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分别是:假手术组、HIBD组、HBO干预组(HBO HIBD).基于Rice法制作HIBD模型,HIBD HBO组大鼠在HIBD后1 h应用2.5 ATA(1 ATA=100 kPa)的高压氧进行一次性治疗,治疗时间为1.5 h.在大鼠6周龄时,应用抑制性回避实验评价其短时程记忆功能,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8周龄时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9周龄时灌注取脑,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死亡和丢失情况.结论 在抑制性回避实验中,各组大鼠在学习期跳台潜伏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测试期,HIBD HBO组大鼠的跳台潜伏期长于HIBD组(P<0.05);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HIBD HBO组大鼠无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还是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均比HIBD组表现良好,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各组大鼠的寻台潜伏期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而逐渐缩短,而HIBD HBO组的平均寻台潜伏期比HIBD组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无论是站台区探索时间还是穿越站台区的次数,HIBD HBO组均优于HIBD组(P<0.05).HIBD HBO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变化比HIBD组轻,且损伤侧的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没有明显的死亡和丢失.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1 h给予单次高压氧(2.5 ATA,1.5 h)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也可以减轻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的坏死与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新生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参麦组,又各分为缺血缺氧后2、12、24 h,3、7、14 d 6个哑组,每亚组9只.采用反转录(RT)-PCR法检测鼠脑HIF-1α mRNA;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缺氧缺血后2 h,生理盐水组和参麦组右侧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于24 h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16.80±1.44)%、(11.95±1.13)%],14 d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麦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在缺血缺氧后12、24 h,3和7 d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2)缺血缺氧后2 h生理盐水组、参麦组新生大鼠右侧大脑中HIF-1α mRNA的表达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于24 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她32±4.03)%、(35.63±3.73)%],14 d各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麦组大脑中HIF-1α mBNA的表达在缺血缺氧后12、24 h,3和7 d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结论 新生大鼠HIBD时HIF-1α mBNA表达增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新生大鼠HIBD后的HIF-1α mRNA的表达,减少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其远期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最佳移植时间窗.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制作HIBD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HIBD组、24h移植组、72h移植组及7d移植组,另10只正常新生鼠为正常对照组.移植组大鼠分别在HIBD后24h、72h及7d,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下,将体外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脑内移植于左侧海马,分别在日龄32d、40d、42d时进行T迷宫强迫改变、放射形迷宫觅水及感觉运动功能测试.行为学测试完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片行尼氏染色,计数左侧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神经元数.结果 HIBD组大鼠各项测试结果均明显差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72h及7d移植组T迷宫强迫改变正确率及放射形迷宫觅水实验结果较HIBD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24h移植组放射形迷宫觅水实验结果较72h及7d移植组有明显改善(P<0.05).24h移植组感觉运动功能测试中足错误和肢体放置测试结果较HIBD组有改善(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神经元数(57.60±13.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76±21.07),差异有显著性(P<0.01);24h、72h及7d移植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神经元数[分别为(98.16±17.06),(83.68±16.30),(81.64±14.34)]均较HIBD组高,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24h移植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神经元数较72h及7d移植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24h、72h及7d移植均能改善远期行为学结果,以HIBD后24h移植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分化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实验大鼠的远期行为学变化.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bFGF干预组,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5、10、14、21 d取脑,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表达,并应用Y-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 缺氧缺血组及bFGF干预组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于术后10、14 d较5 d时有所升高(P<0.05),21 d下降至5 d时的水平.