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9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检查和手术18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R)组与芬太尼(F)组。R组瑞芬太尼1μg/kg静注,F组芬太尼1μg/kg静注。2min后所有病人静注丙泊酚1~2mg/kg(2mg/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记录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满意率无显著差异(P>0.05)。R组病人的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离院时间均显著少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大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宫腔镜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但需要加强呼吸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方法将93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患者47例,实验组实施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患者46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RR、SpO_2在三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0.05),MAP及HR在T2时间段,实验组稳定于观察组(P<0.05),其余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术中肢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镇静镇痛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具有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作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单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80例,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mg/kg~1.0mg/kg;PR组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满意,P组和PR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72±0.53)分和(0.61±0.80)分,二组丙泊酚用量P组(241.36±60.14)mg,PR组为(160.35±51.05)mg(P<0.05),术毕清醒时间P组(6.5±1.9)min,PR组(2.1±1.2)min(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术后患者苏醒更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B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及瑞芬太尼1~2μ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C组:静注丙泊酚1mg/kg及瑞芬太尼1μ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1~2μg/次;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定向力。结果:三组比较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用丙泊酚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45%,B组为10%,C组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三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镇痛效果:三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C组为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都能为人工流产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尤以丙泊酚1mg/kg复合瑞芬太尼1μg/kg用药量最少、术后苏醒最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得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静脉麻醉诱导插管后,静脉泵入丙泊酚50~75μg/(kg min)联合瑞芬太尼0.25~1μg/(kg min)维持麻醉。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早、意识恢复快和无躁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试验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结束后、插管时以及术后10 min动脉压和心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结束后、插管时和术后10 min试验组动脉压和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或泵注瑞芬太尼1μg/kg,均静脉滴注丙泊酚2 mg/kg后开始手术。B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m),患者有体动时追加丙泊酚0.4~1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2 min、手术开始后15 min以及手术后5 min时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给药后2 min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能更好地用于宫腔镜电切术,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各阶段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患者的苏醒时间都较对照组患者缩短;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经对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少,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于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组(SR组).F组以芬太尼麻醉诱导,R组以瑞芬太尼麻醉诱导,SR组以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3组患者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P)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和相关情况.结果 3组T1时段MAP和HR均较T0下降,且F组和R组均低于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R组T2、T6时段MAP和HR均高于T1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组升高不明显,F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3、T4、T5时段MAP和HR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T7、T8、T9时段MAP和HR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苏醒时间均长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疼痛和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6.7%和8.3%,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6.7%高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全麻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于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组(SR组)。F组以芬太尼麻醉诱导,R组以瑞芬太尼麻醉诱导,SR组以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3组患者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P)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和相关情况。结果 3组T1时段MAP和HR均较T0下降,且F组和R组均低于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R组T2、T6时段MAP和HR均高于T1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组升高不明显,F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3、T4、T5时段MAP和HR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T7、T8、T9时段MAP和HR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苏醒时间均长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疼痛和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6·7%和8.3%,均高于F组和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和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6.7%高于SR组和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全麻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患者共2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5分钟时的血压和心率及插管10分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配比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配比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例,各组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不同。记录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停麻药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插管前的MAP和HR值,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插管后即刻、拔管时与插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5min的MAP和HR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B组次之。C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长、苏醒质量最差。三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5mg/L与8μg/L时麻醉效果最好,随丙泊酚浓度降低及瑞芬太尼浓度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缩短,苏醒质量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S组和P组各30例。在同样经喉罩全身麻醉并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指导下,麻醉维持P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2.5~3.5mg/L)联合瑞芬太尼(靶浓度4.5-5.5μg/L)效应室靶控输注(TCI);S组采用吸入七氟烷(2%-4%)联合瑞芬太尼(靶浓度2.5~4.0斗s/L)。记录入室后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插喉罩前(T1)、插入喉罩时(T2)、切皮时(L3)、游离甲状腺时(T4)、切除甲状腺或肿物时(L5)、拔除喉罩时(T6)和出手术室时(L7)等8个时段的HR、SBP、DBP,停止麻醉至拔除喉罩的时间、拔除喉罩时的清醒程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HR、SBP、DBP比较,T0、T1、T2、L3等四个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4、L5、T6、L7等四个时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问拔除喉罩时间及拔喉罩时清醒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S组苏醒期躁动、头晕嗜睡、寒战和出室时伤口疼痛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镇痛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可行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诊并行全身麻醉1 20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组)603例和对照组(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组)597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及镇静质量等指标变化,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对照组T1T7不同阶段较T0相比,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10±0.90)min,离院时间为(9.10±1.3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0±1.40)min、(15.60±2.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为(57.00±16.00)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00±21.0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分者为509例(占84.41%),对照组为379例(占63.48%),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可控性较强、起效快,患者血液检测指标较平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丙泊酚6~8mg/(1(g·h)维持麻醉,使目标BIS保持在40-60。在BIS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1,并记录注射后5、10、15、20和30min时时血压(mmHg)、心率(次数/分钟)、BIS。结果氟比洛芬酯给药后各时间点BIS与给药前相比没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后心率、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氟比洛芬酯按临床用药剂量给药(1mg·kg^-1)对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测试及血压检查。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以及插管后1,2,3 min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插管均一次性顺利完成。诱导后血压下降,心率明显减慢,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均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插管后血压测量值较基础值偏低,较诱导前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时间段心率均维持在诱导前水平(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单纯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I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微量注射泵给药.三组病人诱导用药:R组:瑞芬太尼1.0ug/kg,丙泊酚1.0mg/kg ; F组:芬太尼1.0ug/kg,丙泊酚1.0 mg/kg;P组:丙泊酚2.5mg/kg;静注60s诱导.维持用药:三组均用丙泊酚0.15mg kg-1 min-1,其中R组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1ug kg-1 min-1,持续静注至负压吸引结束停药.病人出现体动时均再追加丙泊酚0.25-0.50 mg/kg.结果术后三组病人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R和F组的术者满意度高于P组(P<0.05).丙泊酚的用量R和F组相同,显著低于P组(P<0.01);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和F组(P<0.01).结论泊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更好,并使泊丙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