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比较超声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 50 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甲组)与 50 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组),分析两组 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征象。结果:甲组患者肝脏形态缩小、结节增生表现、细颗粒表现、腹腔淋 巴结肿大和胆管壁增强与乙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甲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量、平均流速 均小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诊断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具有 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清楚反映两种疾病的影像征象,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纤维化与肝硬化。本病早期表现隐匿,加之检验技术滞后,很多病例被误诊,往往发展到肝硬化才被确诊,从而错过了早期诊治的机会。近年来由于实验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能确诊的病例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累及小叶内和间隔胆管,其特征为胆管进行性炎症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纤维化,最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有以胆汁淤积的熊去氧胆酸、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瘙痒症状、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为主要治疗对象的几种对症治疗方法,对于终末期的患者而言适合进行肝移植进行治疗.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面展开讨论与阐述,从而能够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等进行了解,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最早发现于1857年,但其临床特征直到1950年才开始得到充分认识。目前PBC被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最高发病率为400/百万人。PBC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其中90%~95%为女性,大部分集中在30~70岁之间,儿童少见。在美国,PBC患者的10a生存率估计为59%,而在全球人口中相应的生存率为81%。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钟艳梅 《吉林中医药》2009,29(4):317-317
1病案举例 李某,女,44岁,2008年9月8日初诊。患者因间断乏力、尿黄伴皮肤瘙痒45d来门诊治疗。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为阴性,AMA(+),ANA(-),肝功能ALT150U/L,AST145U/L,GGT629U/L,ALP977U/L,TBIL44μmol/L,DBIL32.4μmol/L,GLU5.1mmol/L,TG1.2mmol/L,血尿常规正常,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不光滑,肝颗粒增粗。查体:神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伴抓痕,心肺未见异常。患者平素畏寒,喜热饮,情志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该患者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7.
8.
宋春荣  南然 《河南中医》2013,33(7):1073-1075
综述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西医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对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医药治疗PBC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如不能做到规范诊断,疗效标准的判定和疗程有待进一步改进等问题,临床积极开展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寻找PBC发病机制与中医证候的关联及中药药理机制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进一步证实中医药对PBC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将来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及门静脉炎症最终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为其特点。人群发病率为每年(4~30)例/万,病死人数占肝硬化病死人数的1.6%~2.0%。PBC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对PBC的临床研究没有统一的病症标准,但可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其分别归属于中医的"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肝失条达或胆失疏泄等最终导致肝、脾、肾三脏亏虚,兼挟"湿、热、瘀、毒"等标实证。分为肝郁脾虚、脾胃气虚、湿热瘀血、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湿滞血瘀、脾肾阳虚、脾阳不振等证型,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比单纯中药或西药疗效更显著。PBC累积多系统、多器官,发病较为隐匿,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若医师临床诊治经验不足,极易造成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病因病机复杂,合并症状繁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冯兴华教授治疗该病时辨证独到,贯通中西,用药精巧。主要介绍了冯兴华教授运用疏肝利胆、健运脾胃、清热利湿、行水逐瘀、滋补肝肾等法治疗PBC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周新源  田耀洲 《吉林中医药》2014,(11):1185-118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中,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被证实对其有效的药物。但部分患者对UDCA不完全应答,其预后较差。经研究证实,这类患者可通过以下4种方法改善预后:1)UDCA联合布地奈德、调脂类药、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激动剂、S-腺苷蛋氨酸;2)利妥昔单抗;3)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民族医药治疗。由此,对于UDCA应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类以累及肝小叶间胆管的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损害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国内外指南推荐PBC治疗一线药物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仍有30%~40%患者治疗应答欠佳,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黄疸"、"鼓胀"、"积聚"范畴,近年来,国内不断有文献报道中医药在PBC治疗中获得一定疗效,中医辨证论治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效欠佳患者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西医诊断治概况。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52-1054
介绍陈建杰教授诊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认为本病脾虚湿热熏蒸肝胆,瘀热阻络,终致癥积,治疗以顾护中州、理脾化湿为本,贯穿病程始终;清热利湿退黄、凉血化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分期论治,各有侧重;注意兼症,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5.
郑良华 《光明中医》2004,19(2):57-58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为 1997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PBC患者 3 5例 ,男 10例 ,女 2 5例 :年龄 3 7~ 5 6岁 ,平均 46 5岁 :发病至确诊时平均病程 18个月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 1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7例、萎缩性胃炎 10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例。1 2 诊断标准 :3 5例患者均符合 2 0 0 0年美国肝病学会(AALSD)PBC指导建议 :①反应胆汁淤积的丙氨酶转氨酶 (ALT)等生化指标升高 ;②B超或胆管造影提示胆管正常 ;③抗线粒体抗体 (AMA)或AMA M2 阳性 ;④AMA或AMA M2 阴性但病理学改变符合PBC…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63例PB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郁脾虚型28例(44.4%),湿热蕴结型12例(19.0%),湿滞血瘀型10例(15.9%),肝肾阴虚型8例(12.7%),脾肾阳虚型3例(4.8%),脾阳不振型2例(3....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ihosis,PBC)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发病率3-5/10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延缓患者肝脏组织学进展,是临床上的首选药,但单纯应用西药疗效欠佳,预后不良,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医学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其归属于"胁痛""积聚""黄疸"等疾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由湿、热、瘀、虚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气血津液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分为肝郁脾虚、肝肾亏虚、肝胆湿热、瘀血阻络等证型论治。中医药治疗本病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尚不足,对其辨证分型论治尚需进行客观化、标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实教授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关键为肝脾受损,湿阻瘀滞,胆络失畅,基本治则为利胆和络,基本治法为疏、清、化、运、补5法,自拟茵芍二金汤为基本方,随证施治,药随证变,经验独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为特征,其特点是进行性肝内胆管破坏,引发胆汁淤积、门脉炎症、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甚至肝衰竭。PBC患病人群主要为50~60岁左右的女性,少数发生于儿童,男女患病比率为1∶10[1]。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疲乏,或无明显症状,少数在发现患病时已有黄疸或肝硬化并发症。由于早期明确诊断和熊去氧胆酸的使用,PBC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