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对老年人群特征分析及联合用药情况。方法:基于全国21家大型三甲医院HIS数据库,对4 078例使用脉血康胶囊的老年患者进行描述分析,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分析其基本用药情况,找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进行评价,选取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老年患者人群特征和脉血康胶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患者年龄以65~80岁居多,共3 093例,占分析人数的75.85%;真实世界中老年人群使用脉血康胶囊应用于一般病情患者较多;住院时间最多在15~28 d;合并西医诊断中以高血压病最多;合并西药以脉血康胶囊+阿司匹林等血管活性药最常见;合并中药以脉血康胶囊+疏血通活血化瘀药最常见。结论:老年患者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常把脉血康胶囊和其药理作用相似的化学药品联合使用。且在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除了多用于有瘀、湿热的实证患者外,也可用于一些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等虚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研究未成年人群脉血康胶囊中西药合并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25家医院11446例使用脉血康胶囊患者,从中遴选出使用过脉血康胶囊的216例未成年患者的用药信息,用频数统计的方法找出使用频次较高药物进行评价,基于Apriori算法的用药特征关联规则分析未成年人群脉血康胶囊中西药合并用药规律。结果真实世界HIS数据库中,脉血康胶囊治疗未成年患者常常与活血化瘀剂、抗生素类、抗病毒药、抗消化性溃疡药、抗肿瘤药等药品联合应用。结论脉血康胶囊在治疗未成年患者时常与药理作用相似的化学药物联合使用,请临床医生注意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3.
该文旨在分析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治疗肾病的中药联合用药临床特征,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全国15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选取诊断为肾病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分析其诊断信息,并对其临床用药特点采取描述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在1 588例使用脉血康胶囊的肾病患者中,合并西医诊断以高血压病最多(863例,占7. 54%),其次为贫血(551例,占4. 81%),再次为冠心病(349例,占3. 05%)。脉血康胶囊治疗肾病患者主要与大黄碳酸氢钠、百令胶囊、丹参酮、感冒清热颗粒、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联合应用。说明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肾病人群临床主要与活血化瘀剂、扶正祛邪剂、助消化剂、抗菌消炎剂、散风解热剂等中药联合使用,药理作用适合肾病人群合并的诊断疾病,且常用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组合呈特定规律,为后期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联合用药规律。方法:以全国19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使用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334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其一般信息、合并疾病和联合用药。结果:2型糖尿病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联合单个西药频次最高的是阿司匹林164例(49.10%);联合单个中药频次最高的是疏血通注射液124例(37.13%);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合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组合(规则支持度为20.66%);联合2种中药时,最常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组合(规则支持度为20.958%);常与降血糖药、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剂类药物联用。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用药以化学药为主,既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又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联合用药较为合理;同时应重视超说明书用药的问题,临床联合用药应注重科学性,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析脉血康胶囊治疗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诊断、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临床特征,为后续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全国15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选取诊断为肾病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分析其一般情况、诊断信息、西药联合用药频数分布特点,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性,对记录的西药联合用药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使用脉血康胶囊的肾病患者共1588例,男914例(59.43%),女624例(40.57%);入院方式中门诊病人较多,共1380例,占总例数的88.75%;使用脉血康胶囊的肾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贫血等;用药平均疗程15.94 d,用药15~28 d者最多,共812例,占51.13%;脉血康胶囊治疗肾病患者主要与重组人促红素、双嘧达莫、硝苯地平、蔗糖铁、阿魏酸哌嗪等药品联合应用。结论: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肾病人群常合并有高血压病、贫血、冠心病等,品种临床主要与抗凝血药、血管活性药、钙拮抗药、抗病毒药、抗贫血药类西药联合使用,且常用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组合呈特定规律,为后期中医药研究者提供参考,也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人群的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选取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2 857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共1 727例,占69.61%,男性1 610例,占63.59%。治疗上与降脂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血管扩张药等西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剂、清热剂、祛痰剂等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使用频数最高的西药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 528例,53.48%),中药是醒脑静注射液(378例,13.23%);其中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最常用的西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使用率达83.48%,最常用的中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使用率达63.49%。