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丙帕他莫8 g+舒芬太尼1μg/k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μg/k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两组镇痛液负荷量5 ml,PCIA镇痛泵维持量2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S组与S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PS组(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PS组低于S组(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用于全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34例。麻醉诱导前15 min观察组静滴生理盐水100 mL+丙帕他莫2 g,对照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均于15 min内滴完。比较2组患者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及拔管后5 min(T5)的MAP、HR,以及术后的VAS、 Ramsay评分和躁动率。结果 T1、T3时2组患者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T5时2组患者的MAP和HR均较T3时升高,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 Ramsay评分和躁动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帕他莫超前镇痛用于全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较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并可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全麻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的气管插管全麻术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试验组为生理盐水100 mL+丙帕他莫2 g。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采用RS躁动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法及VAS法评估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的躁动、镇静、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R、MAP、CVP于T1及T3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4、T5各时点与T3相比,两组患者的MAP和HR均有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各时点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CVP最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小板聚集率、PT、T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点,试验组患者RS和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RS和Ramsay评分最高(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1 h和6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帕他莫用于全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能较好维持全麻术患者的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可安全用于全麻手术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全麻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的气管插管全麻术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试验组为生理盐水100 mL+丙帕他莫2 g。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采用RS躁动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法及VAS法评估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的躁动、镇静、疼痛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HR、MAP、CVP于T1及T3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4、T5各时点与T3相比,两组患者的MAP和HR均有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各时点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CVP最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小板聚集率、PT、T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点,试验组患者RS和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RS和Ramsay评分最高(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1 h 和6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帕他莫用于全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能较好维持全麻术患者的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可安全用于全麻手术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40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400例.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镇痛效果,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明显,用药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时硫酸镁对瑞芬太尼用苣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80例ASA I或Ⅱ级,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硫酸镁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平均每小时用量及术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及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1),术后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BCS评分增高(P<0.01),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延长(P-C0.01).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术中使用硫酸镁能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并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阴道取卵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根据给药时间、剂量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药物浓度,建立并分析药效学模型及其特点。方法静脉麻醉下行经阴道取卵术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mg/kg(PR15组,n=24)或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 mg/kg(PR10组,n=18)。根据患者体动反应和自诉疼痛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0.5μg/kg和/或丙泊酚0.5 mg/kg。麻醉质量评价主要指标包括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低氧发生率(SpO_292%)及其他不良反应。基于模拟浓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NONMEM软件建立药效学模型。结果PR15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慢于PR10组[(4.9±1.3)min vs(3.6±1.2)min,P0.05];但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8±14)s vs(64±13)s]、低氧(12.5%vs 16.7%)和咳嗽(16.7%vs11.1%)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50))分别是1.71μg/ml、2.57ng/ml;95%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95))分别为4.30μg/ml、4.57ng/ml。丙泊酚1.0 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低于EC_(50),而1.5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则高于EC_(50);但瑞芬太尼1.0、1.5μ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均高于EC_(50),后者接近EC_(95)。结论基于患者恢复时间,经阴道取卵术麻醉时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丙泊酚1.0mg/kg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在隆乳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隆乳求美者30例,入室后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20μg/kg和丙泊酚2.0~2.5mg/kg麻醉诱导,经口腔插入喉罩至口咽部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控制呼吸,维持气道压<20kPa;术中以微量泵每分钟持续泵入丙泊酚6.00~9.00μg/kg、瑞芬太尼0.10~0.15μg/kg维持麻醉效果;消毒铺巾后,采用肿胀麻醉技术行双侧乳房局部麻醉,在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静脉给药,待受术者清醒后拔出喉罩.结果 全部病例麻醉经过顺利,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受术者对手术耐受性良好,术后清醒时间为10~25min,无不适感觉和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在隆乳术中的应用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期妊娠孕妇80例随机数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缓慢静注丙泊酚丙泊酚2.5 mg/kg,观察组静脉滴注0.5μg/kg的瑞芬太尼后静脉注射1.5 mg/kg的丙泊酚,必要时追加0.5 mg/kg。