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1):967-967
该文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111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和91例高血压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均行头颅CT或磁共振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脂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监测静脉血脂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水平,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故监测老年人血脂水平及积极进行调脂治疗,对预防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关系。方法选择住我院的111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和91例高血压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均行头颅CT或MRI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脂等指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载脂蛋白A(apoA)降低与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有关(P<0.05)。高血压病程越长的患者越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动脉数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高(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的颈动脉内径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脉冲指数、阻力指数明显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高(P<0.05)。结论收缩压升高、apoA降低、高血压病程延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为老年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56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设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空腹血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空腹血胰岛素明显大于对照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高胰岛素血症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腔隙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生率占脑梗死的20%~30%。尽管步态不稳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但关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较少有人研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对2005年—2008年1月收治的40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重心平衡功能的检查,以定量评价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 (IR)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37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 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均 P<0 .0 1 )。结论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 IR,IR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并对其危险因素和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6.0%)和糖尿病(29.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56.2%)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8.9%)在腔隙性脑梗死中也较多见。腔隙性脑梗死以基底节为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552,95%CI:0.05~1.3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645,95%CI:0.76~17.9);心源性疾病可能是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HR=1.401,95%CI:0.08~1.83)。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进行二级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并不是所有高血压病人都产生脑梗死,高血压伴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否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近年研究发现脑血管病亦存在IR,但因两关系尚不十分清楚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笔于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33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胰岛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氓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其中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6例(观察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患者血脂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24 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血压变异性〔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舒张压变异性(DBPV)〕。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及SBPV、DBP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高,血压变异性升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之友》2010,(11):79-79
我今年62岁,患糖尿病已经17年,并且合并有高血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现在,血糖控制得还可以,血压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左右。可是2009年10月,我突然感到头晕,心里也不难受,不吐,头也不疼,所以我没在意。三天后的上午就出现复视,当天就到医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cT改变。结果糖尿病患病5~15年内发生脑梗死几率70.41%,临床上单纯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33.67%,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31.63%,大片状脑梗死26.53%。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多发生在患糖尿病5~15年之间,腔隙性脑梗死和大片状脑梗死均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ABCA1基因V825I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以病例对照方式研究97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及129例正常对照,对ABCA1基因V825I多态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个体血脂水平及其与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的易感性.结果 ABCA1基因V825I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校正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VV基因型比较,Ⅱ基因型患病的风险显著降低(OR:0.31,95%CI:0.13~0.72).结论 在中国福建汉族人群中ABCA1基因V825I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痛有相关性,Ⅱ基因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脂酶基因(LIPC)-250G/A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52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10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测定LIPC-250G/A基因多态性。结果在腔隙性脑梗死人群中,LIPC-250G/A基因型分布为GG 51.32%、GA 36.84%和AA 11.84%,等位基因G和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697和0.303。GA型和AA型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GG型(P<0.05)。LIPC-250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IPC-250G/A多态性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但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时程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腔隙性脑梗死至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时间间隔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病程范围2~15(4.42±1.24)年,中位数4年。与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比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后至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时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接受正规治疗较未接受正规治疗明显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时程(P0.01)。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可以使腔隙性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时程缩短;经正规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较未接受正规治疗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时程延长。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后,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过程中具有累积效应,有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能够延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和脂质代谢情况.方法 10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脑血栓组)、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和脑出血组,分别测定3组急性期与恢复期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脑血栓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期脑血栓组、腔隙性脑梗死组的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脑出血组ISI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正>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展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半身不遂或死亡。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致脑血流中断及继发性损伤,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凋亡、猝死。我科应用脑心康口服液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24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病人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与脑梗死灶的关系。方法对50例DACI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倒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病人(NDACI)做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与NDACI组脑CT、MRI检查鞍、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各项指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与DACI的发生及梗死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眼底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10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能坐位行眼底照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将其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78例)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病变情况(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和出血斑)。结果①腔隙性脑梗死组高血压、既往腔隙性脑梗死史、心房颤动史的发生率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中,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发生率为73.1%(57/78),硬性渗出的发生率为30.8%(24/78),分别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的58.1%和16.1%(P0.05),其他眼底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是无视网膜动脉交叉征患者的1.96倍(OR=1.96,95%CI:1.03~3.75),存在硬性渗出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是无硬性渗出患者的2.31倍(OR=2.31,95%CI:1.11~4.81)。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既往腔隙性脑梗死史是眼底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4.22,95%CI:1.90~9.36;OR=2.33,95%CI:1.08~5.02;OR=2.37,95%CI:1.30~4.33)。结论眼底病变中的动静脉交叉征和硬性渗出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CT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我院治疗的成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95例。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的下列指标: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数目和是否腔隙。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的大面积病灶例数、多发性病灶例数和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中小面积病灶例数、单发性病灶例数和非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面积大、数目多和腔隙性病灶多是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组32例,腔隙性脑梗死组56例,并设对照组35例,入院后用罗氏公司Elecsys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叶酸、VitB12浓度。结果(1)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的血清叶酸、VitB12平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2)脑梗死组的血清叶酸、VitB12平均水平显著低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值均〈0.05)。结论血清叶酸、VitB12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比较特异重要的监测指标,对临床鉴别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有一定的帮助,并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