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各证型与脑CT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风病各证脑CT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对112例中风病且脑CT检查为阳性改变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且中经络证Ⅰ型以脑梗死为主,中经络证Ⅱ型以脑出血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基本能反映脑内病变的轻重,但不能确定脑梗死或脑出血及具体部位。临床辨证论治时与脑CT表现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风中医证型与颅脑CT表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洁  陈雁 《四川中医》2007,25(11):27-28
目的:探讨中风中医证型与CT表现关系。方法:对120例中风患者的辨证分型与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经络型CT表现以腔隙性脑梗死居多,中脏腑型CT表现以脑出血居多。结论:中风中医证型与CT表现存在明显相关性,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海量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2-1893
CT(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人们了解自身内部的病变成为可能,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已经在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分型上有了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海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2-1893
CT(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人们了解自身内部的病变成为可能,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已经在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分型上有了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与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7年11—1998年8月经CT确诊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将其中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00例结合中医证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26例,女74例;年龄21—66岁;病程1周—17年。病人均以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就诊,查体腰旁压痛阳性,腰椎功能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中央型肺癌螺旋CT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正> 综观历代医著有关中风证之分类、分型、风中部位的论述,众说纷云:《内经》所述诸风多是外风致病。如“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等。金元时代刘完素主火盛,李东垣主气虚,朱丹溪主痰湿。戴思恭先生云:所谓风中脉,则口眼歪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生命危”。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各证型与MR-DWI表现的关系。方法观察37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患者的MR-DWI表现,记录新鲜病灶的大小、部位与辨证分型,用SA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性脑中风中经络组具体辨证分型与新鲜病灶的部位有相关性(P<0.05),与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MR-DWI表现分析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相关性更加严密;各证型与MR-DWI表现的具体对应关系尚需要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中医临床证型与头CT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丹  张友东 《中医药研究》1999,15(3):26-26,43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两种脑出血证型,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头CT改变的差异。方法:观察了6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中医的辨证分析,将它们分为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分析两组头CT在脑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及中线移位的差异。结果: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和脑中线结构有移位的,多表现为中脏腑证;而出血量小,血肿未破入脑室系统和中线结构未移位的多表现为中经络证。结论:脑出血的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在病理解剖上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 ,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2个类型。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现将中风六病的CT表现作一总结。1 脑出血1 1 简介 是脑内的血管破裂 ,血液溢出 ,是中风六病中最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者。它多发生于 4 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 ,起病急 ,来势猛 ,先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很快出现言语不清、昏睡、昏迷、半身不遂 ;重者鼾声如雷 ,呼吸深大 ,二便失禁。1 2 CT表现 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 ,多发生于基底节、脑干、小脑 ,也偶见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癌118例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四种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痰湿型最多,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在气阴两虚型中多于其他证型,气虚痰湿型出现胸腔积液较多,胸膜凹陷征在气滞血瘀型较多;不同中医证侯在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腔积液、胸膜凹陷征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其他MSCT征象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肺癌的部分螺旋CT表现可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的临床证型与CT表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风中经络型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证型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按照中医中风的辨证分型分组:风邪入络型、痰热生风型、肝肾阴亏型、气虚血瘀型,采用双盲法对其CT表现与各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区128例,大脑半球白质34例,小脑12例,脑干4例;中医辨证:风邪入络型28例.痰热生风型54例.肝肾阴亏型63例,气虚血瘀型33例;四种证型中除了风邪入络型梗塞灶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白质多见外,其它证型都以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肝肾阴亏型和气虚血瘀型以合并弥漫性脑萎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见。结论:中风中经络型脑梗塞病人头部CT表现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中风是长期致残的疾病之首,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风、火、痰、虚、瘀”是该病的致病因素,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各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提高CHF中医辨证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本课题纳入6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另设立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对照组21例。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与CHF组及CHF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浆BNP水平关系,探讨其相关性。结果:1CHF各中医证型与血浆BNP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BNP水平CHF阳虚证型组患者873.34±393.17pg/ml及非阳虚证型组患者274.85±203.75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56.09±42.03pg/ml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阳虚证型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阳虚证型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血浆BNP与CHF各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2CHF阳虚证型患者较非阳虚证型者病情更严重,预后也更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119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痰瘀阻型和阴虚风动型,分析比较各证型患病率及并发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发病率风痰火亢型37.82%、风痰瘀阻型35.29%、阴虚风动型26.89%,合并肺部感染风痰火亢型42.22%、风痰瘀阻型28.57%、阴虚风动型15.62%,风痰火亢型与阴虚风动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风痰火亢型发病率较高且易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17.
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证型与CT表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增强CT(MSCT)表现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MSCT表现及中医临床证型,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气虚痰湿、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四种证型,采用双盲法研究肺癌MSCT表现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型中以气虚痰湿型多见;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在气阴两虚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膜凹陷征在气滞血瘀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腔积液在气虚痰湿型中多见;增强60秒后CT值气阴两虚型高于气滞血瘀型和阴虚内热型。结论:周围型肺癌MSCT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可以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中风常见的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CT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脑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选取的180例中风患者进行头部CT扫描,观察、记录病变的种类、病灶密度、脑出血量、病变部位、病灶范围以及中线移位、脑室改变等情况,并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中经络证者在脑CT表现上以脑梗塞为主,病灶密度值低,出血量少,范围小,病变以基底区为主,对脑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病情相对较轻,而中脏腑证者脑CT结果以脑出血为主,病灶密度值高,出血量多,范围大,病变以基底区及脑叶区为主,对脑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大,病情相对较重。而中风脱证患者的脑出血量多于闭证患者,病灶范围也大于中风闭证患者,病情较中风闭证更严重。结论:脑中风患者脑CT影像结果与临床辨证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CT影像学结论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依据,为中医辨证在微观方面提供了最直接、最客观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电针耳穴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各证型临床观察。方法对87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电针耳穴治疗,并将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肝气郁结证患者有效率90.48%,气郁化火证患者有效率80.00%,痰气郁结证患者有效率76.47%,心神失养证患者有效率84.62%,心脾两虚证患者有效率83.33%,心肾阴虚证患者有效率77.78%。结论耳穴电针结合中药对中风后抑郁症各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对肝气郁结证患者症状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