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选取非甲-非庚型肝炎后肝病死亡患者肝组织,制备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TTV DNA探讨,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TV,观察TTV对肝组织感染的形态学特点,为TTV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本研究建立了可靠而稳定的TTV原位杂交检测方法,8例肝组织标本中4例原位杂交阳性,TTV阳性杂交信号呈核型,阳性细胞在肝组织中散在分布,部分肝小叶可有较密集的阳性细胞,提示TTV可能是一种致肝病的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78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 DNA。结果:178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64例(36.0%)。结论:TTV感染与急、慢性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陈建华  刘俊 《海南医学》2002,13(7):28-29
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肝炎患者病原学不清。 1997年 12月日本学者Nishiza wa等[1] 首次报道不明原因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肝炎相关病毒称之为TTV(TransfusionTransmit tedVirus,TTV)。 1998年周伯平等[2 ] 率先报道了TTV的检测方法、克隆和测序 ,但TTV感染的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的 132例临床各类肝病患者行TTV检测 ,对其中 2 3例TTV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从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TT病毒(TTV)感染情况和基因序列变化。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98例老年人非甲-庚型肝炎患进行血清TTVDNA检测,并对其中2例进行TTVDNA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98例非甲-庚型肝炎中43例(43.9%)TTVDNA阳性,对其中2株TTV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后,与日本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结论:本研究提示TTV存在非血源性的感染途径,TTV感染可能是老年人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兰州地区重症肝炎患者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方法:采用TTV基因ORFl区套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TTV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型研究。结果:57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阳性率为36.8%(2l/57),基因表现型的感染率依次为1a型33.3%(7/21)、lb型23.8%(5/21)、2a型9.5%(2/21)、2b型9.5%(2/21)、lb/2a型14.3%(3/21)、lb/2b型9.5%(2/21)。结论:兰州地区重症肝炎患者中有较高比率的TTV感染,重叠感染率高于单纯TTV感染率;血清中存在2种基因型、6种基因表现型,其中2b型、lb/2b型为首次发现,基因表现型呈现多样化。应对TTV的致病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其感染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人群共83例及7例不同类型肝病病人的肝组织TTVDNA。结果:TTV在各组肝炎病总检出率为22.9%,7例肝组织TTV阳性率为28.6%,而且在非甲-非戌型肝炎病人中检出率最高(38.9%),结论:TTV在不同人群中均能检。而非甲-非戌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最高,提出TTV可能是一种损肝病毒,而且可致肝重度损害。  相似文献   

10.
赖晶红  葛宪民 《广西医学》2002,24(12):2024-2027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甲~庚型肝炎病毒相继被发现 ,但在临床中仍有 1 0 %~ 2 0 %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然病因不明 ,无法用已建立的甲~庚型肝炎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 ,所以称为非甲~庚型肝炎。 1 997年 1 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 1)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 ,从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克隆出新的肝炎病毒 ,并以该患者姓名的大写字母名为 TTV,该命名恰巧与输血传播病毒 (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三个英文名字的字头一致。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人群中普遍存在 TTV感染 ,且呈全球分布 ,感染率高 ,TTV除可经…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底,日本学者报道了一种与肝功能异常有关的新型病毒,并将之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1]。为了解我国病因不明患者肝及肝外组织中TTV感染状况,我们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标本来源:选自北京佑安医院1996~1999年经血清学方法及肝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排除了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27例患者的肝穿组织。患者年龄20~68岁,男19例,女8例,均无饮酒史、自身免疫疾病及药物史。另又选取8例1990~1997年收集的非甲~庚的慢性肝病死亡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TTV的致病性、传播途径及其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TVDNA,并同期检测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指标。结果:46例TTVDNA阳性患者的分布是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14例,重型肝炎3例,肝炎肝硬化8例。10例为单纯感染,其中有6例为急性肝炎,36例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的病毒种类主要是乙肝病毒。3例患者有血制品应用史,2例患者为同一家庭成员。结论:TTV感染可能与肝细胞损害有关,可以引起肝脏的急、慢性损伤;感染的模式以混合感染为主,尤其与乙肝病毒混合最为多见;传播的途径可能类似于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3.