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开口上方植入带瓣膜支架,这种"瓣上瓣"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动物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为(18.7±4.1)kg的健康犬10只,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饲养1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和瓣膜功能,同时将带瓣膜支架经导管植入至冠脉开口的上方,随访6个月,观察实验效果。结果:10只犬中有8只成功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模型,1周后成功将带瓣膜支架植入到冠状动脉开口上方,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瓣膜支架的位置和功能良好,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主动脉瓣膜反流明显减轻。结论:经皮"瓣上瓣"支架植入可以明显改善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动物的短期预后,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Wang JM  Yang J  Yang LF  Zhang XX  Hu Y  Liu JC  Yu SQ  Yi D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1):1005-1010
目的 探讨应用新型介入瓣膜在实验动物体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可行性,并观察新型介入瓣膜置入后的短期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绵羊20只,在全身麻醉及成像造影设备的辅助下,经绵羊一侧颈总动脉置入输送鞘管,于主动脉瓣环处释放新型介入瓣膜.以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介入瓣膜的位置和作用.记录术后30 d实验动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所有实验绵羊均置入新型介入瓣膜.15只(75%)存活绵羊的术后造影显示介入瓣膜位置良好,无移位,未影响二尖瓣;冠状动脉开口显影良好,冠状动脉通畅.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5例绵羊存在轻度瓣周漏.术后存活绵羊主动脉瓣反流百分比由术前( 1.25±0.46)%增加至(4.52±3.56)%(P<0.05).术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压、平均主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只(25%)绵羊于TAVI后30 d内死亡,其中介入瓣膜释放展开后即刻,因左冠状动脉开口堵塞发生心室颤动而死亡1只,术后20 min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只,术后8和12h死于二尖瓣反流2只,术后26 d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只.结论 采用新型介入瓣膜在实验动物体内行TAVI是可行的,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置入新型带瓣膜球囊扩张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行设计圆柱状网状支架,使用医用316L不锈钢激光雕刻而成。将新鲜的猪心包经脱细胞等处理后裁剪成人工瓣膜,缝合在不锈钢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支架。手术前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定制的相应大小球囊的预载输送鞘管上。选择健康羊3只,开腹分离腹主动脉,穿刺腹主动脉,建立轨道,X线引导下沿加硬导丝经22F输送鞘管将带瓣膜支架逆行送至主动脉瓣位置,扩张球囊释放支架,置换原主动脉瓣。于手术后即刻观察实验效果。结果 1只实验羊因支架置入位置过低突入左心室造成动物心室颤动后死亡,另2只实验羊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时影像及解剖结果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置入位置理想,可代替原瓣膜工作。结论经导管置入自制新型带瓣膜球囊扩张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方法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瓣中瓣(TAVR-VIV)手术治疗外科生物瓣衰败中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1年6月接受TAVR-VIV手术治疗的32例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天津市胸科医院15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7例),其中重度狭窄16例(50%),重度反流5例(15.6%),混合型(至少中度狭窄合并中度反流)11例(34.4%)。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ax)、峰值跨瓣压差(PGmax)、平均跨瓣压差(PGmean)、有效瓣口面积(EO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全程监测有无并发症,瓣膜置入后即刻评估瓣膜置入效果。对比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人工主动脉瓣,置入后即刻无或微量瓣周反流。术后7 d AVmax、PGmax、PGmean、EO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7 d与术后3个月相比AVmax、PGmax、PGmean、E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增高(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能用于治疗主动脉瓣位和二尖瓣位的外科瓣生物瓣衰败,然而一站式经股同期行TAVR和TMVR治疗双生物瓣衰败鲜有报道.本报告将展示一例主动脉瓣位与二尖瓣位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的详细CT评估,围术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和完整经导管双瓣膜置换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行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外科手术高危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11例“瓣中瓣”置换术均通过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途径进行,手术成功率100%,1例在置入瓣膜成功后出现左心室穿孔导致心脏压塞行开胸探查术;1例并发脑卒中。术后无瓣膜功能不全病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降低[(13.1±3.9)mmHg vs.(7.8±2.0) mmHg,1 mmHg=0.133 kPa,P=0.001],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患者明显减少(100%vs. 9%,P<0.001)。6例患者完成术后30 d随访,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患者瓣膜功能良好,未见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瓣中瓣”置换术成功率高,可作为再次外科手术高风险人群的有效替代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严重的主动脉瓣瓣周漏与患者死亡直接相关,术后即刻使用球囊再扩张瓣膜成形术可使主动脉瓣膜支架充分扩张治疗瓣周漏。在导管室通过升主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主动脉瓣反流指数(AR-Index),可快速、准确、客观地反映TAVI术后即刻瓣周漏的严重程度。目的:测量ARIndex,是否可以判断主动脉瓣球囊再扩张术治疗TAVI术后  相似文献   

8.