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并用药规律,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药物进行关联分析。临床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27.10%;联合3种西药时,最常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15.90%。结果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基本相符,其在治疗脑梗死时常与西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中药活血化瘀剂等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且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脑梗死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结局,了解脉血康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基于全国20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电子医疗病历数据库,对使用和未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1∶1匹配。将数据库中治疗结局为"痊愈"和"好转"的重新合并定义为治疗有效,将"无效""死亡"和"其他"合并为治疗无效人群,通过倾向性评分的方法对重新合并后2组的治疗结局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匹配后使用脉血康胶囊患者组(A组)与未使用脉血康胶囊(B组)均为2 449例。在未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2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较B组治疗效果好。通过3种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均显示回归系数大于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较不使用该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能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特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84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411种西药和110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515例(65.69%),单个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121例(15.43%),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3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关联支持度为5.56%),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药物联合应用。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应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脉血康胶囊治疗乳房肿瘤的联合用药特征,探索其潜在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对全国7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乳房肿瘤的416例患者的临床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乳房肿瘤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主要分布在18~44岁,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疗程(663±556)d;西药类的抗病毒药、抗生素类、促凝血药、血管活性药、抗肿瘤辅助药及中药中的消肿散结剂等常与脉血康胶囊联用;出院时总转归判定的有效率为5024%。结论:基于目前数据发现,脉血康胶囊治疗乳房肿瘤人群具有一定的人群特点和临床用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脉血康胶囊合理治疗乳房肿瘤患者提供参考证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及联合用药特征。符合纳入标准的8 316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523种西药和148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1 908例(22.94%),单个中药是疏血通注射液771例(9.27%);2种中药是仙灵骨葆胶囊+鹿瓜多肽(规则支持度是2.55%),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注意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二者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综合医院中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药与西药使用种类及联合使用特征,以全国13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2003年12月—2011年7月期间住院的4 602例1型糖尿病成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其使用频率较高的西药和中药以及其联合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临床治疗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时,西药以胰岛素为最多,共1 539例,占8.47%;中药以三七口服剂常见,共183例,占6.25%;中西药物常联合使用的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支持度为45.93%,其次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降糖药组合,支持度为45.50%;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营养剂组合支持度为36.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临床用药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嘉和HIS数据库,抽取2008年1月—2018年6月的502例DCM患者,分析其一般信息及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结果:最常用西药是螺内酯片;最常用中药方剂是生脉饮;使用频率最高的西药种类是醛固酮拮抗剂;中药方剂中补益剂使用频率最高;2种、3种西药联合的最常见组合分别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醛固酮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中西药联合使用时,最常见的组合分别是醛固酮拮抗剂+理血剂、ACEI/ARB+补益剂+理血剂。结论:DCM患者的临床用药类别比较集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在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辨证应用中药补益扶正、活血化瘀治疗。  相似文献   

13.
