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2组,肥胖组150例(BMI≥25kg/㎡)和非肥胖组150例(BMI〈25kg/㎡).测定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2型糖尿病肥胖组SBP,TG,LDL-c,UAER,F-ins明显高于非肥胖组,HDL-c较非肥胖组明显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ch,FPG,HbA1C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BMI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脂代谢、血压、胰岛素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重要因素.对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对其代谢异常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吴艳  丛林 《安徽医药》2009,13(8):901-904
目的探讨血浆PAI-1与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IR)及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和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40例GDM孕妇(研究组)和4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血浆PAI-1的含量;同时将两组中BMI〈28 kg.m-2为Ⅰ组(非肥胖组),BMI≥28 kg.m-2为Ⅱ组(肥胖组)。结果(1)GDM组血浆PAI-1均值(335.25±30.81)μg.L-1,健康孕妇组血浆PAI-1均值(202.28±14.36)μg·L^-1。GDM组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血浆PAI-1分别与BMI、FBG、FINS、TG、TC、IR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AI-1与IR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两组IR相关系数r相比,GDM组大于健康孕妇组更接近1(r研=0.763,r对=0.432)。GDM组中肥胖组IR相关系数r=0.816,非肥胖组IR相关系;数r=0.725,肥胖组大于非肥胖组更接近1;(3)GDM组中肥胖组孕妇血浆PAl-1均值(400.89±45.69)μg·L^-1,非肥胖组孕妇血浆PAI-1均值(229.78±21.94)μg·L^-1。肥胖组明显高于非肥胖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GDM相关因素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水平、BMI、有糖尿病家族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GDM孕妇血浆PAI-1显著升高,血浆PAI-1与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T2DM58例按体重指数(BMI)又分为正常体重组(16例)、超重组(22例)和肥胖组(20例)。测定正常对照组和T2DM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超重组和肥胖组的APN显著降低(均P〈0.01),肥胖组APN较超重组显著降低,超重组APN较正常体重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HOMA-IR显著升高(均P〈0.01)。所有研究个体APN与BMI(r=-0.538,P〈0.01)和HOMA-IR(r=-0.459,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并以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APN与HOMA-IR和BM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周茵  刘英  宋雷凤 《黑龙江医药》2010,23(3):365-366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TN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奴/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TNF—a、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TNF-a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TNF-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TNF—a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96名35岁以上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测定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等实验室参数.结果中老年男女人群中,超重、肥胖分别占各自人群的31.4%和32.9%,BMI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舒张压(DBP)、年龄正相关密切,BMI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超重肥胖组SBP、DBP、LDLC、TC、TG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状态组,肥胖人群FPG、2hPG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和超重人群水平.中老年超重和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是体重正常人群1.85倍.体重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值(-3.07 0.85)显著高于超重人群(-3.33±0.91);体重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IR)值(1.31±1.25)显著低于超重人群(1.73±1.51).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超重及肥胖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占据了相当比例.(2)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呈正比,其中BMI与TG关系最密切,与HDL-C呈负相关.(3)BMI与DBP相关显著,BMI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4)BMI与2型糖尿病呈正相关,肥胖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中老年女性的T2DM发病受体重影响较男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建凤  白伟  陈云霞  于欣  边芳 《中国医药》2009,4(9):716-717
目的探讨超重及肥胖儿童代谢紊乱对早期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超重肥胖患儿53例为超重肥胖组,体质量正常儿童29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及血肌酐,留24h尿测尿肌酐和微量白蛋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结果超重肥胖组微量白蛋白[分别为(7.39±2.11)g/L vs(4.13±1.29)g/L]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26.36±67.24)ml/(min·1.73m^2)VS(83.27±8.76)ml/(min·1.73m^2)]明显高于对照组,ALB与体质指数、收缩压及总胆固醇呈正相关;GFR与体质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且ALB与GFR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童超重肥胖导致了早期肾脏功能的改变,其改变与肥胖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956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6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96例;2型糖尿病患者7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及胰岛素、餐后2h C肽及胰岛素、谷氨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对孕妇体内25-OH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产前检查的398例单胎初产妇,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体质量正常组(BMI〈25kg/m^2);超重组(25〈BMI〈29.9kg/m^2);肥胖组(BMI〉30kg/m^2)。采用放免法分别在4—22孕周和产前(37~41孕周)测定孕妇体内25.OH维生素D的含量,并校正孕妇年龄、孕周、维生素使用情况、基础血压等之后,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估孕妇体重指数(BMI)与25-OH维生素D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体内25-OH维生素D含量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5);孕妇BMI与血清25-OH维生素D在4—21孕周(r=-0.22,P〈0.001)和产前(r=0.19,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孕期25-OH维生素D含量下降与孕妇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组100例,分为糖尿病非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与肥胖组(BMI≥25kg/m2),计算BMI、腰臀围比值(WHR),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人血清瘦素,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P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睾酮。胰岛素敏感性以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评价。对照组:健康人60名与糖尿病组相匹配,分组和观察指标也相同。结果山西地区人血清瘦素正常值女性为(7.6±3.6)μg/L,男性为(2.1±1.0)μg/L;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肥胖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BMI、FINS、PI、HOMA-R、FFA显著相关,男性瘦素水平与男性睾酮呈显著负相关。肥胖者多数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不敏感者较胰岛素敏感者瘦素水平增高。