探讨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应用及治疗效果。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于2020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股动脉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及经股静脉房间隔穿刺入径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首次置入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成功接受TAVR及TMVR。术后通过影像学及3D打印模型可见,球囊扩张式瓣膜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处形态、位置分布良好。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好转。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等瓣膜病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外科生物瓣置换和瓣膜成形术受到越来越多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由于生物瓣耐久性有限以及瓣膜成形术后复发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许多瓣膜再次手术的临床需求。目前这类患者的金标准治疗是再次开胸瓣膜置换术,但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随着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介入技术实施瓣中瓣和环中瓣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已被证实。虽然目前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冠状动脉阻塞、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未知的耐久性等,但是当外科生物瓣衰败或瓣膜成形术后需要再手术时,尤其是高风险的患者,经导管瓣中瓣和环中瓣手术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但初步研究显示TTVR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报道1例经导管置入SAPIEN 3瓣膜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的60岁女性患者。该患者18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外科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以及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近期出现反复气促,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外科生物瓣再狭窄,因外科手术高危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尝试TTVR。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SAPIEN 3瓣膜位置和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一站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4到10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收集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包括超声心动图及主动脉根部及全主动脉CT)评估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TAVR手术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其中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66~80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STS)风险评分为7.8%,术前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4.4 m/s,平均跨瓣压差为52.3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例患者需旋磨靶病变位于前降支中段,1例位于左主干到前降支,3例均合并非旋磨靶病变,平均SYNTAX积分为20分。术中均采用股动脉入路,先进行主动脉瓣跨瓣留置猪尾导管,然后行冠状动脉靶病变旋磨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同期进行非旋磨靶病变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及自膨胀瓣膜置入,1例因瓣膜位置偏高予以“瓣中瓣”置入。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即刻效果满意,术中均无并发症。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2.1 m/s,平均跨瓣压差为9.3 mm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随访6个月内无死亡,无冠状动脉再次血运重建。结论对于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且外科风险较高的AS患者,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初步结果满意,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接受手术的二瓣化和三瓣化主动脉瓣患者的临床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需要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二瓣化或者三瓣化主动脉瓣膜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将1996-2001年的2 570例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根据主动脉瓣膜形态分为二组,2 015例(78.4%)是三瓣化瓣膜,555例(21.6%)是二瓣化主动脉瓣膜,具体研究统计各项相关数据.结果男性患者在二组中均明显多于女性,在二瓣化组中尤其明显.在二组中早期导致手术的瓣膜病变均是瓣膜狭窄.二瓣化瓣膜的患者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年龄平均比三瓣化瓣膜的患者年轻10岁.在二瓣化患者中的升主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瓣化的患者.但是在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三瓣化瓣膜明显比二瓣化瓣膜多.