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预防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HBV携带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55例,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6~8个月,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55例,服用与拉米夫定组相同的抗结核药物6~8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HBV DNA,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拉米夫定组肝损伤发生率为9.1%;而对照组为38.2%(P〈0.01);拉米夫定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组患者HBVDNA为(3.1±0.3)lg拷贝/mL,对照组为(6.3±0.7)lg拷贝/mL;随访1年期间,两组间肝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能减少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初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2例。化疗方案治疗组2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V/4HR],对照组2异烟肼弄4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氧氟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O/4HR],均应用6月化疗方案。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全部完成化疗,其中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5.23%,对照组为75%;显效率治疗组为80、88%,对照组为68、06%;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的化疗方案明显优于氧氟沙星组,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因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135例,按数字法随机分配到A、B、C三组。A组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按逐步增加药物种类的方法,B组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的方法,C组于出现ATDH后予以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替代治疗,当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于利福平、异烟肼治疗耐受后,撤除链霉素,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案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A、B、C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分别为22.22%、17.78%和4.44%。C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再次肝损伤后分别有10例、8例患者接受C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再次发生肝功能损伤。结论临床A组采用含有吡嗪酰胺的再次抗结核方案,容易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而采用不含有吡嗪酰胺,并且逐步提高异烟肼、利福平给药剂量的治疗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73例(失访4例,69例获得随访)和对照组69例(失访6例,63例获得随访)。对照组抗结核治疗至满疗程后停药,拉米夫定治疗组在使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至18个月后停药,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HBV-DNA阴转率、结核病治愈率及失败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7。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4周内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分别为4.3%(3/69)、20.3%(14/69)、0.0%(0/69),均低于对照组[19.0%(12/63)、49.2%(31/63)、7.9%(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64,P=0.007;X2=15.176,P=0.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HBVDNA阴转率E24.6%(17/69)、21.7%(15/69)]均高于对照组[3.2%(2/63)、3.2%(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P=0.0005;X2=10.115,P=0.001)。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愈率(89.9%,62/69)高于对照组(73.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7,P=0.012);治疗失败率(4.3%,3/69)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972,P=0.01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眼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使用18个月后停用相对安全,可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家英  彭浩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81-1082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7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利福喷丁组和利福平组,两组均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利福喷丁组(37例)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组(37例)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利福平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8.92%)明显高于利福喷丁组(8.11%)(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优先采用含利福喷丁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田涛  谢红东  李爽 《肝脏》2016,(3):194-196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回顾性研究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采取不同方案再次给药后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方法依照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诊断标准及其监测方案,筛选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共3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根据2013年10月第36卷第10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提出几点方案对32例病例进行分组[1],分为治疗A、B、C组,并根据专家组提出三点再次给药建议方案,了解不同方案再次给药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治疗A组筛选出10例:单纯转氨酶增高而无胆红素升高或黄疸者,待转氨酶3倍ULN时,可加链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乙胺丁醇、异烟肼,每周复查肝功能,肝功能进一步恢复则加利福平或利福喷丁,待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视其肝脏基础情况是否加吡嗪酰胺。治疗B组筛选出18例:转氨酶增高伴胆红素升高或黄疸者,待转氨酶降至3倍ULN,胆红素2倍ULN,可加链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如果肝功能进一步恢复则加异烟肼,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视其肝脏基础情况是否加利福平和吡嗪酰胺。C组筛选出4例,为对于肝损伤合并过敏反应(伴发热、皮疹)的患者,待机体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再逐个试用抗结核药物。观察3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再发率。结果 (1)1150例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筛选出病例共32例,发生率2.78%。(2)A组方案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为20%,B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为33.3%,C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为100%;总发生率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种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18.75%,利福平12.5%,异烟肼6.25%,乙胺丁醇0%,链霉素3.125%。结论 (1)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发生率接近文献相关报道2.55%[1];(2)3组再次给药方案中,以A组发生率最少,其次为B组,C组发生率最高;A、B组为安全、有效的再次给药方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而C组方案发生率高建议不作为推荐;(3)各种抗结核药物中以吡嗪酰胺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利福平,异烟肼在其后,建议最好少选择吡嗪酰胺和利福平,改为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代替,减少再次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几种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种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中药结核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应用于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除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外,治疗组给予利福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给予复合利福平口服。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痰涂片结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50.9%和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影像学结果表明,两组的病灶率分别为87.27%和5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较口服复合利福平疗效显著,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朱春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19+222-219,222