观察与对比2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术中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术中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麻醉效果好,孕妇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7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者,随机数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SBP、HR、RR、SPO2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术前有所变化,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离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为快速、强效的全身麻醉剂,瑞芬太尼为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笔者将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方法用于面部轮廓改形术,并与其他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手术中持续微泵泵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并间断注射维库澳铵维持麻醉,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预防术后痛觉过敏,对照组不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并比较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6.27±2.62)min、(8.34±2.43)min、(9.38±3.08)min与对照组(5.89±2.21)min、(8.16±2.10)min、(9.21±3.12)min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3例患者VRS评分为0分,对照组0例患者VRS评分为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3,P<0.05)。结论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B1、B2、S 3组。气管插管以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前30 min B1、B2组分别静滴布托啡诺0.01 mg/kg、0.02 mg/kg,S组静滴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拔管时、拔管后30 min、1 h、2 h 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拔管时间及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 min、1 h、2 h MAP、HR、RR,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1组拔管时和拔管后30 min,HR显著高于B2组(q=8.311,P0.05;q=5.263,P0.05)和S组(q=8.957,P0.05;q=6.073,P0.05)。拔管后30 min,B1组MAP显著低于B2、S 2组(q=3.959,P0.05;q=3.393,P0.05)。S组4例发生呼吸抑制,明显多于B1、B2组(χ2=17.549,P=0.000;χ2=21.232,P=0.000)。3组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VAS评分B1组拔管时、拔管后30 min显著高于B2(q=4.228,P0.05;q=3.648,P0.05)、S组(q=4.363,P0.05;q=4.115,P0.05),但B2、S组各时点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2组各时点RSS评分显著高于S组(q=5.973,8.030,9.251,9.339,P0.05),但B1组各时点RSS评分与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0.02 mg/kg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瑞芬太尼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麻醉诱导期及术中,观察组患者的HR、SBP、DBP及MA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易于控制麻醉深度,患者的苏醒质量高,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ESD术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麻醉诱导组(S组)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组(S+R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拔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留观时间。结果 T0时2组患者的MA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S+R组患者的HR水平低于S组,T1、T3时的MAP水平较高于S组,T2时的MAP水平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恢复室留观时间均较短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比较,采用舒...  相似文献   

16.
周荔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4):563-564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其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快而彻底、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应用,是目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首选药物。异丙酚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催眠、镇静与遗忘,但其镇痛作用较弱,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与应用剂量呈正相关,无痛人流中单独应用时术中体动发生率高,且剂量偏大,对呼吸、循环影响也较大,如与超短效吗啡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合用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60岁~75岁,体重49 kg~8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瑞芬太尼七氟烷组(R组)和舒芬太尼七氟烷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以持续吸入3%~5%七氟烷,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0 μg/kg或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9 mg/kg,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60维持5s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烷,小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于麻醉前(T0)和拔管后1(T1)、3(T2)、6(T3)、24 h(T4)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the short orientation memory concentration test,SOMCT)和改良的瑞秋洛斯阿米哥斯量表(rancho los amigos scale,RLAS)双盲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两组SOMCT评分和RLAS评估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和T2时点R组SOMCT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RLAS评估Ⅷ级T1时点R组23例(77%)、S组8例(27%)(P<0.05),T2时点R组28例(93%)、S组15例(50%)(P<0.05),T3时点R组30例(100%)、S组28例(93%)(P>0.05);T4时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回到术前水平. 结论 上腹部手术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早期皆可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但R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抽脂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DF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局麻组(N组),每组20例。DF组和D组麻醉开始均给予1μg/Kg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啶,10 min内泵注完毕,待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分后开始手术,然后以0.5μg/Kg·h维持;DF组麻醉开始还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术中泵注维持。N组不给予静脉麻醉药物。三组均注射局麻肿胀液。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用药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60 min和术毕的HR、MAP、SPO2,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N组HR、MAP明显高于DF组和D组(P<0.05),DF组和D组HR、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优于N组(P<0.05),DF组VAS疼痛评分优于D组(P<0.05)。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使用右旋美托咪啶。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的麻醉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与丙泊酚组(P组),各50例。R组采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1~1.5μg(/kg·h)及丙泊酚2~4mg(/kg·h),P组微量泵输注丙泊酚2~4mg(/kg·h)。结果:R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10.46±0.01)min,镇痛效果好(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苏醒时间短(4.37±0.68)min。但R组较P组呼吸抑制明显,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对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C组(静吸复合麻醉)3组。每组各50例,对比3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C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OA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