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郑州市中医院所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彩色超声多普勒指标、下肢肿胀程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1 d、7 d以及14 d,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腘静脉的点状回声和血管内液清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肿胀0分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价值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彩色超声多普勒指标,还能够降低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引发偏瘫,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和防止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入院的脑血管疾病致偏瘫19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和防止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发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22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中35例脑卒中后偏瘫并下肢红肿疼痛经静脉造影和/或超声证实的DVT患者资料分析,并通过与同期收治的35例非DVT卒中患者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了解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本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症状性DVT的发病率为35/822(4.3%),DVT发生在瘫痪侧32例,其中同为左侧28例;脑卒中后发生症状性DVT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住院2周~4周;肢体肌力0~Ⅱ级31例,Ⅲ级及以上者4例;年龄≥65岁28例;有股静脉置管史21例;合并高血压33例;有糖尿病19例;有心房纤颤者8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脑卒中后DVT组血Hcy、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重度肢体瘫痪、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股静脉置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炎症可能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避免DVT的发生及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应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葛金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6):1813+182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45例DVT患者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其中2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7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所有介入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均介入操作成功,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其发病率约为周围血管疾病的40%,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DVT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9例,经过综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998-10—2008-09,我科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36例均为本院外围血管科住院患者,男167例,女69例;左下肢196例,右下肢28例,双下肢12例;治疗时 相似文献
7.
左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89-89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方法通过对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从病情稳定后24小时即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护理,15d为1个疗程。结果 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是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脑梗死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出现和继发性肺栓塞是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是降低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 相似文献
9.
王丽波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13):29-30,封3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对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研究,使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参照组(基础预防)和试验组(基础预防+气压治疗仪干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美国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护理长期卧床患者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从患者人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观察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佩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146-214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通过溶栓、祛聚、抗凝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地预防和护理,提高了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下肢骨关节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髋、膝关节置换,髓内钉手术后多见。下肢DVT可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甚至肺栓塞,并可能致残和危及生命,是骨科术后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邱贵兴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因此,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少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对我科从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98例非手术患者从一般处理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71%好转率为20%。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血液滞留;另外,静脉壁损伤、肿瘤性疾病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本病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下肢功能,而且可合并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现将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之一,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慢性心肺患者、糖尿病、外科骨折等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三大主要病因。DVT形成后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除治疗外,护理液很重要。我院从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住120例DVT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0%~60%,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我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THA及TKA患者62例,发生DVT30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病,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可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手术治疗。护理上根据具体病情,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1]。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5~78岁,平均52岁;左下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护理后,非常满意的患者一共有13例,满意的患者一共有7例,不满意患者有0例,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以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有所改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神经外科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得到诊治可导致患肢致残,严重者栓子脱落可并发肺栓塞而危急生命。神经外科有很多深静脉血栓发生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长、激素的应用、术后肢体力弱偏瘫等使患者发生深静脉损伤的危险性增加2倍。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1.1血流缓慢:高龄、心肺功能不全:高龄患者多数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血液粘稠度大;再加 相似文献
20.
马翠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36-283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其危险性在于深静脉栓子脱落可造成致死性的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文献报道,妇科肿瘤患者术中术后DVT的发病率为7%~45%[1],2007年我院妇产科对妇科肿瘤患者制定特别预防护理方案,在降低DVT发生率上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