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 ,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核酸 ,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 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 2 7.5% ( 1 4 /51 ) ;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 ,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 ,2例 ( 2 /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 ,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TTV在我院非甲-非庚型肝炎患中的感染状况,研究TTV感染对非甲-非庚型肝炎临床表现的影响,探讨TTV在病毒性肝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斑点杂交法对我院108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TTV DNA阳性率为14.8%(16/108),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患中TTV DNA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TTV阳性组与TTV阴性组肝脏临床及生化指标无显性差异。结论 TTV可能并非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的真正病原。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各类肝病病人中的感染状况,在日本TTVORF1保守区设计了两对套式引物,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两次扩增血清TTV DNA,并对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非甲-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正常献血员、肝炎肝硬化病人、原发性肝癌病人中,血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43.2%(16/37)、28.8%(15/52)、9.3%(4/43)、51.9%(14/27)、38.5%(5/13)、35.0%(14/40).和17.3%(8/45).其中非甲-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肝炎病人的ALT平均为(472±276)u·L-1和(385±218)u·L-1;肝炎肝硬化病人TT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肝炎病人.提示:TTV感染和ALT升高存在一定的关系;TTV在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在肝硬化(LC)肝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C肝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 mRNA在大结节性LC中,肝细胞示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缘及胞质中,有时胞核也示阳性表达;在小结节性LC中,TGF-β1 mRNA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肝窦壁及血管纤维间隔部位。结论:TGFβ1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简称TT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为了研究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情况 ,对 10 8例肝炎患者 (ALT >2 0 0IU/L)进行了TTV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 ,并对两例TT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10 8中有 2 4例TTVDNA阳性 ,阳性率为 2 2 2 % ;在非甲~非庚型肝炎中TTV的阳性率为 3 4 6% ( 9/ 2 6) ;甲型肝炎病例中TTVDNA的阳性率为 9 1%( 1/ 11) ;乙型肝炎病例为 2 3 2 % ( 13 / 5 6) ;丙型肝炎病例 7 1% ( 1/ 14 )。两个TTV分离株 (TTVHN 1AF15 15 3 2 ,TTVHN 2AF15 1683 )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资料中TTV对应序列的核酸同源性高于 90 %。结论 :TTV病毒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且能够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群中TTV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近报道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在中国郑州地区正常人群中以及不同性别人群中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TTV(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 ,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的方法对 96份郑州地区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96例正常体检者 (男性 5 7人 ,女性 3 9人 )中有 17例TTVDNA为阳性 ( 17 7% )其中男 10人 ( 17 5 % ) ,女性 7人 ( 17 9% )。结论 :TTV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并存在“健康携带状态”。两性之间的感染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用原位PCR检测肝组织中的输血传播病毒(TTV)。方法:用原位PCR与原位杂交检测32例肝组织中的TTV,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32位标本中,经原位PCR检测,TTV阳性23例,经原位杂交检测,TTV阳性17例。原位PCR检测的阳性率(71.9%)明显高于原位杂交(53.1%),P<0.05。原位PCR在肝细胞核,内皮细胞核与肝细胞浆内检测到TTV,而原位杂交只在肝细胞核与肝细胞浆内检测到TTV,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原位PCR是一种新的检测TT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NA原位杂交法在肺孢子虫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小亚单位RNA位点来源的寡核苷酸探针、地高辛加尾标记、Wistar雌性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取肺组织制备石蜡标本进行RNA原位杂交,并将结果与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RNA原位杂交法于感染后第3周检到虫体,呈游离分布;7~8周时检测到大量包囊;9~10周时滋养体大量出现;组织内肺孢子虫的检出率(32/32)高于瑞氏-吉姆萨染色法(25/32)。结论 RNA原位杂交法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肺孢子虫病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