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半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在生物碱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鸟苷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在蛋白质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在还原糖含量方面,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法半夏;在总糖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结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在化学成分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炮制半夏与生半夏相比较,在生物碱、鸟苷、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上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硫酸-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按照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半夏生品及其六种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顺序为:法半夏(石灰甘草制)>姜半夏(姜矾煮制)>清半夏(矾煮)>清半夏(矾泡)>生半夏>贵州法半夏>姜半夏(姜炒).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0.01或P<0.001).  相似文献   

3.
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高潮  刘继宁 《陕西中医》2009,30(5):601-602
目的:浅析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中药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和半夏曲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结论: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其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曲偏于化痰止咳,健脾消食。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半夏姜制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检测,半夏中含有的麻黄碱成分含量为0.00344%,经炮制后,半夏5种炮制品中麻黄碱含量的顺序依次为:姜矾半夏>生半夏>姜浸半夏>姜煮半夏>矾浸半夏。矾水浸和单纯加热对麻黄碱的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半夏不同炮制品(法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中鸟苷和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250mm,0.45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采用梯度洗脱法测定半夏不同炮制品中鸟苷和腺苷的含量。结果半夏生品中鸟苷和腺苷含量均高于各炮制品。结论炮制会降低半夏中鸟苷和腺苷含量。  相似文献   

6.
杨冰月  李敏  敬勇  赖月月  刘佳灵  彭亮 《中草药》2018,49(18):4349-4355
目的研究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水提取物中8种有效成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含量;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对半夏传统功效祛痰、止咳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半夏炮制品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含量较半夏生品明显下降,法半夏中未检出肌苷。3种炮制品相比,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含量最高,姜半夏最低,与祛痰作用强弱一致,该4种成分是祛痰作用的活性成分,清半夏炮制时加入白矾,也增强其化痰功效;法半夏止咳作用最强,其次为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作用最弱,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辅料甘草(引入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加入增强了法半夏止咳作用。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生姜(引入6-姜辣素)增强姜半夏止呕作用,减弱化痰、止咳作用。结论半夏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功效均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半夏草酸钙针晶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草酸钙针晶含量的影响。方法RP-HPLC法。色谱柱:Symmetry Shield RP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磷酸二氢钾-TBA(p H2.0)∶甲醇=92∶8,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半夏炮制品草酸钙针晶含量不同:生半夏2.77%法半夏1.79%清半夏0.77%姜半夏0.44%。结论炮制能降低半夏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高效液相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信,为半夏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于治疗妊娠恶阻的复方—半夏茯苓汤中,半夏不同炮制方法(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对妊娠母鼠的肝肾毒性、致畸胎、死胎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生殖毒性。方法选取临床治疗妊娠恶阻应用频率最高的复方—半夏茯苓汤进行不同炮制半夏生殖毒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建立阳性对照组(即丝裂霉素C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半夏茯苓汤中所用半夏分别为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3组)等,对生殖毒性进行探讨。结果通过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半夏茯苓汤中,生半夏组的致畸胎率(5.38%)、致死胎率(4.30%)均高于姜半夏(4.13%,4.13%)、法半夏组(3.03%,2.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茯苓汤用法半夏治疗孕妇妊娠呕吐最为安全,孕妇需慎用未经炮制的生半夏的复方。  相似文献   

