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BALB/c小鼠。免疫8周时,断头取血,取脾脏,取腹腔巨噬细胞。以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反映细胞增殖能力,以NO释放量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rBCG-Sj26GST疫苗以 10~6CFU剂量经皮下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载体组和BCG组(均为P<0.05);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载体组(均为P<0.01);小鼠血清IL-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载体组(P<0.05);而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2的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44%、载体组48%和BCB组42%;小鼠血清IFN-γ的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20%、载体组19%和BCG组13%,均有升高趋势、结果提示,rBCG-Sj26GST疫苗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应答反应,其抗感染作用一方面与BCG本身的佐剂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机体产生抗Sj26-GST特异性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血清IgG动态变化和免疫保护力,采用10^6CFU疫苗皮下1次和3次接种小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同时设有BCG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免疫后血清IgG抗体迅速升高并持续高于水平;减虫率分别为39.74%和39.74%,减卵率分别为62.86%和55.6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免疫3次和免疫1次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减虫率、减卵率均无显著差异。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注射1次即能诱导小鼠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疫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后的血清IgG及其亚类和CAg反应。方法:10^6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BALB/C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16周各剖杀4只,收集血清,常规ELISA法检测IgG及其亚类和CAg。结果:皮下注射组IgG在免疫后14周,IgGl在免疫后14-16周,IgG2a在免疫后4周和IgG2b在免疫后16周达最高水平,未能测到CAg;静脉注射组IgG在免疫后10周,IgGl和IgG2a在免疫后8周以及IgG2b在免疫后16周达最高水平,CAg在免疫后10周升高。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GST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水平的IgG、IgG2a和IgG2b,静脉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后的IgG抗体。方法:将10^6CFU疫苗采用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BABL/C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和16周各剖杀4只,收集血清,常规ELISA法检测IgG抗体,同时设PBS皮下注射对照组。结果: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IgG抗体水平都于免疫后4周显著增加,免疫后10周达最高水平,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至免疫后16周。疫苗免疫后10周静脉注射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静脉注射免疫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5.
重组日本血吸虫SjGT—Sj32蛋白诱导小鼠保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表达出SjGST-Sj32,Sj32和SjGST,用于保护性免疫的动物实验及其体液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SjGST-Sj32组,Sj32组,Sj32+SjGST组均有明显的减虫效果。上述三组及SjGST组的肝脏虫卵计数的均较对照组为少。提示重组Sj32kD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及抗生殖免疫效果,而SjGST仅表现出一定的抗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接种后保护力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鼠后对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采用10^6CFU和10^6CFU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接种BALB/C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减卵率,同时进行虫卵肉芽肿周长和面积测量,以及抗体水平和抗原水平测定,同时设有PBS对照组。结果表明重组BCGT-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后,10^6CFU、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离肝脏,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 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αmRNA表达显著加强。结论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血吸虫病多价DNA疫苗的保护力,将小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单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3组、多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6-Sj23和pBK-CMV-Sj32-Sj32组。大量提取各组质粒DNA后,各组于0、3、5周在BALB/c小鼠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DNA,9周用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15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减虫率及减卵率及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价pBK-CMV-Sj23组比较,多价DNA疫苗组的减虫率及减卵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吸虫多价DNA疫苗诱导小鼠对血吸虫的保护力优于单价DNA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血清IgG动态变化和免疫保护力,采用106CFU疫苗皮下1次和3次接种小鼠,接种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同时设有BCG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免疫后血清IgG抗体迅速升高并持续于高水平;减虫率分别为39.74%和39.74%,减卵率分别为62.86%和55.6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免疫3次和免疫1次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减虫率、减卵率均无显著差异。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皮下注射1次即能诱导小鼠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疫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i26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IL-6的影响,方法:实验1采用该疫苗皮下免疫小鼠,免疫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缦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2用该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免疫小鼠,于免疫后,0,4,8,10,14和16周各剖杀4只,分离脾脏,用Si26或PHA刺激脾细胞,用ELISA法检测5 清液中IL-6含量,结果:疫苗免疫尾缦攻击后,IL-6水平无明显变化;动态观察发现IL-6于疫苗免疫后8-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IL-6可能与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i26GST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无关。