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矫正治 疗通过执行大量的认知领域的练习,提高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能力。现对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 知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症状的影响以及认知矫正治疗后脑影像学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对8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认知矫正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采用神经认知矫正手册(汉化)为治疗工具,认知矫正治疗组患者进行认知作业练习24周。对照组予以一般工娱活动。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评定。结果:24周后每组各脱落3例。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DSS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t=5.33,P<0.05);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2.16,P<0.05);②治疗后WCST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正确反应数明显增加(t=2.56,P<0.05),持续错误反应数明显减少(t=4.71,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以SDSS总分为自变量,WCST中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反应数、分类数为因变量,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WCST与SDSS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5)。其中,持续错误反应数与SDSS总分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认知矫正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和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恢复水平影响着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也是考察病患能否独立生活、回归社会的重要指标,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也可以反映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但长期以来对精神分裂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楚,本文围绕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一般表现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26例病情已达显著进步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例健康者评定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结果:所有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注意、记忆及信息整合与执行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缺损。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以阳、阴性症状为主的临床诊疗标准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应增补认知功能和评定内容。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震 《四川精神卫生》2003,16(4):252-255
在 70年代初 ,Gallhofer就首先提出 ,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 ,还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 ,随着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深入研究和神经影像学普遍应用于临床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才逐渐受到关注 ,并认为认知功能是该病的核心症状之一。1 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述[1~ 5]认知功能主要反映大脑额叶和颞叶功能。其特点为患者病前智能、学习及工作正常 ,但起病以后 ,认知功能突然下降 ,且在随后的病程中 ,其认知功能如同“静态的脑病”一样 ,并不呈进行性发展。目前 ,关于认能障碍的原因并不十分明了 ,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往往会影响患者的学习能力和回归社会。但其病因机制复杂,可能与患者脑部受过打击损伤、神经变性、智商和神经生化假说等有关,但目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仍无明确的结论,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也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烟碱能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回顾了烟碱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概况。据目前研究资料提示,烟碱受体可能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与感觉节制缺陷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神经递质、脑电生理、脑影像等病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 果。方法 2017 年1—12 月选取168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入组82 例,完成79 例)和 对照组(入组86 例,完成84 例),分别接受12 周的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和计算机认知 矫正治疗12周,并随访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 版(MCCB)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在基线、12周末及随访12个月末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1)治疗 12周末,干预组PANSS的认知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22,P<0.001);随访12个月末时干预组的阴性 因子分及认知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6,P=0.020;t=-5.91,P<0.001)。随访12个月末,干预组的 PANSS总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 P=0.119)。(2)干预组在12个月末的PSP总分、神经认知功能总分和社会认知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 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本文采用能反映认知功能情况的神经心理测验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测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现归纳总结基于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疗效的研究,以此阐述CCRT的优势,并指出该方法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及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梅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4):236-237,229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已成为精神科临床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除传统的心理测验方法,随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功能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目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已基本统一观点,即认知功能障碍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或发病时就已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障碍,特别是在注意、言语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1]。1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1.1记忆障碍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记忆障碍和注意障碍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55例和B组(给予常规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治疗)55例,治疗前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总分、各亚项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且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 、MoCA 总分、各亚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 治疗后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A组总效率(96.3%)明显高于B组(67.2%)(P<0.05); 2组治疗后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据调查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约为 4 0 %~ 6 0 % ,其内容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和全面记忆受损等。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作者复习了手边有关资料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进行了如下概述。1 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据文献报道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同阳性、阴性症状一样 ,为此症患者的基本症状 ,其特点是患者病前智能、学习及工作正常 ,但起病后认知功能突然下降 ,且在随后的病程中 ,其认知功能障碍如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UHR)人群认知、症状及转 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 年3 月—2017 年2 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超高危个体及精神 分裂症的一级亲属11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CCRT组(57 例)和对照组(55 例),分别给予CCRT干预 和健康教育,干预期3个月。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共识版和前驱期症状量表(SOPS) 于基线时、3 个月、12 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和症状评估;于3、6、12 个月时进行转化评估,比较转化 率。结果 干预后,CCRT组MCCB 评分中信息处理速度、注意/ 警觉性、工作记忆和推理与问题解决能 力4 个维度改善效果明显,干预前后及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CRT 组的 SOPS 的阳性症状和瓦解症状较基线时和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持续至12 个月(P < 0.05)。两组的转化率 均呈上升趋势,在第3 和6 个月时对照组(12.7%、18.1%)明显高于CCRT 组(5.3%、1.8%),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第12 个月时,对照组(20.0%)仍高于CCRT 组(1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UHR 人群进行CCRT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阳性症状,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化率,长远疗 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存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而且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如职业、社交、经济等方面等受损的重要原因,是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因子,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目标,由此出现了多种认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其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及认知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使人类严重丧失社会生活功能的疾病,影响了1%的世界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2].精神分裂症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约70%转为慢性精神分裂症[3].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改变了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对人的思维、注意力和协调性方面有很大影响[4],主要表现在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方面[5].随着神经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很多功能影像相关的技术成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方法.最初,科学家们利用功能影像学研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与大脑各个脑功能区域的联系,试图通过建立多个脑区之间广泛地功能连接来更好地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混乱的认知功能.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功能影像技术,广泛地被科研人员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大脑进行更细微研究的一些理解,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人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应用于临床,开始精神药理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并提出了多种假说。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Blueler提出的“4A”症状及Schneider的“一级症状”,到对阳性症状(Ⅰ型)及阴性症状(Ⅱ型)的认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普遍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阳性症状、阴性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的炎性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按认知功能评分量表将观察组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重度认知障碍组(2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精神正常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炎性分子水平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的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持续操作、言语记忆、迷宫及总成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炎性分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加深,炎性因子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与各炎性因子呈明显正相关,且与IL-6相关系数最高(r=0.7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IL-6、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上升,均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炎性因子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对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这一核心症状稳定、持久地存在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病程中.研究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有助于疾病机制的探索,加深对疾病发展进程的理解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现就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