三瓣化主动脉瓣膜的患者同时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概率明显高于二瓣化的患者.结论经临床资料对比显示,主动脉瓣先天性二瓣化畸形会加速瓣膜自身的纤维化、钙化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早期出现,并且增加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经股动脉逆行导丝跨瓣是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最常见的跨瓣方法。该文报道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膜衰败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导丝逆行跨主动脉瓣难度大,采用穿刺房间隔顺行跨瓣方法成功建立轨道,人工瓣膜经股动脉逆行释放,避免顺行释放可能造成的二尖瓣损伤。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流速、跨瓣压差明显改善,无明显瓣周漏,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的使用期限为8~10年。该文报道1例85岁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0年因生物瓣衰败行瓣中瓣TAVR手术,手术成功,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影响绵羊人工机械瓣置入存活实验的围术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人工机械瓣置入羊体内的实验研究,探讨建立慢性动物存活模型的围术期影响因素。方法 11只成年绵羊在体外循环并行下完成机械瓣置入手术,其中二尖瓣位置人人工二尖瓣5例,肺动脉瓣置入人工主动脉瓣6例。通过围术期的综合处理和严格科学的管理使动物长期存活。结果 手术死亡1例,病死亡率为9.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停机困难。术后早期轻度呼吸道并发症5例,其发生率为45%。另外,术后一过性血尿4例,尿道口感染1例,张力性气胸1例。存活的10例羊生存时间均超过30d,并状况良好。结论 术前细致的准备,术中手术技术改进,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护、积极预防术后感染和呼吸道并发症、并给予输血和营养支持,以及早期认真抗凝治疗,可有效的改进慢性存活实验动物的早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enus-A瓣膜支架经股动脉入路置入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18例,对其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成功置入Venus-A瓣膜支架25枚(6例实施了“瓣中瓣”手术,其中1例“瓣中瓣”手术共置入3枚Venus-A瓣膜支架),“瓣中瓣”置入率为33%。术后轻度瓣周反流15例,其余患者无瓣周反流;术后新发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转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术后1周,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Venus-A瓣膜支架经股动脉入路置入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接受经导管封堵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67例,均为外科高危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治疗者。分析并总结经导管封堵瓣周漏的手术成功率、住院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及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3.4±22.5)岁,男性占55.2%。其中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28例,主动脉根部带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置换术37例。16例置入主动脉生物瓣,余者置入机械金属瓣。中位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死亡风险预测(STS-PROM)评分和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Ⅱ评分分别为5.7%(3.1%,9.9%)和7.6%(5.8%,11.7%)。经导管封堵瓣周漏成功率为83.6%(56/67),1年生存率为98.5%。住院期间发生的与瓣周漏封堵主要相关事件为术后溶血,发生率为14.9%(10/67),1例因溶血进行性加重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因主动脉瓣周置入封堵器后影响左心室流出道,转外科手术。平均随访(13.0±0.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置入Venus-A瓣膜后发生中/重度瓣周漏(PVL)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TAVR治疗且植入Venus-A瓣膜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依据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流束长度与瓣环周长...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阻塞(CAO)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罕见但可致命的并发症[1],虽然CAO在常规TAVR术中发生率较低(0.66%),但在某些特定的病例(如外科生物瓣衰败或“瓣中瓣”治疗时的TAVR)发生率较高,可导致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术后30 d死亡率可达40%~50%[2-5]。TAVR术中CAO的发生是由患者自身瓣膜(或已置入的外科生物瓣膜/介入瓣膜)上翻堵住冠状动脉(冠脉)开口或介入瓣膜支架置入位置过高,裙边遮挡冠脉开口所致。因此,TAVR术前所有患者均应接受严格的术前影像学筛选。对于那些自身瓣叶冗长、  相似文献   

20.
瓣周漏(PVL)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常见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TAVR术后发生PVL的老年患者,再次行TAVR联合PVL介入封堵术,手术成功,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无人工瓣反流,轻度瓣周漏。“瓣中瓣”技术是TAVR人工瓣膜衰败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有经验的中心可以选择介入封堵处理严重PV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