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或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未见明显脊柱失稳。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理想,选择性后路植骨有效保证脊柱稳定,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与重建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六一  刘仲前  王跃  张斌 《四川医学》2003,24(2):161-162
目的 正确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最佳脊髓神经根恢复并减少晚期并发症。方法 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56例,其中新鲜骨折53例,陈旧骨折3例,按骨折类型结合脊髓神经根致压物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其中前路手术30例,后路手术24例,前后路手术2例。手术行减压,足够骨量植骨,现代脊柱前后路器械内固定,达到减压彻底,恢复节段解剖结构和植骨融合目的。结果 56例均得到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1例术后瘫痪加重,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获I级以上恢复者达91%。结论 采用不同入路术式彻底解除椎管压迫并恢复节段解剖结构才能创造脊髓神经根恢复的最佳条件。当代的脊柱前后路内固定系统为重建脊柱序列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后路节段性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3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对13例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计算平均顺应系数。结果除节段性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手术在旋转状态失稳外,3种手术在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满意的稳定性。结论Kaneda器械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脊柱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先采取后路切开术,进行复位,再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内固定,最后选择性实施椎管减压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平均随访3.5年,38例患者术后的Frankel分级评分较术前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加了1~2级.结论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基础上选择性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椎体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对21例伴有后柱损伤的椎体压缩>2/3的老年患者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对手术前后患椎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对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所得数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柱不稳定骨折的老年患者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杨阜滨  王炜  王霁  谭祖建 《重庆医学》2008,37(10):1028-1030
目的探讨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通过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获得10个月~4年(平均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屈度矫正,脊髓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评级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经后路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多数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目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的手术效果临床总结,探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按Frankel分级进行6周至2年的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结果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术后脊髓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合理地使用内植物,后路和椎弓根固定系统不能治疗所有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病人,前路手术虽然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效果很好,但固定效果并不比后路效果好;对胸腰段三柱骨折的不完全截瘫病人,而且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最佳的手术方案为前后路联合入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评估Tsrh钉在胸腰椎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横损伤患采用后路减压、复位,并采用Tsrh钉经后路椎弓根固定。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3年,除1例发生螺钉松脱、移位现象外,其余病例太并发症。结论:Tsrh钉可使固定节段具有较强的抗多裁轴荷的稳定性,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固定节段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腰椎骨折脱位后路减压和复位需要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自从Boucher对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进行描述后,各种不同形式的椎弓根内固定物不断出现,AF系统作为新一代的脊柱内植物,结构简单,既无万向关节,又是真正的三维空间可调整系统,在复位、固定性能上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后路手术治疗的安全、有效可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及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疗效分析。方法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hance骨折23例,致伤节段:T113例,T126例,L18例,L24例,L32例。结果失访3例,余20例均获6个月~5年的随访,随访病例脊柱后柱分离状态均得到明显恢复,无内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除Frankel功能分级A级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无变化外,其余例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Chance骨折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及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植骨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行改良后外侧植骨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47例获随访8~15个月。结果本组17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随访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病例,伤椎前高度平均矫正32.3%;植骨处均骨性融合,无脊柱不稳,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法评定,7例A级患者未见改善,余级别患者均恢复1级或以上。结论改良后外侧植骨 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植骨面大、融合率高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脊柱骨折,特别是严重脊柱骨折常累及三柱,多伴有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目前,对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手术途径和方法意见不一。单纯后路手术很难解除来自前方的压迫,甚至会加重神经症状和进一步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单纯前路手术减压较后路彻底,但很难达到重建脊柱三柱稳定性的目的。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14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8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急性期病例的治疗结果,探讨前后路手术及长短节段脊柱复住器的适应证的选择,方法:60例经前路战压植骨,采用Z-plate钢板等内固定,126例后路手术,其中30例采用Harrington长节段复位固定,96例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4个月,短节段固定复住效果明显优于长节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疗效满意,固定可靠,无断棒断钉等并发症,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宜选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对于急性损伤,胸11、12椎骨折,若椎管管径受累未达20%,且后纵韧带较完好时,宜选用后路手术;若椎管管径受累超过20%,且后纵韧带断裂时,应选择前路手术;腰1、2椎骨折,当椎管受累达50%以上,选择前路手术,反之,椎管管径受累小于50%时,选择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8年6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且资料完整者78例,按Denis分型为A型8例,B型38例,C型12例,D型7例,E型13例.影像学测量伤椎楔变指数(IVW)和后凸Cobb角.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2年,伤椎楔变指数(IVW)术前为0.61,术后为0.92,末次随访为0.89;Cobb角术前为21.10,术后为6.30,末次随访为7.00.术后1年随访时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许多优点,效果满意,但手术适应证有限.  相似文献   

15.
翟斌胜 《吉林医学》2012,33(17):3726-3727
目的:比较经后路复位椎弓根不同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70例,长节段固定8例,随访时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痛程度和腰椎活动度。结果:短节段固定组和长节段固定组伤椎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节段固定在处理合并椎体Ⅱ度以上脱位的患者时复位效果更好,后凸角度丢失也较少,短节段固定5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严重胸腰椎骨折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疗效,伤椎复位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减压目的: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但合并严重脱位选用长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及减少内固定失效方面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张旭光  冯云  侍明宏 《吉林医学》2012,(32):6980-6981
目的:脊柱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资料56例,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椎管正中矢状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8个月,术后均获得较好复位,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椎管正中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亦有所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能够重建脊柱的高度及生理弧度,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减压可促进受压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但对脊髓完全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推管减压,用自制的骨片复位器将突出椎管内的骨片推压复位,恢复伤椎原来的高度。方法回顾分析1993.3—2005.3对39例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减压、术中牵引、推压突出椎管内压迫脊髓、硬膜囊抽有片,使之复位,解除压迫、恢复脊柱、脊髓功能,用短节段Lugue棒固定。男23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35岁,骨折伴脊柱脱位5例,并发截瘫28例。结果39例伤者中5例术后5月后失随访,其余3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5月(13—26月)脊柱保持较好稳定性,伤椎保持复位的高度30例,截瘫恢复、改善23例。结论后路减压损伤少,通过术中牵引,用自制的骨片复位器可达复位目的,短路段Lugue棒固定对脊柱活动无明显影响,部份截瘫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8.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作为传统融合手术的革新,其临床疗效评价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主要就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疗效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11月采用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3例,其中Steffee7例,RF5例,AF21例,对其进行后路撑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追踪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3例固定失败或骨折复位不满意,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应用椎弓根钉可对脊柱骨折脱位进行复位、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短节段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6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