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赵喜新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阴阳学说/分析数学模型,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并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和运用,古人仅停留...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阴阳学说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津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6-8
“不对称”是相对于“一分为二”的“对称”而提出来的。自从“一分为二”领哲学学术潮流之首以来,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中医学也不能例外。几乎中医学所有的教课书,都将“一分为二”列为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规律之一。明人张景岳《类经图翼医易》中的“... 相似文献
4.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中医阴阳学说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生物信息系统的活性物质如cAMP和cGMP,TXA2和PGI2为对生物功能调节中,正好相反的分子生物学效应,论述了中医阴阳理论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蓬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4)
阴阳概念的产生追本溯源是导源于《易经》,是易经用观物取象的方法将“阴阳”这个代指性符号上升演变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哲学范畴,而成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渊源;《易经》卦象变化的万物交感原理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确立了阴阳双方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唯物辩证关系;《易经》卦象变化的“物极必反”规律揭示了阴阳双方是不断消长变化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易经》卦象变化的“中和平衡”原理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结果。《易经》卦象这些基本原理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构建起到了框架作用,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宇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1):9-12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是中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重要理论工具,涉及藏象、经络、病机、治疗、方药、针灸、养生等中医学主要理论范畴的内容.对于阴阳的概念,应理清阴阳与矛盾的关系,并区分哲学阴阳与医学阴阳的不同.医学阴阳有其特定的医学内容,可直接用于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主要包括:①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质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周易》论述的问题,主要是阴阳的相互关系”、“《内经》继承、发展了《周易》的阴阳学说”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阴阳学说与《周易》的联系,认为:中医的阴阳学说来源于《周易》,《周易》的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因中的阴阳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领域,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内经》,中医学科学结构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逻辑构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方法:从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论述。结果与结论:中医源于《周易》,二者密切相关,中医学是在汲取了《周易》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建构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结构学是科学学的分支,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模式。中医学基本构架是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由于长期的量变积累,出现了自然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门学科的概念是该学科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经典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有不合理性,违背科学结构学基本原则,如古代自然哲学概念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替代作用,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混淆等。中医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根据机体所在微环境的不同可极化为不同状态,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2类。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占据不同的优势从而产生相互作用,其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相互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有着相似的内涵。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调节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平衡的观点。当M1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清热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等;当M2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痰化浊,方选桂枝汤、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二陈汤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阴阳转化思维不对称性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方法:采用ERP和fMRI技术分别记录30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完成一项医学阴阳转化的判断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正确率、脑电波信号和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研究生判断阳转阴的反应速度快于判断阴转阳。ERP结果表明阴阳转化在认知加工后期的不对称性,与阴转阳在注意资源分配、工作记忆过程、语义分析与情境整合中存在优势相关。fMRI结果发现右侧脑岛和右侧额中回对阴阳转化认知的响应方式存在不对称,提示情绪加工和奖赏机制可能对维持阴转阳任务的工作记忆密切相关。而额中回或参与消极信息的抑制反向促进阴转阳任务的语义整合分析。结论:阴阳转化存在认知加工不对称性,大脑右半球对阴阳转化认知转化存在不同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意象思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理论中,中医学也毫无例外地承袭了这一经典思维方法。深刻理解中医理论思想离不开对中医主导思维方式——意象思维的把握,因此剖析意象思维的内涵、形成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可以使人更好地明确中医的意象思维方式,深入的领会中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