头装瘤 14例 ,占 64 2 %。 5例造影示1级导管内类圆形充盈缺损 ,近侧导管扩张。 2例 2级导管内见小的充盈缺损 ,直径均 1mm。 3例 3级导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深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X线诊断水平以便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较可靠的参考指征。材料与方法: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30侧均为女性,临床可扪及包块,均拍摄双乳钼靶片。结果:X线片中显示块影21例,占70%,大多边缘毛糙,呈星芒状、毛刺状或触角状,显示钙化灶15例。占50%,单个钙化6例,成簇样钙化9倒,显示非对称性静脉增粗7例,非对称性导管扩张3例,乳晕增厚3例,乳头凹陷2例。结论:目前,钼靶X线摄片仍是检查乳腺癌的首选方法。大多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因其较为典型的块影和钙化特征,诊断可一目了然。若能得到高分辨、高质量的乳腺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普通钼靶X线机应尽快向数字化钼靶机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影像学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多功能超声、钼靶摄片及乳管造影对2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的检查结果.结果多功能超声、乳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瘤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6.7%和70.6%,它们对本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灶可作出定位诊断,但不能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摄片时,乳腺触诊对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术前均行钼靶X线摄片及触诊.42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24例,导管原位癌8例,黏液癌4例,腺样囊腺癌4例,髓样癌2例.结果 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触诊时,检出肿块或结节30例,毛刺征20例,钙化影28例,皮肤增厚8例,乳头凹陷或偏位14例;钼靶X线准确率为76.19%;触诊到肿块24例,质地硬韧,边界不甚清晰,无包膜感,推之移动性小,多数无明显疼痛,16例乳头出现回缩、偏位,4例离乳头2~3 cm处乳头溢流黄水或血水,10例橘皮样或癌性湿疹样改变;16例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与触诊结合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 钼靶X线摄片与结合触诊,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建议做乳腺钼靶X线摄片时均结合乳腺触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钼靶乳腺摄片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经验。材料和方法:采用意大利VENUS和GIOTO型钼靶乳腺机对乳腺肿块正侧位、部分斜位摄片。结果:钼靶诊断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浸润型13例(37.1%)、结果紊乱型11例(31.4%)、肿块型8例(22.9%)、钙化型3例(8.6%)。结论:乳腺钼靶摄片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重要手段。X线诊断能提高对乳腺癌细胞分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导管系统疾病360例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水平,评价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钼靶X线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X线平片摄影、乳腺导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肿瘤性疾病占46.39%(167/360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32.22%。非肿瘤性疾病占53.61%(193/360例),以导管扩张最多见,占26.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用于诊断乳腺导管系统疾病较为准确可靠,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