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性别、BMI、FINS、HOMA-R是瘦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水平与非糖尿病无明显差异,瘦素水平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关系,以及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T2DM患者和正常糖调节(NGR)人群空腹血浆Apelin水平及T2DM患者餐后2h血浆Apelin水平,并分析了血浆Apelin水平与年龄、性别、BMI、病程、血糖、HbA1c、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1)T2DM患者空腹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高于NGR组(226±95 vs.190±95 pg/ml,P〈0.05)。(2)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与血浆Apelin水平呈正相关(r=0.253,r=0.319,r=0.233;均P〈0.05)。(3)性别,年龄,BMI,病程,HbA1c,TC,HDL-C,LDL-C,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症与血浆Apelin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浆Apelin水平与糖脂代谢有关,并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DFL)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血浆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未并发脂肪肝组相比TG、TC、LDL、FINS、FBG、BMI均升高,HDL、ISI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而且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2型糖尿病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IR),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情况。方法 将300例PCOS患者和45名正常对照者按体重指数(BMI)各分为2组:PCOSⅠ组和正常Ⅰ组(BMI〈25kg/m^2),PCOSⅡ组和正常Ⅱ组(BMI≥25kg/m^2);各组均行血脂(TC和TG)测定及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①肥胖组TC和TG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②血糖水平仅PCOSⅡ组1h、2h时明显升高,而胰岛素释放量则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①血脂升高仅与肥胖相关,即与PCOS无关;②肥胖加重了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M组)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MP组)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血糖(FBS)、血脂、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P组FBS、FINS、HOMA-IR、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M组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BMI、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有效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体重指数(BMI)的最佳切割点(cut-off point)。方法 :对3445例南京地区12-90岁长期居住汉族健康成人的体重指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浆真胰岛素(TI),放免胰岛素(RI)及血脂全套,分别以BMI=23kg/m^2,BMI=24kg/m^2,BMI=25g/m^2为临界点来分析代谢紊乱发生的情况。结果:当BMI≥24kg/m^2时所有脂代谢及糖代谢指标增高极为显,TC,TG,ApoA已出现显差异(P<0.05),而LDL-C,HDL-C,ApoB差异极为显(P<0.01)。当以BMI=23kg/m^2和BMI=25kg/m^2为临界点时这些差异的显性均明显降低。结论:BMI=24kg/m^2应该是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最佳切割点,BMI≥24kg/m^2应该警惕,采取措施来控制体重完全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相关性。方法男性2型糖尿病183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系列(TC、TG、LDL、HD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等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根据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2.8)和非胰岛素抵抗组(IR〈2.8);根据tPSA的中位数0.732μg/L,将患者分为tPSA≥0.732μg/L组和tPSA〈0.732μg/L组。结果胰岛素抵抗组(69例)患者的BMI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114例)(P〈0.05),tPSA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tPSA≥0.732μg/L组(92例)的BMI、HOMA-IR均低于tPSA〈0.732μg/L组(91例)(均P〈0.05)。tPSA与年龄、fPSA、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5、0.865、0.200;均P〈0.05),与IR、B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151、-0.155;均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是导致PSA下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测定30例正常非肥胖、37例单纯性肥胖(体重指数≥25kg/m^2)、52例2型糖尿病病人(24例体重指数〈25kg/m^2和28例体重指数≥25kg/m^2)血浆脂联素水平,统计分析脂联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结果体重指数≥25kg/m^2单纯性肥胖和2型糖尿病个体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低重指数〈25kg/m^2的正常个体和2型糖尿病的水平,而前二者之间和后二者之间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统计结果提示脂联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体重水平的不同影响它在人群的分泌的差异,与血脂代谢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石巧 《河北医药》2010,32(16):2189-219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脂、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26例MS患者和4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M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28±12)μg/L,(19±6)μg/L,P〈0.01)],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MI、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21,0.23,P〈0.05),与血糖、血压、血脂无相关性(P〉0.05)。结论 M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因而抵抗素的升高可能为M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瘦素抵抗在肥胖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体重指数将 9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 (BMI≥ 2 5 kg/ m2 )和非肥胖 (BMI<2 5 kg/ m2 )两组 ,并测定血浆瘦素和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测量腰围、臀围、身高、体重 ,计算腰 /臀比值和体重指数。结果 肥胖组的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P<0 .0 5或 0 .0 1) ,血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男 :r=0 .6 12、 0 .4 0 3,P<0 .0 1;女 :r=0 .5 86、 0 .4 5 5 ,P<0 .0 1) ,女性的瘦素水平约为男性的 3倍。结论 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瘦素抵抗 ,瘦素抵抗在其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体质指数(BMI)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BMIt〉25kg·m^-2分为肥胖组(OB组)与非肥胖组(NOB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1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以及两组7个时点血糖水平和一日内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的差异。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和7个时点的血糖无明显差异,但OB组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NOB组(P〈0.05),而SDBG较NOB组小(P〈0.05)。结论初诊肥胖型T2DM患者较非肥胖型T2DM患者血糖波动性较小,胰岛储备功能较好,但是胰岛素用量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于肥胖的发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BMI≥30、病史不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给予蕲蛇酶0.75U静滴,1日1次,共10d。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糖尿病饮食和运动,追踪随访期间实验对象每年减体重〉5kg,使体重控制在BMI24-28,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年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血糖(FBG)、餐后胰岛素(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五年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年BMI、FPG、FINS、FBG、PINS、HbA1c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蕲蛇酶治疗肥胖、发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降糖疗效,血糖、HbA1c在5年内持续达标,不引发低血糖,不加重肥胖,达到长期缓解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