与假手术组及缺氧缺血组比较,bFGF干预组于HIBD后各个时间点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均有所增加(P<0.05).Y-迷宫测试显示bFGF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较缺氧缺血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 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存在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现象,bFGF能够促进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并可以改善大鼠后期行为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和延迟高压氧(HBO)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远期影响。【方法】7日龄大鼠3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假手术处理)、HIBD组(n=9)、EHBO组(n=9,HIBD模型后0.5~1h开始2个绝对大气压HBO治疗,稳压30min/次,间隔24h,连续2次)和LHBO组(n=9,HIBD模型后48~72h开始2个绝对大气压HBO治疗,稳压30min/次,间隔24h,连续5次),以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海马形态组织学(海马锥体细胞层结构和CA1区存活神经元数)来判断干预效果。【结果】HIBD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严重不良伴海马结构严重受损,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实验中平均逃逸潜伏期延长(56.35s与23.07s,P<0.05)、搜索时间和搜索路程缩短(分别为29.29s与51.21s,548cm与989cm,均P<0.05)、海马存活神经元减少(100个/mm与183个/mm,P<0.05);早期HBO治疗明显减轻HIB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39.17s与56.35s;搜索时间:36.84s与29.29s;搜索路程:686cm与548cm,P<0.05),并使海马存活神经元增多(131个/mm与100个/mm,P<0.05),延迟HBO治疗不能减轻HIB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56.25s与56.35s;搜索时间:30.11s与29.29s;搜索路程:572cm与548cm,P>0.05),海马存活神经元无增多(95个/mm与100个/mm,P>0.05);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逸潜伏期与海马锥体细胞层存活神经元数呈直线负相关(r=-0.819,P<0.01)。【结论】早期HBO治疗可减轻HIBD程度,并可改善HIBD所引起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缺陷,延迟HBO治疗对HIBD无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制作HIBD 模型(n=15),另设 15只正常同日龄新生大鼠.两组分别在 HIBD后24h(8日龄)、72h(10日龄)及7d(14日龄)时处死(n=5).分别制备左、右脑组织上清液.将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接种于预先置有盖玻片24孔板中,正常培养至细胞达到60%~70%融合后,分别加入上述时间点的脑组织上清液,另正常换液未加上清液组为未干预组.培养3d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标记O4 的免疫荧光检测,计算阳性率.结果:未干预各组细胞仅有少量NSE,GFAP及O4的表达,正常大鼠各时间点左、右脑上清液共培养各组细胞NSE,GFAP及O4阳性率较未干预组增加(均P<0.01),但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24h组、72h组左脑(损伤侧)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明显增加,分别与同时间点右侧及正常组同一时间点的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HIBD后7d左、右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GFAP及O4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与正常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24h组左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较HIBD后72h组及7d组左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正常鼠、HIBD鼠脑上清液均能诱导BMSCs发生神经分化,以HIBD后24h损伤侧脑上清液对BMSCs的神经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NO合成酶(NOS)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及葛根素对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7日龄SD大鼠制备HIBD模型,治疗组在缺氧缺血(HI)后早期腹腔注射葛根素50 mg/kg两次. 在HI后不同时间测定脑组织匀浆NO和NOS含量以及神经元凋亡数量.结果:HIBD组在HI后24 h脑组织NO,NO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I后6 h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增多,24 h达高峰;葛根素组24 h脑组织NO,NOS较HIBD组相比, 显著下降(P<0.05),同时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在24 h较HIBD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NOS的表达,减少NO的过量生成,从而减轻HIBD后的神经元凋亡,表明葛根素对新生大鼠HIB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参麦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参麦注射液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制备SIRS大鼠动物模型。造模1 h后,针刺治疗组针刺足三里,留针5 min;生理盐水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0.1 m L/100 g;参麦注射液组足三里穴位注射参麦注射液,0.1 m L/100 g,以后每24 h给药1次。空白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5 d后,予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量血清生化指标(ALT、AST和CREA)和炎症因子(IL-6和IL-8)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针刺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CREA、ALT、AST、IL-6及IL-8水平升高(P0.05);与针刺治疗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CREA、ALT、AST、IL-6及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显著抑制SIRS大鼠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显著改善大鼠肝肾功能,发挥了抗SIR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早期环境干预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海马区存活神经元数目的 改变,探讨早期环境干预对于促进缺血缺氧的脑组织恢复及神经网络重建的可能机制.