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贞子具有保肝的药理作用,已经证实齐墩果酸、红景天苷、女贞子多糖等化合物是其保肝的有效成分。女贞子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能对抗多种化学性肝损伤、对抗免疫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以及抗肝纤维化,其中齐墩果酸的保肝作用被研究得最为广泛而深入;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促进其凋亡以及肝细胞再生可能是它们共同的保肝机制。综述了女贞子粗提物、女贞子多糖和红景天苷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二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组成~([1])。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苷(即女贞总苷)~([2]),具有保肝作用。本实验主要研究女贞总苷对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效果,为揭示二至丸保肝作用机制提供依据。1材料1.1药物和试剂PTG(90%,西安斯诺特有限公司);ALT、AST、MDA、SOD、Elisa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联苯双酯滴丸(浙江万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二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两味药材组成,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在妇科疾病、肾病、肝病等领域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至丸在保肝补肾、改善骨质疏松、围绝经期综合征、免疫调节、抗衰老、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并对二至丸保护肝脏、抗骨质疏松、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与潜在通路开展了研究。对二至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利用现代药理学手段阐明二至丸治疗肝肾阴虚证的机制、挖掘中药经典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以及指导二至丸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二至颗粒剂是由女贞子、墨旱莲两味中药组成。是由《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二至丸改变剂型而成的颗粒剂。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之功效。主治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等症[1]。现常用于治疗贫血、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慢性肝炎、肺结核等属肝肾阴虚者[2]。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5.
<正>二至丸出自明代吴旻辑的《扶寿精方》[1],由女贞子(蒸)和墨旱莲等量组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症。通过前期二至丸乙酸乙酯部位对体外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了该部位的保肝活性[2],本实验进一步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对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0%乙醇洗脱活性成分群(AIEP),采用体外培养L-O2型肝细胞,用四氯化碳(CCl4)和过氧化氢(H2O2)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固定化脂质体色谱(ILC)分析中药复方二至丸及其组成药物的经肠吸收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分别观察不同溶剂提取时提取液在ILC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与分离,同时对在ILC色谱柱上保留的槲皮素及芹菜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ILC色谱柱保留峰的数目和峰面积两方面观察,墨旱莲的75%乙醇提取优于水提取。二至丸75%乙醇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9.6μg.g-1,芹菜素的含量为2.7μg.g-1。墨旱莲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2.8μg.g-1,芹菜素的含量为3.8μg.g-1。女贞子提取液中槲皮素的含量为9.1μg.g-1,而芹菜素用ILC未检测到。结论:槲皮素和芹菜素是二至丸中主要的可在ILC色谱上保留的成分,其中槲皮素来源于两个组成药物女贞子和墨旱莲,芹菜素仅来源于墨旱莲。槲皮素和芹菜素可能是二至丸的经肠吸收活性成分。固定化脂质体色谱有望成为中药及其复方肠吸收成分的初筛选和定量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女贞子与墨旱莲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期从化学层面阐释二者协同增效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两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数据和元素组成等,对筛选到的潜在差异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两药合提液和合并液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女贞苷、蟛蜞菊内酯等含量显著下降,而特女贞苷、橄榄苦苷等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女贞子与墨旱莲配伍可显著提高三萜类、环烯醚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合提液中的溶出量,为探明二者配伍协同增效机制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二至丸的保肝降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莉英 《海峡药学》2002,14(1):14-15
目的 探明二至丸在保肝降酶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水煎、醇提等方法得到二至丸不同的制备物,然后观察各制备物对四氯化碳性小鼠肝损伤ALT、AST升高的影响作用;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二至丸水煎、醇提等制剂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ALT升高的作用。结论 二至丸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9.
喻勤  傅向阳  罗伟生 《医药导报》2013,32(3):345-349
摘要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因此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点,抑制其活化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关键步骤。现对目前常用的针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与抗肝炎新药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疫反应在病毒导致的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效的免疫反应不仅不能清除病毒 ,相反导致肝细胞的持续损伤。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涉及到多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Kupffer细胞 )、肝内皮细胞、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淋巴细胞的激活是免疫介导肝损伤的起始步骤。激活的淋巴细胞通过死亡配体和受体的结合诱导肝细胞的凋亡。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 ,导致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继而导致细胞死亡级联反应 ,介导肝损伤。对肝细胞免疫损伤机制的探讨为研制防治肝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熊果酸、红景天苷等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对骨骼肌产生正性作用,即促进骨骼肌利用糖和脂质,增强肌糖原和肌蛋白合成,增加骨骼肌质量、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体积,并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熊果酸还能刺激肌卫星细胞增殖、成肌细胞肌性分化,促进骨骼肌中新的肌细胞生长,促使骨骼肌强壮。其次,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下调骨骼肌特异性的肌肉萎缩素-1和肌肉环状指蛋白表达,及其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最终可以防治肌萎缩和疲劳引起的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楝子肝毒性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川楝子的潜在毒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毒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与肝脏损伤相关的靶点,将毒性成分预测靶点与肝脏损伤靶点取交集靶点,获得毒性成分肝脏潜在作用靶点,再利用软件Cytoscape 3.8.2版进行毒性成分–预测靶点、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核心通路网络的构建,采用AutoDock 1.5.6版进行分子对接,并应用PyMOL软件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示例。结果 筛选得到6个川楝子潜在毒性化合物,分别是toosandanin、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butenolide、5-hydxoymethylfurfural,与肝脏损伤共同作用靶点103个。GO和KEGG结果显示,川楝子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对异种生物刺激的反应、酶激活的正向调控等过程引起肝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楝子中toosandanin、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川楝子致肝毒成分、机制、靶点、通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对川楝子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效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是食药同源中药材,具有滋阴兴阳、止消渴、补劳伤的功效,富含枸杞多糖、枸杞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显示,枸杞子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血糖血脂、保护视力、抗抑郁与焦虑、防治神经系统疾病、抗炎抑菌、抗氧化、保护肝肺肾等作用。对枸杞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其进一步应用开发及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女贞子是中医皮肤科常用的中药,其成分中齐墩果酸及其同分异构体熊果酸、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是女贞子皮肤药理的有效成分,不仅具有保肝、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及抗微生物等药理作用.综述女贞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皮肤科临床抗皮肤炎症、变态反应,以及抗皮肤肿瘤、促进毛发生长和黑色素合成的药理作用的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 《药学研究》2019,38(7):419-423
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来源于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4味药材均为常用的大宗药材,现行版《中国药典》对其制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无法科学合理地控制其质量。本文对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安全性和有效组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明确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全面的药材及饮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金银花-连翘药对中活性成分和IgA肾病靶点,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干预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金银花、连翘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NCBI、GeneCards数据库获取IgA肾病相关基因靶点.利用Venny 2.1软件得到中药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败酱草来源于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和白花败酱P.villosa的带根全草,其乙醇提取物在动物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结直肠癌作用,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皂苷类。败酱草抗结直肠癌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相关蛋白表达,调节信号传导通路,逆转结直肠癌细胞耐药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败酱草及其有效成分抗结直肠癌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结直肠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的干燥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研究显示其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保肝护肝、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血栓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对叶下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