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从而改善术后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濮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简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近期效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较佳,安全性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滑县新区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老年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分成A组和B组,A组予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B组予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评估术前后疼痛情况,评定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VR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A组(P均0.05)。治疗后2组VR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均0.05)。2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疗效相似,但后路小切口手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外侧微创入路及后外侧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前外侧微创入路组(A组)、后外侧微创入路组(B组)及常规后外侧入路组(C组),每组60例,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A、B 2组(P均<0.05),术后3 d内下地负重例数及3个月内可独立行走例数均少于其余2组(P均<0.05),术后3个月C组Harris评分低于其他2组(P均<0.05),但3 a后3组Harris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2组各项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微创术式较常规外侧入路术式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恢复较快;前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微创入路手术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923.93±96.13)m L、(162.51±35.4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85.73±3.6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少,但该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6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Harris功能评定,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种手术方式中,全髋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应用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7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Harris评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症状指标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指标层面评估,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更佳,但从长远疗效的角度分析该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可见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直接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直接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5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评定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恢复情况。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为(61.1±7.2)min,术中出血量为(282.8±26.5)mL,术后引流量为(194.1±23.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87±0.7)d,完全负重时间为(6.9±2.4)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78.0±5.7)分,SF-36评分为(64.7±8.3)分,均比术前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83.1±5.8)分,SF-36评分为(78.5±6.6)分,均比术后1个月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4.1±5.2)分,SF-36评分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44例符合该研究条件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组,即观察组(PFNA,n=22)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n=22),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加符合老年患者实际需要,不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可控,同时可改善术后恢复效果,临床运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王永乐  沈斌  倪向明  徐仲翔  李悦 《新中医》2022,54(16):99-102
目的:观察活血逐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0 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逐瘀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Harris、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rris、VAS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血清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逐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31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小切口组,以同期行常规后外侧入路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应用助步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恢复情况相近(P0.05)。结论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患者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与治疗前后1周、1月、3月、6月Harris评分,观察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1月内能获得满意的髋部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后1周Harris评分即有明显上升,术后1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周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月Harris评分较术后1周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且未见重大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6年7月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分两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整体组围手术期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就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手术结束至出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和功能恢复效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和焦虑心理。结果:整体组功能恢复总有效为22例(95.65%)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7例(73.91%)。两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1例无菌性松动脱位,2例假体远端骨折,1例下肢静脉血栓。整体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手术结束至出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和焦虑心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整体组疼痛评分和焦虑心理更好,两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引流量,可加速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并发症发作概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患者入院日奇偶数,分为观察组(5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对照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作概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作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诊治方式中,可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作概率,帮助其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较正常的行为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信阳市罗山县中医院接诊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半髋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0.00%)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疼痛情况来看,观察组疼痛率为17.50%,对照组为25.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髋臼外展角小于对照组,髋臼前倾角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疼痛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小,有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63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29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及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施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多,术后下床时间明显较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升关节功能优良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缩短下床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