方法 7日龄Sprague-Dawley(SD)新生大鼠,采用Rice法建立HIBD模型,随机分为3组:干预组、非干预组及正常组,于建模后24h进行早期抚触和丰富环境干预,干预28d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量体质量,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计数海马区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 HE染色见干预组患侧海马轻度异常;非干预组左侧海马明显异常;正常组左侧海马无异常.神经元尼氏染色计数显示,干预组患侧海马神经元存活数目明显多于非干预组(P<0.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丰富环境可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的丢失,因此对HIBD新生鼠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2)早期环境干预能显著改善HIBD大鼠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提示早期环境干预对保护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SD大鼠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制作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EPO处理组.Aβ1-40大鼠海马CA1区注射造模,然后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药物干预后24h大鼠海马CA1区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变化,以及药物干预后4周大鼠学习和记忆力的改变.结果 药物干预后24h,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减少,但是EPO处理组Bcl-xl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00.42±12.43/视野)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2.06±19.68/视野)(P<0.05).药物干预后4周,EPO处理组大鼠学习能力[(20.38±5.88)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5.50±3.25)次,(P<0.05)],并且EPO处理组大鼠记忆能力[(4.75±1.75)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8±1.55)次,(P<0.05)].结论 EPO可以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下降,保护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后处理体外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的作用。方法:SD大鼠20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假手术组、8%O2+92%N2组(低氧A组)和15%O2+85%N2组(低氧B组),各51只。比较各组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4组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低氧A组HIF-1α表达水平最高,其后依次为低氧B组、假手术组、HIBD组(P<0.01)。4组大鼠学习潜伏期、记忆潜伏期、学习错误次数和记忆错误次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假手术组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1),而低氧A、B组的记忆潜伏期和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均少于HIBD组(P<0.05~P<0.01),低氧A组的学习潜伏期亦少于HIBD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进行单次低氧后处理体外干预,能够有效促进HIF-1α表达,提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症休克各种主要心肌抑制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麦组、参麦联合血液灌流组(联合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脓毒症标准治疗基础上未加任何干预措施,参麦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联合组:参麦组基础上加用HA330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 Ⅱ评分、心脏指数(CI)、血浆B型脑钠肽(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三烯(LT)、内皮素-1(ET-1)。 结果 治疗前,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I、BNP、HMBG-1、LT、E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参麦组、联合组APACHEⅡ评分、BNP、HMBG-1、LT、ET-1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CI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麦组、联合组APACHEⅡ评分、BNP、HMBG-1、LT、ET-1水平较对照组低,CI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APACHEⅡ评分、BNP、HMBG-1、LT、ET-1水平又较参麦组低,CI水平较参麦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28天生存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脓毒症休克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与血液灌流,有效地降低了循环中心肌抑制因子水平,增加心肌收缩能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28天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疗程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确定最佳疗程。方法按照 Rice 方法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500mg/kg·d,疗程分别为10天、20天、30天,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设一组延迟10始开始治疗。30天后同时处死,取脑,HE 染色及 TUNEL 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胞二磷胆碱即时治疗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其 HE 染色可见脑皮质细胞排列较整齐规则,无明显坏死灶,无明显凋亡细胞改变。TUNEL 染色其脑皮质凋亡细胞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天与治疗20天、30天组间差异明显(P<0.01,P<0.01),而治疗20天与30天两组间凋亡细胞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效,一定时间(20天)内随疗程延长疗效增强,但过度延长疗程无意义。同时强调治疗有一定时间窗,应尽可能早的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早期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hypoxic ischemicbrain damage,HIBD)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从神经行为学方面探索不同剂量EPO早期对新生鼠HIBD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早期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提供实验参考。