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液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为85.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实施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的形成,提高相关静脉血流流速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入住ICU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各65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后的下肢股静脉峰速度(53.62±5.73)cm/s、平均速度(35.74±4.79)cm/s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9.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唐磊 《双足与保健》2018,(3):131-131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偏瘫脑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股静脉血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0 d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偏瘫脑梗死患者股静脉血流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CU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就诊的ICU患者共计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化护理联合干预,观察行不通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状况和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ICU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工作中,对其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值速度,降低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用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检测康复护理干预前后患肢腘静脉的血流峰值速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腘静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快,对照组腘静脉血流增加幅度(1.52~2.26 cm/s,平均1.74 cm/s)低于观察组(13.10~17.22 cm/s,平均15.31 cm/s)(P0.05);对照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康复护理预防取得满意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3月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的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强化护理,能够减少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ICU医治的患者(100例)开展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50例,乙组50例。给予乙组常规护理干预,而甲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乙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股静脉的血流峰值速度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股静脉的血流平均速度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肿瘤患者86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的18.60%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血流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45例设为A组,将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的45例设为B组,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全血粘度高切以及全血粘度低切、下肢肿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腘静脉与股静脉监测血流速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有效改善,降低患者下降肿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 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27±2.58)分,低于(72.56±2.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2 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腘静脉血流峰速度、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更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 5、9.998 5、10.145 8,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配合护理干预利于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10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组,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为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SAS评分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神内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接诊的神内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72 h开展早起运动护理,对比两组的血流速度、脑卒中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脑卒中评分和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神内科患者开展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偏瘫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压治疗仪治疗及护理。结果研究组平均血流速度为(33.6±4.2)cm/s,腘静脉血流峰速度(37.2±4.6)cm/s,股静脉血流峰速度(58.9±6.2)cm/s,分别与对照组的(26.5±2.3)cm/s、(25.8±3.1)cm/s和(43.7±5.3)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4.0%,分别与对照组的20.0%和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结合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张瑞荣 《双足与保健》2017,(10):101-101
目的探讨预防危重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ICU接受治疗的76例病情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ICU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通过对病情危重患者积极行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骨创伤患者接受预防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所选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实验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分析2组骨创伤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股静脉血流量、股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预防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脊柱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明显加快,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更快,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疮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明显降低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和降低偏瘫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从而促进偏瘫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的80例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1组、2组偏瘫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对比试验1、2组偏瘫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股静脉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试验2组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护理满意度高于试验2组、干预后相关指标优于干预前与试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护理期间早期护理干预的有效落实可以成功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护理。方法:选取20例骨创伤病患采用Autar修订量表进行DVT风险评估,对低风险病患采用踝泵运动预防和健康宣教;对中风险病患采用足底泵或间歇充气挤压泵预防;高风险患者在中风险措施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预防。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DVT,有1例患者发生肌间隙血栓;干预前后患者D-二聚体、股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DVT风险评估,并实施针对性预防干预,可较好地预防患者发生DV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90例剖宫产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2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8.8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及血流平均速度。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该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运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流峰速度为(56.35±5.42)cm~2、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为(35.73±3.39)cm~2,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2.53±6.07)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0.15±0.93)分、住院时间为(12.06±1.05)d、运动功能评分为(65.31±6.37)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患者接受早期运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流速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