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6cm)的临床经验并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2例行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直径6.4~10.9cm,平均8.2cm)根治性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5~220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10~500ml,平均158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髓脂肪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转移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例失访,1例肾透明细胞癌左肾切除术后肾上腺转移的患者于术后10个月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2例胰腺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黏液非囊性癌1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8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失访.黏液性囊性肿瘤术后1例因复发转移死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出现复发转移死亡;黏液非囊性癌失访2例,其余均于5~22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期lO个月.结论 胰腺黏液性肿瘤是一种恶性或潜在恶性病变.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疗效满意,胰腺黏液非囊性癌预后差,生物学特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阑尾肿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夏  王宇 《腹部外科》1998,11(3):105-106
对1960年以来收治的22例阑尾肿瘤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阑尾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其中阑尾类癌13例,腺癌4例,粘液性肿瘤5例,均经手术治疗,随访1.5~21年。结合国内外文献分别讨论了阑尾类癌、腺癌和粘液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提示原发性阑尾肿瘤与阑尾炎症关系密切,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1956~1979年23年间治疗的265例分化甲状腺癌,其中181例乳头状癌,84例滤泡状癌。再次手术发现22例甲状腺残端或邻近部位有局部复发。根据疾病的分期即原发肿瘤的大小、pT分类(表1)和甲状腺切除范围,检查其复发率,随访期为1~24年(平均8.1年)。  相似文献   

5.
累及多肝门的巨大肝肿瘤切除术(附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累及多肝门的巨大肝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1996年4月至2003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累及多肝门的巨大肝肿瘤22例,肿瘤平均直径12.9cm(8~23cm)。肿瘤同时累及第1和第3肝门者9例,同时侵及第2、3肝门者8例,累及1、2、3肝门者5例。肝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14例,胆管细胞癌1例,肝血管瘤4例,肝母细胞瘤3例。癌灶有完整包膜12例(55.5%),无完整包膜10例(45.5Voo)。对肝肿瘤所施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平均出血量1480ml(450~4200m1),12例施行第1肝门阻断,10例采用了肝门区域选择性血管阻断,手术时间平均195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本组22例病人经1~8年随访,术后存活时间最长已达8年,1年生存率为90.9%(20/22)。结论 对于累及多肝门的巨大肝肿瘤,只要正确把握手术指征,熟练掌握切肝技术,手术切除是安全的、可行的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肾癌患者中2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4.56%,男女比例为2.67:1.00,年龄32~74岁,平均47岁。结果22例患者中行肾癌根治术1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肿瘤直径1.8~11.0cm,平均4.8cm。其中透明细胞癌21例,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混合型1例;pT1N0M019例,pT2N0M02例;pT3bN0M01例;G15例,G217例。失访2例,2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27.6个月。其中1例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无瘤存活21例。结论多房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肾偶发癌,病理分期分级低,预后与肿瘤大小无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茎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在阴茎癌原发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阴茎癌患者33例.患者平均年龄46.8(24~70)岁.其中肿瘤位于包皮的10例,位于阴茎头的21例,位于阴茎根部的2例;原发肿瘤分期T1及以下的30例,其他分期3例;包皮广泛切除及补充切除8例、阴茎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18例,包皮环切术+阴茎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6例,保留阴茎的阴茎头部分切除术1例.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55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局部复发率15.1%(5/33),平均复发时间6(2~14)个月.性功能恢复满意率93.9%(31/33),排尿功能恢复满意率100%.结论 根据适应证选择阴茎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治疗阴茎癌安全有效,术后局部复发率低.患者术后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局部复发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胃类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对1980~2000年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胃类癌2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中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3例术中经快速病理诊断,1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全组均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局部切除,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例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1例为全胃切除术,1例做了全胃切除加肝左叶切除术。随访1~10年,死亡9例,其中6例死于类癌复发伴广泛转移;1例伴有胃腺癌者死于胃腺癌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经支气管镜证实合并支气管类癌,而后死于肝转移。结论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是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2年1月~1999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移行细胞癌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5例;临床分期:T1期10例,T2期9例,T3~T4期5例。后腹膜淋巴结清扫5例中3例发现有淋巴结癌转移。24例中有22例得到随诊,随诊时间2个月~7年,平均4年2个月。生存3年以上18例(75%),有8例术后2个月~3年膀胱内出现移行细胞癌,其中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级5例,Ⅱ级3例,6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1例7年中共复发5次。复发性肿瘤行TUR—BT或激光治疗,膀胱内多发性复发性肿瘤行全膀胱切除2例。T3~T4期5例,有3例获随诊,3年内死于远处肝、肺转移。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造影、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输尿管镜检查加活检是输尿管肿瘤诊断的最可靠依据。输尿管肿瘤预后、肿瘤的膀胱内复发、全身转移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肿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肿瘤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各组和肌层是否浸润各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22~83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5~86个月),随访率为80.6%(25/31)。随访期内,肿瘤直径≤l.0 cm的15例手术切除肿瘤后无复发,直径1.0~2.0 cm的7例中复发1例,直径>2.0 cm的3例中2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直肠类癌是否浸润肌层或全层以及是否有转移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与转移有关(P<0.05)。随着直肠类癌直径的增大,肿瘤浸润深度加深,转移发生率增高。结论直肠类癌的大小和肌层浸润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是选择手术方式时需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并发自体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945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自体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2例(发生率为1.13%),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4 %(22/39).22例中肾乳头状腺癌、肾乳头状细胞癌、肾血管肉瘤各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6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7例,肾盂输尿管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膀胱恶性肿瘤4例(包括膀胱移行细胞癌3例、膀胱交界恶性肿瘤1例).22例中,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者17例,2例反复出现镜下血尿,只有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4.3±12.3)岁,诊断肿瘤的中位时间为移植术后53个月.10例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2例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手术,15例肾孟、输尿管肿瘤患者接受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4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随访2~97个月,死亡9例,死亡时间为肿瘤手术后6~97个月,死亡原因为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脑转移2例,肝转移2例,全身广泛转移3例.随访截止时存活13例,存活时间最长者为单纯膀胱肿瘤患者,存活92个月,存活超过4年者4例,存活超过1年者5例.结论 自体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肾移植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 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作者回顾了53例上泌尿道(UUT)移行细胞癌术后与相继发生膀胱肿瘤的关系,男24例,女19例,年龄39~85岁(平均65.6岁)。肿瘤发生于左侧31例,右侧22例,肾输尿管切除2例,肾切除1例,远端输尿管切除与膀胱袖口切除3例,段的输尿管切除1例。随访6个月~14年5个月(平均3年8个月)。依据YICC作肿瘤分期,对有关临床病理参数及后来的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作了评价。结果:53例UUT移行细胞癌中19例(35.8%)发生膀胱肿瘤。从手术到诊断膀胱肿瘤的间隔为2个月至12年8个月(平均7个月)。19例中  相似文献   

13.