方法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HIBD生理盐水对照组、假手术组、EPO治疗Ⅰ组、EPO治疗Ⅱ组、EPO治疗Ⅲ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并剪断7日龄新生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吸入8%O2+92%N2的低氧气源2小时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EPO治疗Ⅰ、Ⅱ、Ⅲ组分别于缺氧缺血完成后即刻注射rhEPO5u/g、10u/g、15u/g,HIBD对照组即刻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连续14天,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五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①学习能力:五组大鼠逃逸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假手术组最短,EPO治疗Ⅰ、Ⅱ、Ⅲ组次之,HIBD对照组最长。②记忆能力:HIBD对照组穿环指数与假手术组、EPO治疗Ⅰ、Ⅱ、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假手术组与EPO治疗Ⅰ、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EPO治疗Ⅰ、Ⅱ、Ⅲ组间相互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①EPO早期治疗可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功能;②通过对本试验的选择的三种EPO实验剂量对新生大鼠HIB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O剂量的增加并不能增强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皮质Fas-L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脑损伤时脑皮质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根据检测需要,在缺氧、缺血后24 h,3 d,7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脑皮质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左脑皮质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假手术组、实验组24 h依次为8.04±3.50,120.20±6.10 ; 3 d依次为8.20±3.10,87.6±5.90; 7 d依次为8.01±2.80,8.32±2.90.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第7天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24 h,3 d时明显增多,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24 h,3 d,7 d结扎侧脑皮质,Fas-L蛋白开始表达增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部药物位点注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40 d龄Wistar大鼠27只构建HIBD模型,20 d后随机分为A、B、C 3组(n=9),同时设D组(不构建模型)为正常对照(n=9).A组采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固定于额顶叶处注射,1次/d,共25 d;B组采用功能训练(鲍巴斯法);C组不给予处理.50 d后4组动物开始水迷宫实验,观察4组动物搜索站台的潜伏期,评价学习记忆情况.结果:A组训练2 d后搜索站台的潜伏期短,游泳有规律,路线清晰.B组和C组训练2 d后搜索站台的潜伏期长,游泳轨迹杂乱.D组游泳轨迹清晰,潜伏期短.4组大鼠第1~5 d水迷宫试验的潜伏期,B、C组均大于A、D组(P均<0.05),A、D组间及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药物注射疗法可改善脑损伤后的脑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损伤对新生大鼠HIBD脑皮质IL-6放射免疫浓度的影响及清开灵对新生大鼠HIBD的干预治疗作用以及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后分为清开灵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根据检测需要,在缺氧缺血后24 h、3 d、7 d作IL-6脑皮质匀浆放射免疫浓度测定.结果:脑皮质组织匀浆IL-6放射免疫浓度(pg/mL)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清开灵干预组24 h依次为(50.1±6.2)、(56.3±7.1)和(51.3±6.8);3 d依次为(50.6±6.4)、(250.3±11.2)和(78.1±8.3);7 d依次为(51.4±6.6)、(345.7±12.3)和(81.2±9.2),生理盐水组与另两组分别比较,24 h P>0.05,无明显变化;3、7 d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P<0.05),清开灵干预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24 h、3、7 d脑皮质IL-6含量逐渐增高.清开灵能降低新生大鼠HIBD脑皮质IL-6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18.
蒲昭霞  赵聪敏  鲁利群 《四川医学》2006,27(12):1218-1221
目的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HIBD模型,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非干预组(non-intervention),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其中干预组根据干预开始时间又分为早期干预组(断奶前开始干预)、晚期干预组(断奶后开始干预),分别在断奶前后(生后25d)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总干预时间为20d。3月龄时测定各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神经元计数评估脑损伤程度,比较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干预的效果。结果早期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存活锥体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断奶前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干预较断奶后能明显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HI后海马病理损伤程度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假手术组手术后和HIBD组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28d脑组织匀浆中IL-16的水平。结果IL-16在HIBD组3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28d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的IL-16水平在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均明显升高(P〈0.01),而28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IL-16蛋白表达的增加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表明IL-16参与H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