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制疫苗防治该病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针对日本血吸虫膜蛋白(Sj23)的重组抗原、蛋白质疫苗、DNA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蔡春  易新元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6):285-286,F003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12)对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苷肽-S-转移酶-32kD融合蛋白(rSjGST-Sj32)蛋白免疫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别IL-12加rSjGST-Sj32组、rSjGST-Sj32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第3次免疫后4周,经腹部贴片感染10条尾蚴,45天后杀鼠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后的血清IgG及其亚类和CAg反应.方法 106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BALB/C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16周各剖杀4只,收集血清,常规ELISA法检测IgG及其亚类和CAg.结果皮下注射组IgG在免疫后14周,IgG1在免疫后14~16周,IgG2a在免疫后4周和IgG2b在免疫后16周达最高水平,未能测到CAg;静脉注射组IgG在免疫后10周,IgG1和IgG2a在免疫后8周以及IgG 2b在免疫后16周达最高水平,CAg在免疫后10周升高.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水平的IgG、IgG2a和IgG2b,静脉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离肝脏,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显著加强.结论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能促进宿主Thl反应,加强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正>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威胁着全世界74个国家和地区约6亿人口的健康,估计感染人口约为2亿,患者2千万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病是所有寄生虫病中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年来,防治血吸虫病一直是靠传统的吡喹酮药物化疗和杀灭钉螺的方法。但效果并非尽如人意,其原因包括多方面:首先,吡喹酮对已造成的损害组织作用甚微,且化疗药物的应用,还可能造成临床症状的不典型,使血吸虫的早期诊断难度加大,同时大规模使用吡喹酮治疗时有诱发某些虫株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同时,血吸虫保虫宿主种类繁多,如牛、羊、鼠等哺乳动物,据统计全世界有54万头病畜,都可以作为其传染源;其次,作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其分布的水域面积广阔,有螺面积估计约34亿平方米,加之山区丘陵地形复杂等原因,使消灭钉螺具有相当难度;第三,血吸虫尾蚴感染速度非常之快及感染后不能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易重复感染等。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应考虑借助于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Tsp2/Sj29 ku表膜蛋白疫苗对小鼠的抗病免疫效果。方法 pet32a/SjTsp2/Sj29 ku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制备纯化的重组蛋白。29只6周龄雌性昆明鼠随机分为蛋白疫苗组、硫氧还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9只。蛋白疫苗组,第一次免疫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用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50μg Sj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第12、24天每鼠皮下多点再次注射用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50μg该重组蛋白。硫氧还蛋白组的免疫方法同蛋白疫苗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蛋白,免疫方法同前。末次免疫后第10天,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2)条。于感染45 d后剖杀全部实验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眼眶取血,分离血清,间接性ELISA法检测IgG1、IgG2a、IgG2b、IgG3和IgM抗体亚型,同时检测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γ)、白介素4( IL-4)水平。结果 pet32a/SjTsp2/Sj29 ku菌经IPTG诱导可大量表达,经变性、复性获得纯化的日本血吸虫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蛋白疫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减虫率和减卵率显著升高( P<0.05)。硫氧还蛋白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减虫率和减卵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疫苗组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2b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IgG3和IgM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疫苗组小鼠血清IFN-γ、IL-4细胞因子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 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疫苗对小鼠抗感染有一定的保护性;该重组蛋白免疫引起的是 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33(IL-33)对日本血吸虫(Sj)感染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IL-33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致小鼠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BALB/c野生型(WT)和IL-33敲除(IL-33-/-)小鼠分别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采用腹部贴片法每只感染(20±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6周后安乐死法处死小鼠,取血清行肝功能检测;苏木素-伊红(HE)和Massson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情况;RT-PCR检测结肠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WT、IL-33-/-未感染组比较,WT、IL-33-/-感染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胶原纤维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白蛋白(Al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WT未感染组比较,WT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和Il-13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WT感染组比较,IL-33-...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唯一被批准用于结核病预防的疫苗,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免疫保护效果极不稳定,构建重组BCG成为目前新型抗结核疫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抗结核重组BCG疫苗研究的必要性、抗结核重组BCG的研究策略与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DNA免疫在两种处理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免疫小鼠分两大组进行:实验Ⅰ组小鼠有预感染,实验Ⅱ组小鼠没有预感染。将构建的携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的组质粒pLXSN-Fer1经左后腿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共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5周以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计数成虫负荷及肝组织虫卵数。设空载质粒免疫组为对照组。结果 免疫小鼠后在实验Ⅰ组主要生IgG1和IgG3,在实验Ⅱ组主要诱生IgG2a和IgG2b;实验组产生较高水平的IgA和IFN-γ应答。pLXSN-Fer1免疫小鼠获得一定程度的减虫率(26.47%,34.08%)和减卵率(40.02%,36.83%)。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在两种不同处理小鼠均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疫苗候选分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