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治疗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疗效分析。方法对77例空洞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利福平注射液、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对照组(利福平胶囊、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经治疗后对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组胸片吸收率85%、痰菌阴转率92%,明显高于利福平胶囊治疗组(胸片吸收率67%。痰菌阴转率70%)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空洞性肺结核起效迅速、更高效、副反应小的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1,(2):180-180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常作为抗结核的一线联合用药。该研究为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抗结核疗法(ATT)致急性肝功能衰竭(ATT-ALF)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评估了ATT-ALF患病人数、临床表现、结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周琴  黄全祥 《肝脏》2014,(11):847-849
目的:研究核苷类药物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化疗中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轻度损伤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损伤、重度损伤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肝损伤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晚(P<0.05),肝损伤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P<0.05);停止抗结核治疗、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死亡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 ALT、AST、HBV-DNA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化疗中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诱导形成结核分支杆菌L型以及结核分支杆菌L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将结核分支杆菌接种于含有不同质量浓度利福平(0.05、0.1、0.2μg/mL)、异烟肼(0.01、0.04、0.08μg/mL)、乙胺丁醇(1、2.5、5μg/mL)的BD960液体培养基内,10 d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形成情况。培养结核分支杆菌L型,在显微镜高倍镜下观察,并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0.1、0.2μg/mL利福平,0.04、0.08μg/mL异烟肼,2.5、5μg/mL乙胺丁醇可诱导形成结核分支杆菌L型。在含有4μg/mL链霉素、0.2μg/mL异烟肼、40μg/mL利福平、2μg/mL乙胺丁醇、1μg/mL对氨基水杨酸的非高渗培养基内培养7 d后均可见结核分枝杆菌L型生长,而含有30μg/mL卡那霉素、40μg/mL卷曲霉素、3μg/mL氧氟沙星的培养基内未见其生长。结论中高浓度的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能够诱导结核分支杆菌L型形成。结核分枝杆菌L型对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氧氟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45例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组(A组)、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组(B组),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和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 B组肝功能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停药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HBVDNA水平明显较A组升高(P〈0.05)。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乙肝病情的加重,从而明显减轻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肝脏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证实利福平是否抑制人的结核菌素反应。作者将42例无恶病质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成二组:Ⅰ组用乙胺丁醇、异烟肼和利福平(EHR组);Ⅱ组用乙胺丁醇、异烟肼和链霉素(EHS组)。每日用药量异烟肼300mg,乙胺丁醇15mg/kg,利福平100mg/kg(最大量达600mg),链霉素750mg。2个月后1组停用乙胺丁醇,Ⅱ组停用  相似文献   

15.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6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照组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率和病灶显著吸收好转率,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彭浩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31-1332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随机分为利福喷丁组(n=47例)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组(n=47例)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空洞闭合、病灶吸收例数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利福喷丁组痰涂片转阴、空洞闭合和病灶吸收例数均明显高于利福平组(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利福平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是治疗肺结核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乙胺丁醇致双侧球后视神经炎并视网膜炎1例东北电业中心医院内科(110015)曹文臣朝阳结核病医院内科张树春患者女性,31岁。于1991年4月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给予乙胺丁醇(EMB)0.75g/d,异烟肼(INH)0.4g/d,利福平(RFP)...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4岁,因右肺结核在外院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秦酰胺”抗结核治疗1周,出现痰中带少量鲜红色血,全身多处出现淤点淤斑。2009年6月17日以“右肺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我科。入科化验:血常规提示PLT46×10^9/L;尿常规提示RBC(+1);肝功能提示ALT130IU/L、AST51IU/L;凝血四项正常。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肺结核短程疗法中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按近似于病人使用的药物血浓度,系统地观查了这些药物单一的和联合的在试管内杀菌作用。采用液体Tween-白蛋白培养基,以对数期培养的结核菌(H 37 Rv在第4天和为7天平均减少的活菌数为指标。在单一药物中,链霉素杀菌作用最高,利福平和异烟肼次之,至于乙胺丁醇杀菌作用最小,且至少在接触药物4天后才出现杀菌作用。在两药联合中,链霉素和异烟肼、异烟肼和乙胺丁醇、链霉素和利福平有协同作用或附加作用;异烟肼和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之间互无作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相似文献   

20.
利福平致乳腺发育二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福平致乳腺发育二例李春峰例1男性,30岁。因咳嗽,乏力、盗汗月余,经胸片及OT试验强阳性诊断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于1993年10月始抗结核治疗。方案:异烟肼(H)400mg、利福平(R)450mg、乙胺丁醇(E)750mg,每日1次顿服。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