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对慢性湿疹的认识,认为慢性湿疹的病机是脾不运湿为其本,风湿热邪袭表为其标,日久血虚风燥,临床特点为"痒、湿、烂、顽、变",分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三型,并详诉其方药和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2.
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发轫于清代,薪火相传已历经百余年,是我国当代中医皮肤科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医家注重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临证治疗黄褐斑有独到的用药经验,重视滋补肝肾、健脾化湿、疏肝活血、调理冲任.临证中善用药对:菟丝子、泽泻,桔梗、淫羊藿,女贞子、墨旱莲,郁金、丹参,黄芪、制何首乌等.文章经过文献梳理和...  相似文献   

3.
外科疾病虽然大多数发于体表皮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唐汉钧教授认为:"中医外科疾病虽然表现的症状较为表浅,但往往是由内脏的病变所导致的。而脾胃乃后天之本,因此,外科诸多疾病与脾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湿疮及中医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证候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比较。结果:慢性湿疮患者在治疗4周后,各证候患者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取得痊愈49例,显效125例,总显效率为62.8%;在治疗结束6月后对取得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回访,共随访160例,痊愈患者增加到101例,复发39例,总体复发率为24.4%。结论:运用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可显著降低其皮损面积百分比、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擅长治疗多种外科疾病,认为脾胃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若脾胃运化气血、水液功能失常,脾之升清统血功能失常,则可发作多种外科疾病;其治疗主张调和脾胃、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灵活运用消、托、补三法,兼顾脾胃等原则,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导师陈少春师从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现任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多。陈师治疗妇科疾病,不拘泥于调补肝肾,更注重脾胃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益气、统血、固涩、主肌肉等生理作用。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妇女的经、带、胎、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脾胃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陈师从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楚云  姜树民 《河南中医》2019,39(12):1837-1841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尤昭玲教授临证善从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月经病贵在扶脾调经,带下病首要健脾化湿,妊娠病必用益气栽胎,产后病重在健补脾胃,瘕瘕则宜顾护培补正气,不孕症经期健脾泄利、经后滋血助膜养泡.从而起到“调经、养胎、种子、止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皮肤慢性溃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有递增的趋势。吾师艾儒棣教授师从于蜀中疡医大师文琢之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累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总结其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经验,以襄同道。  相似文献   

10.
袁月松  王兴臣  姬琳  邢基祥 《陕西中医》2022,(11):1605-1608,1612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历代医家多从平抑肝风论治。吾师王兴臣独辟蹊径,认为该病是以脾胃气化失常为中心,以五行乘侮关系为纽带的疾病,指出脾胃虚损是颤证关键病机,将从脾胃论治贯穿颤证的整个治疗过程中。现从脾胃的生理功能、五运六气角度以及脾与五脏的关系出发,论证脾虚致颤的病理机制以及从健运脾胃治疗颤证的必要性,治疗上应以实脾胃之元气作为主要手段,守天时、旺脾土,治法当健脾化湿、补中益气。并以参术汤为引,复中焦升降之枢纽,斡旋气机治颤,总结导师从脾胃论治颤证的临证审察之经验,从而促进中医理论契合运用于临床实践,以期为颤证的治疗提供参详。  相似文献   

11.
介绍崔云教授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的经验。认为脾胃运化精微气血津液,濡养四脏,进而对男性生殖器官发挥调节功能,而脾胃异常是导致男科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应权衡脾胃虚实,合理选择补虚泻实之法。并举医案2则。  相似文献   

12.
林毅教授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毅教授是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病学术带头人.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40余年,潜心研究乳房疾病,在中医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和理论上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从脾胃论治乳  相似文献   

13.
唐汉钧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唐师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要重视调治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平衡,这种整体观为乳腺疾病外病内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继承人跟随唐师临诊学习,记录其在乳腺疾病方面的治疗精髓,感悟颇深。现将唐师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在治疗学和预防学上有重要意义。脾胃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疾病也可影响脾胃。笔者将从脾胃论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从脾胃入手论述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认为眩晕的病机关键为脾胃功能失调,肝失调达。其病位在头,以脾胃为枢纽,与肝肾相关;在病性上分虚实两端;治疗上运用温中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活血,疏肝清热,和胃降逆等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总结颜新教授对脾胃学说的临证应用。分析颜新教授对传统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认识和传承,认为其重视脾胃的生理机能,善于总结疾病过程中脾胃失调的病机,依据疾病过程中脾胃失常的病机,善治多系统的复杂病症。  相似文献   

18.
双心疾病以心血管疾病伴有情志失常为特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更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导致双心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双心疾病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现代医家多从心肝入手,调达肝气以安心神,效果良好。脾胃在双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亦是关键,文章从疾病特点、发病形式、病机演变、辨证分型等不同视角探析从脾胃论治双心疾病的辨证思路与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义  陈冰 《中医药学刊》2001,19(4):320-320
  相似文献   

20.
情志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已引起广泛关注 ,中医辨证论治独具特色 ,对情志疾病辨治多从心、肝、肾、脑入手 ,较少论及脾胃 ,笔者认为治脾胃当为綮要 ,兹将缘由述略如下 :1 情志疾病与脾胃关系密切①脾胃为情志生化之源 众所周知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并非无源之水 ,必然有其物质基础 ,因为脏腑的功能有赖于气之温煦、推动及血和津液的濡养和滋润 ,故情志的物质基础可归结为气、血、津液。而三者俱源于饮食水谷之精。《灵枢·营卫生会》说 :“人受气于谷”。《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