9.
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的姜半夏中微量水溶性成分鸟苷的含量,对半夏的其他姜制炮制品中鸟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鸟苷含量接近,与生半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他炮制品的鸟苷含量则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正交法”和药典法炮制的姜半夏没有明显区别,浸制工艺对鸟苷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a.的块茎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是有毒中药之一 ,内服必须经过严格炮制。半夏所含成分 β-谷甾醇 ,具有止咳、抗癌抗炎及降低血中胆固醇等药理作用 ,可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方法炮制的姜半夏与蒸制法炮制姜半夏所含成分β-谷甾醇的变化 ,为姜半夏蒸制提供实验数据。1 样品制备《中国药典》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中国药典》1 995版半夏项下姜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广东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姜半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半夏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利用正品半夏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进行炮制.结果: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正品半夏及其炮制品的药物作用有显著的不同.结论:生半夏具有催呕作用;清半夏以燥湿化痰为主;姜半夏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法半夏偏以祛寒痰,调脾和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附子与半夏不同炮制品种配伍应用的ESI-MSn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采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附子与半夏不同炮制品配伍前后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生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系统考察。结果:与生附子相比,双酯型生物碱在附子加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共煎液中含量增高,附子加法半夏共煎液中的双脂型生物碱含量降低。结论:附子与姜半夏配伍的解毒机制是使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毒性小的单脂型生物碱;与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配伍的毒性增大的原因是其具有抑制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水解或热解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法对半夏不同炮制品中8种潜在毒性成分与肝毒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不同炮制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盐酸麻黄碱、葫芦巴碱、胆碱、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尿黑酸和大黄酚8种潜在毒性成分的含量。将半夏及其炮制品水提液给予大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A、TBIL、AKP、IL-18、IL-1β、NLRP3、TNF-α)的水平;对半夏及其炮制品中8种潜在毒性成分与肝毒性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与生半夏相比,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溶血磷脂酰胆碱、胆碱、葫芦巴碱、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酸和大黄酚的含量均降低,姜半夏、清半夏中原儿茶醛的含量升高,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中尿黑酸含量升高;半夏及其炮制品对正常大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毒性,经统计分析表明,溶血磷脂酰胆碱、盐酸麻黄碱、胆碱、原儿茶酸、葫芦巴碱、大黄酚与大鼠肝毒性相关。结论:通过炮制降低半夏肝毒性的作用可能与降低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溶血磷脂酰胆碱、胆碱、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酸、葫芦巴碱、大黄酚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姜、法半夏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Vecs)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乙醇、纯水提取半夏及其炮制品,将其作用于脂多糖(LPS)刺激诱导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设置正常组(不给药也不加LPS刺激)、对照组(不给药,加入10 mg ·L-1LPS)和实验组(均含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LPS,含不同溶剂半夏提取物,剂量分别为0.1,1,10,20 mg·L-1).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半夏各提取物组分均能降低炎性因子的分泌,各剂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生半夏各组分对细胞分泌TNF-α的抑制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在20 mg·L-1剂量下IL-6,TNF-α分泌量最低.不同半夏炮制品的各组分(20 mg·L-1剂量组)均能降低TNF-α分泌量;清半夏石油醚组分在20 mg·L-1降低IL-6的作用最强.生、清、姜、法半夏水提液均能降低IL-6,TNF-α的分泌(P<0.05),其中清半夏作用最强.结论:半夏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与半夏的炮制和提取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胞苷、尿苷、胸苷、腺苷、尿嘧啶、次黄嘌呤8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比较半夏炮制前后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炮制对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利用SPSS 25.0、SIMCA 14.0软件对半夏及其3种炮制品的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建立的HPLC法可以较好地对半夏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炮制前后半夏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姜半夏中胞苷未检出,清半夏中腺苷与肌苷未检出,法半夏炮制前后成分种类无较大变化。半夏及其炮制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者为鸟苷与尿苷,平均值分别为0.0113%、0.0117%。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核苷类成分能够较好地将半夏及其炮制品进行区分,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成分分别为尿苷、胸苷、鸟苷、胞苷。结论: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测定湖南产半夏药材炮制前后尿苷、鸟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的方法炮制半夏药材,用HPLC法测定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应用Agilent ZORBX SB-C18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尿苷和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11μg·ml-1、1.4~14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9.83%,100.47%,RSD分别为1.58%,1.27%。生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652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534mg·g-1;姜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13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165mg·g-1;法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71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237mg·g-1。结论炮制过程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均有所减少,姜半夏中尿苷和鸟苷和含量相对较低。用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其准确性高、专属性强,能为湖南产半夏的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清半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中医院药学部采购的生半夏若干,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清半夏炮制方法,B组采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关于清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饮片成分,包括总游离酸、草酸钙针晶及矾等,比较两种炮制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B组总游离酸高于A组,并且B组草酸钙针晶和矾的含量均低于A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炮制方法,清半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并且能够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该炮制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 半夏的炮制方法很多,因而它成品的名称据调查有: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仙露半夏、半夏粬、宋氏夏、崔氏夏、戈制半夏等名称,内中宋氏夏、崔氏夏、戈制半夏、多是过去私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药典半夏传统炮制工艺与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半夏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半夏分别采用清半夏药典方法和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进行炮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和半夏与白矾质量比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炮制方法;比较清半夏药典方法和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在半夏总生物碱、总有机酸、草酸钙和白矾含量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炮制时间为120 min,炮制温度100℃,药材与白矾质量比为5∶1时,总生物碱含量最高,达到0.044%;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和药材与白矾质量比均可显著影响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组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显著高于清半夏药典方法组(P<0.05),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组草酸钙含量显著低于药典方法组(P<0.05)。结论: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炮制工艺可显著提高半夏中的有效成分,降低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古法制半夏与现代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进行分析,考量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是否合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考量其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的含量多寡、晶型情况。结果:古法制半夏其草酸钙晶形发生变化,不溶性草酸钙针晶束被打散、破坏,草酸钙针晶针尖被磨损、溶化,最后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含量急剧下降。结论: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去毒效果优于现代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