1986年2月至1989年12月作者对103例患者施行可控性回肠膀胱术(Kock),男性81例,女性22例,年令30~78岁,平均63岁,其中膀胱肿瘤96例,前列腺癌2例,乙状结肠癌2例,尿道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各1例。方法:96例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施行(Kock)手术,卵巢及乙状结肠癌作盆腔内脏器全切除术,行Kock手术及建立人工肛门、Kock手术操作基本按Skinner改良法进行。结果:103例术后经观察1~48个月,平均17个月,手术死亡2例(2%),分别为心功能不全和术后7天突然休克而死亡,术后2个月因肿瘤原因死亡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21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保留肾脏肾肿瘤切除术,其中13例经后腹腔途径,8例经腹腔途径,肿瘤直径2.5~4.0cm。术后病理为15例肾脏透明细胞癌(T1N0M0),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130min,血管阻断时间10~35min,术中失血100~400ml,术后无出血、尿漏等重要并发症发生。术后短期随访所有透明细胞癌病例5~22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保留肾脏肾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脏肿瘤(直径≤4cm)安全有效,患者损伤小,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肾细胞癌(RCC)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较难估计。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肾癌bcl-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讨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1991~1996年间因肾细胞癌行肾切除或肾癌根治术的肿瘤石蜡包埋标本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22~79岁,平均56.3岁。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复杂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21~76岁,平均47岁;左侧20例,右侧25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5.0~17.0cm,平均7.5cm。结果:46例手术除1例因与下腔静脉粘连紧密并突入下腔静脉后方改开放手术外,其余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RALA)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400ml,无一例术中输血;术中损伤胰尾1例,术后出现胰漏,引流3个月后自愈。术后留院3~14d,平均4d。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腺瘤1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2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纤维瘤4例,肾上腺囊肿2例,肾上腺腺癌1例,肾上腺成熟型畸胎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2例。术后随访2~48个月,1例肾上腺肝细胞转移癌肿瘤科靶向治疗,1例肠转移癌肿瘤科化疗,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具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安全性和町靠性.方法 腹腔镜下NSS手术72例.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岁.肿瘤最大径平均3.0(1.5~8.0)cm.术前CT检查诊断为肾细胞癌者64例,均为T1.手术常规建立4个通道,于肿瘤周围3 cm处清除脂肪并作切除标记,阻断肾血管后切除肿瘤,创面用钛夹或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创面填塞止血纱布条,1.0 Dixon缝线连续交叉缝合,Hem-o-lok间断固定缝线.结果 手术成功71例,中转开放1例;手术时间平均125(90~190)min;热缺血时间平均22(12~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20~600)ml,术中输血1例,术后输血4例.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5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嫌色细胞癌5例、集合管癌1例;术后切缘阳性2例,均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发生尿瘘1例,留置双J管2周后自愈.住院时间平均7(5~12)d.术后随访72例,平均随访时间26(1~52)个月.患肾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NSS操作难度大,采用连续交叉缝合、间隔Hem-o-lok固定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肾缺血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转移癌2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协和医院自1990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各类肾上腺肿瘤856例。其中肾上腺转移癌22例,占2.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腔内治疗(endoscopic resection,ER)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输尿管癌患者的腔内治疗过程:19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其中输尿管上段肿瘤4例,中段2例,下段13例;肿瘤平均直径0.9cm,基底平均宽度0.5cm。19例患者中。13例行输尿管镜下电切除术,深达输尿管深肌层;6例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切除肿瘤及输尿管开口周围1.0~1.5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膀胱深肌层。均烧灼肿瘤基底,其中17例术后放置双J管4~8周。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9min,平均出血量18ml,术后3天内拔除尿管出院。肿瘤分期分级:1例为TaG1,8例为T1G1,4例为T1G2,4例为T2aG2,2例为T2bG3。术后1周血Cr平均降低10.22mmol/L,BUN平均降低1.37mmol/L。随访4~67个月,无膀胱输尿管反流与肾积水,2例T2bG3患者分别于术后26个月、55个月输尿管局部肿瘤复发,再次行输尿管镜下肿物电切除术,2例于术后3年继发同侧输尿管开口附近膀胱癌。结论:低级别、窄基底的输尿管癌可选择性的行ER,手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预后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后腹腔镜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63例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左侧41例,右侧22例;肾上极18例,中极3l例,下极14例。肿瘤直径2.1~7.8cm,平均5.3cm。术前肿瘤分期为T1 N。M。59例,T1 N。M。2例,T2N。M。2例。结果:手术时间94~198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35~400ml,平均84ml。术后住院时间7~12天,平均8天。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天。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细胞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