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值、脾静脉内径均值及血流量Qsv/Qpv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门静脉内径≥1.4cm,脾静脉内径≥1.0cm者出现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率明显高于门静脉内径1.4cm,脾静脉内径1.0cm)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彩色 B 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7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彩色 B 超检查研究对象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的比值,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以门静脉内径是否大于1.4cm 为标准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分组,门静脉内径大于1.4cm 的为大直径组,门静脉内径小于等于1.4cm 的为小直径组,研究门静脉内径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的比值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大直径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要比小直径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 B 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而且也能评价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12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及电子显微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门静脉主干、分支、侧枝循环显示、门静脉系统学的解剖类型并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态。结果:诊断过程中,CT组诊断轻度19例(15.83%)、中度46例(38.33%)、重度55例(45.84%),胃镜组轻度22例(18.33%)、中度38例(31.67%)、重度60例(50.00%),CT组诊断的准确度为96.5%;Kappa>0.4。CT检查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11例(92.5%),胃底静脉曲张107例(89.2%),胃左静脉曲张105例(87.5%);胃镜组分别为113例(94.17%),108例(90.0%),108例(90.0%),,CT组诊断的准确度为94.9%;Kappa>0.4。结论:多排螺旋CT成像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具有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软肝颗粒,对照组口服心得安,共3月。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采用胃镜观察食管静脉曲张部位、条数、形态、颜色及胃底有无静脉曲张。结果:软肝颗粒可显著缩小肝硬化患者Dpv和Dsv,加快血流速度,减少血流量。尤其在加快Vpv、Vsv及减少血流量上与心得安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软肝颗粒对门静脉高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血压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腹部B超检查。结果:观察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Qsv/Qpv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可准确反映肝硬化门脉高血压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均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FHVP、脾静脉内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WHVP、HVPG、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脾静脉流速Vsv及流量Qsv、HR、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的血流灌注,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舒肝汤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肝汤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治疗组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动态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EVB复发情况。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血流量著下降,10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未见明显副反应、随访3年,对照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舒肝汤预防EVB复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管径、血流量,探讨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之关系。方法: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4例。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它们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径和血流量,同时结合内镜检查的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正相关,与门脾静脉血流量正相关。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脾静脉时,它们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苏同宝  张栋华 《陕西中医》2009,30(5):552-55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经治疗出血停止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西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扩张均有所改善,其中A组患者Dpv、Ds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患者Dp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能维持原有水平,而B、C组则有所下降。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出血效果优于单用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0.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将53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扶正化瘀胶囊组(28例)予扶正化瘀胶囊;安慰剂组(25例)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2组患者均按常规予必要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患者给药前、后门静脉(PV)主干内径、门静脉左支(LPV)内径、门静脉右支(R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计算各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扶正化瘀胶囊组治疗前后PV和LPV的血管内径无显著差异,而RPV的内径则明显缩小(P〈0.05);LPV和RPV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SV内径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无明显改变;安慰剂组RPV血流速度治疗后显著减慢(P〈0.05),其他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有效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散结方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口服心得安治疗,治疗组(44例)口服心得安,同时肝区外敷中药活血散结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仪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但脾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的平均流速和流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门静脉、脾静脉平均流速和流量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散结方肝区封包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心得安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医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肝硬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1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按Child-pugh评分分级,并进行胃镜及彩超检查,记录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的宽度、部位、条数、形态及颜色等相关指标及门静脉宽度.结果 中医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宽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之间门静脉宽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A级与C级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功能A级与C级的食管静脉宽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随着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演变,其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测定门静脉系统血流参数,促进临床诊断。方法:使用超声仪对于正常人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进行对照。结果: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处于高循环动态状态,用超声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的病人资料。结果: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肝脏血管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密度差在91.9H u以上,VR、MIP、MPR图像上100%显示肝动脉(150/150),门静脉显示为96.7%(145/150),肝静脉显示95.3%(143/150),5例门静脉显示不清的病例中,3例为肝癌合并肝门区淋巴结转移,1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1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脾肿大;7例肝静脉显示不清中有5例与门静脉显示不清的5例为相同病例,其余2例为严重肝硬化合并腹水。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评估肝脏血管的正常、变异以及病变对血管的影响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狭窄、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欠理想。  相似文献   

15.
王国鑫  倪约翰 《新中医》2021,53(12):50-53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肝硬化中医证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血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水湿内阻型、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6种中医证型,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查。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脾静脉、门静脉直径,侧支循环程度及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和总肝灌注量。结果: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轻度增宽,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阻络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显著增宽,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侧支循环程度主要表现为1度,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血瘀阻络型患者侧支循环程度3度数量增加较为显著,与湿热内蕴型、肝气郁结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阻络型肝硬化患者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及总肝灌注量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可明确各种中医证型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参仁活血颗粒预防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受试条件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仁活血颗粒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谱、门静脉直径(PVD)、食管静脉曲张的变化、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PVD显著降低(P<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后PVD持续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PVD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显著降低(P<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后PⅢNP持续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PⅢNP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食管曲张静脉直径显著降低(P<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后食管曲张静脉直径持续降低。对照组治疗24个月后食管曲张静脉直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24个月时红色征发生率仅为1%,而对照组用药6个月、12个月、24个月红色征发生率分别为7%、11%、15%。(4)治疗过程以及整个随访期间,治疗组出血率为3.2%(1/31),对照组为19.35%(6/3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率为9.68%(3/31)。(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化瘀法能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内径、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减少红色征发生,降低出血率及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B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断标准和实用价值,笔者自1989年以来对1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了B超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X钱吞钡检查对比研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仪器为国产海鹰SJNZ031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为3.5Mhz。本组13O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jO7例,女23例,年龄23~68岁,为中晚期肝硬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黄疽、腹壁静脉曲张、肝功能受损、血清白/球蛋白倒置等。超声图像参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诊断,X线食管吞钡检查参照不同程序的食管静脉曲张表现。2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肝利水汤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学指标与门静脉压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的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上加用特利加压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肝利水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肌酐、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脾静脉内径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酐、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脾静脉内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血流量以及脾静脉内径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流速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中,和常规治疗进行对比,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同时对于改善其门静脉压力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及其近期预后,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68例无PVT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病例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糖尿病史、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门静脉直径、D-二聚体、糖尿病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门静脉直径、D-二聚体、糖尿病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均高于11 g/L,属于门脉高压性腹水。根据是否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2组,出血患者24例为观察组,未出血患者48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和门静脉内径,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水平为(21.9±2.3)g/L,对照组为(15.2±1.8)g/L;观察组门静脉直径(1.4±0.2)cm,对照组为(1.0±0.2)cm。2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及门静脉直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572,P=0.000;r=0.510,P=0.000)。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二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水平越高,门静脉内径越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