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于下肢骨折手术前应用彩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彩超检查。结果该组180例下肢骨折患者经由术前彩超筛查结果提示发生静脉血栓患者共计12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其中左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例,占比为3.33%;右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例,占比为2.22%;双下肢静脉血栓者2例,占比为1.11%;在男女性别发生率比较中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患者的发生率为9.18%较50岁者的3.66%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率为11.54%,较单发性骨折患者的4.69%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手术前通过彩超筛查深静脉血栓具有很大必要性,彩超能够更为安全且有效的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范围、部位以及塞栓程度。结果患者诊断出右下肢静脉血栓23例,左下肢静脉血栓39例,双下肢静脉血栓13例。其中慢性下肢静脉血栓21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54例。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具有准确、无创等优点,能够利用超声检查全面的观察患者血栓的演变情况,是临床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形成因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1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病例内容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静脉血栓发生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造成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是康复锻炼不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不佳、骨折部位以及年龄过高等均可能导致下肢骨折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采取相适合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选取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客观比对,于彩超引导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彩超引导溶栓治疗。结果 64例下肢深静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无滤器移位情况,均无肺栓塞发生,预后较好。结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方法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及置管溶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入院后行彩超检查,并与临床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60例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出57例,符合率为95.0%,误漏诊3例,误漏诊率为5.0%。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的血栓回声、血流信号、血管管壁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常现象。结论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人骨折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骨折案例106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早期血浆D-二聚体进行化验,对患者下肢深静脉实施彩超检查,根据检验结果,得出老年人骨折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以及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结果主要分析得出:(1)老年人在骨折后容易产生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大约为17.0%,主要产生下肢骨折血栓、上肢骨折血栓、骨盆与髋部骨折血栓等;(2)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中主要包含胫后静脉血栓和肌间支静脉血栓,有4例患者兼并两种血栓情况;(3)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验,有47例患者的化验值低于500μg/L,这47例患者中出现了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老年人骨折早期容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容易发生在下肢骨折患者之中,另外就算患者血浆D-二聚体化验值低于500μg/L,也是有可能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在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以2007年1月—2017年1月为研究时间段,将期间该院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200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予以病理学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分析,总结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结果该组患者中共计患肢213条,检测显示其中表现为左下肢血栓135条,血栓部位共计245个,右下肢血栓78条,血栓部位共计182个;另外急性期血栓共计158条,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患处静脉管径呈明显增宽,阻塞处表现为血流充盈缺损样;亚急性期血栓55条,超声显示表现强回声、偏低回声、不均质回声等,血管管径则显示粗细不均匀,管壁呈增厚、粗糙样,血栓处血流充盈出现缺损;另外经统计,超声对病情检出率为96.00%(192/200),与病理学诊断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发病部位中以胫后静脉54.00%(108/200)占比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前静脉19.00%(38/200)、腘静脉11.00%(22/200)、股浅静脉9.50%(19/200)、骨深静脉6.50%(13/200)。结论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血栓部位、血流表现等情况,以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检查和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结果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92.5%(37/40)。结论彩色多普勒哨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可显示下肢静脉病变情况及血管内血流状态,对疾病临床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术前发生下肢DVT组与无DVT组,各40例,通过分析患者术前静脉造影结果,得出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最终确定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无DVT组造影距受伤时间显著低于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应调整后,得出股骨粗隆部骨折、造影检查距受伤时间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结论髋部患者术前下肢DVT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股骨粗隆部骨折及受伤后等待时间较长者需关注是否存在术前下肢DV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0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体,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1月,分析探讨患者术前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合并高血脂、年龄、是否合并多次骨折、性别、糖尿病、吸烟史、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史、骨折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合并恶性肿瘤及合并高血脂病等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402例入选患者中共计82例(20.3%)术后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合并高血脂病,发生骨折前长时间卧床,存在深静脉血栓史及具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为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前需对其下肢进行深静脉血栓评估,而且需要特别注意骨折至接受治疗的时间较长、合并高血脂病、发生骨折前长时间卧床、存在深静脉血栓史及具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患者的DVT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采取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纳入时间,纳入50例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及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全部患者均行超声诊断,将X线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部位、形态、血流动力学以及回声特点等进行密切观察。结果在5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行超声诊断的价值为:有24例患者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其灵敏度为85.71%(12/14)、特异度为100.00%(11/11),其准确度为92.00%(23/25)。在急性期超声诊断的特点为:血栓部位的血管直径较宽,血管内壁十分清晰,均以低回声为主,血栓部位血流量较少;亚急性期超声诊断的特点为:血管直径粗细不同,血栓部位出现等回声、强回声情况,血流量较少;慢性期超声诊断的特点为:血管直径较小或类似正常,血栓部位出现高回声、等回声情况,血流量逐渐类似正常。结论对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其诊断结果具有高准确性,诊断时需根据患者超声特点进行相应诊断,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活血利水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选取同期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对两组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d对两组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患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4d行超声检查,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够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超声影像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检查,分析彩色超声影像结果。结果彩色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为88.33%;患侧血管腔直径明显高于健侧,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健侧。结论彩色超声用于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实时了解血栓情况,不会形成创伤,能够重复进行,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接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分析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45例患者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6例双下肢血栓,39例单侧下肢血栓(18例左下肢血栓、21例右下肢血栓);且比对45例患者的患侧、健侧血管腔直径、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彩超检查,可充分明确血栓形成情况,创伤较小,可多次进行,临床确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57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的双下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血栓形成、血栓累及部位及血栓分期。结果:657例患者中,45例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均为单侧患肢。术前发现41例,其中急性血栓32例,亚急性血栓8例,慢性血栓1例;术后发现4例,均为急性血栓。多条静脉受累35例;单条静脉受累10例,其中大隐静脉入口处3例、股浅静脉1例、胫后静脉2例、小腿肌间静脉4例。完全闭塞30例,不完全闭塞15例。术前检查血栓累及髂外静脉3例、股总静脉24例、大隐静脉入口处28例、股浅静脉29例、股深静脉12例、腘静脉30例、胫后静脉31例、小腿肌间静脉4例;术后检查血栓累及股总静脉1例、大隐静脉入口处2例、股浅静脉1例、腘静脉2例、胫后静脉3例;胫前静脉及腓静脉未累及。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增高者45例,患肢肿痛者38例。单发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者均无明显下肢肿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检测出下肢骨折后静脉血栓是否存在,还可明确血栓的范围、部位、分期及管腔阻塞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和预防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对照组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行下肢肌肉的等张收缩以及踝关节和趾间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后第2日应用持续被动锻炼(CPM)治疗仪,观察血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无1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结合间歇主动规律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髋部骨折出现早期DVT患者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治疗,疗程7d,复查彩超了解血栓形成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凝血象及血小板指标.结果 治疗后彩超提示12例患者下肢血流信号基本恢复正常,凝血指标(PT、APTT、TT)及PLT变化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43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静脉造影检查,回顾分析不同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静脉造影检查显示40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有38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符合率为95.00%(38/40),总体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价值较高,具有无创优势,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筛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61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61例术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者设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的超声检查参数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CFV、SFV、PTV、MG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FV、SFV的CDFI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通过观察超声参数,准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行价值。方法对200例2014年3月—2018年9月在该院进行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情以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测并以此为标准,判断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阳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对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2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测的结果表明采用2种检查结果对比,其中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特异性为81.5%。结论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比较准确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检出,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