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佳  谢雁鸣  杨薇  王永炎  赵维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479-3486
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为了解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西药物及其联合使用方案,该研究选取全国15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药物及分类,主要采用关联分析方法了解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药物中,中药应用较多的为疏血通注射液(9 015例,占22.66%)、丹红注射液(7 369例,占18.53%)、血栓通注射剂(5 302例,占13.33%),按药物作用分则主要为活血化瘀剂(30 384例,占76.39%)、开窍剂(6 850例,占17.22%)、补益剂(5 997例,占15.08%);西药应用较多者为阿司匹林口服剂(20 924例,占52.60%)、桂哌齐特注射剂(10771例,占27.08%)、胰岛素注射剂(10 599例,占26.65%),按药物作用分主要为抗血小板药(23 049例,占57.95%)、血管扩张药(19 608例,59.29%)、抗高血压药(15 475例,39.90%)。而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时,以阿司匹林口服剂与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05%;按药物作用分类则以活血化瘀剂与溶栓药、胰岛素、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424%。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索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脑出血患者人群特征及临床用药特征。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对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的8 369例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脑出血患者一般信息及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8 369例脑出血患者中,年龄中位数59岁,男-女1.74∶1,职业以体力劳动者最多(31.26%),多于冬季入院(27.46%),节气多在寒露(5.1%),入院病情以一般者居多(50.94%),就诊时首选神经外科(48.82%),住院天数多在15~28 d(29.03%),有42.47%患者住院费用在10 000~50 000元;醒脑静注射液单次给药剂量以10~20 mL最多(46.03%);用药疗程大多在3 d及以下(68.60%);合并1种西药用药频数最高的为利多卡因(5.05%),合并1种中药用药常为化瘀通脉剂(10.73%)。1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频次最高的是化瘀通脉剂+地塞米松(8.08%);联合2种西药频数最高的是奥美拉唑+地塞米松(5.07%);联合3种西药频数最高的为奥美拉唑+地塞米松+利多卡因(3.35%);在用药10~20 mL,用药天数15 d时,治愈和好转的患者最多(44.78%,45.85%)。结果表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多于冬春时节发病,常与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心血管药物等联用预防脑出血并发症,临床用药符合脑出血治疗指南,部分患者存在超疗程使用情况,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真实世界鹿瓜多肽注射液(简称鹿瓜多肽)的临床用药特征,对全国26家三级甲等医院使用鹿瓜多肽的患者(37 721例),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其临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特征。结果使用鹿瓜多肽的患者以45~64岁的中老年人(39.84%)居多;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折(17 362例,33.97%);使用剂量最多是12m L(41.81%);疗程主要集中在1~3 d(28 467例,76.26%),基本符合说明书使用;临床联合中成药常与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合用(规则支持度19.38%),西药常与抗生素、营养类药物合用(规则支持度39.9%);主要中西药单独联合用药为维生素C(13 202例,35%)、金天格胶囊(7 285例,19.31%);2种常用中西药联合用药组合分别是虎力散胶囊+金天格胶囊(规则支持度4.458%)、苯巴比妥钠+头孢唑啉(规则支持度10.62%)。研究显示鹿瓜多肽临床用药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主要用于骨折患者,临床常与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抗生素、营养类药物合用,有助于增强骨折的愈合,临床上使用时应注意中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并用药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的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e、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7个数据库,筛选PCI术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经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740篇RCT。对联用的西药进行分析,最常用的是抗血小板药物:有59.2%的研究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其中8.4%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50.8%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其他西药,包括抗凝药、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等);7.3%为单联抗血小板联合其他西药;4.7%的研究联合用药信息报告不清但未提及抗血小板治疗。28.8%的研究提及使用西医常规疗法,具体药品名称未报告。联用的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汤剂等:39.9%的研究使用口服中成药,共包括100个品种,频次排名前3的为通心络胶囊(8.1%)、复方丹参滴丸(3.1%)、通冠胶囊(1.6%),均为活血化瘀制剂;27.0%的研究使用中药注射剂,共31种,频次排名前3的为丹红注射液(6.6%)、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3.4%)、疏血通注射液(2.7%),均为活血化瘀药物;33.9%的研究使用汤剂,包括自拟汤剂(25.7%)和经典汤剂(8.2%);0.4%的研究使用单味中药,共3种,包括丹参、圣约翰草、人参。就联合用药而言,共有454种中西药联用组合,频次排名前3分别为自拟汤剂联合西药常规(8.0%)、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常规(2.4%)、自拟汤剂联合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2.0%)。[结论] PCI术后联用的中西药种类、数量较多,联用组合多样化,西药以双联抗血小板为主,中药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临床研究报告存在诸多问题,联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疗程等信息报告不完整。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 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 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 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 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 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 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关联分析及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选取的全国19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至少使用过3次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的5 904例患者信息。应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率较高的变量,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分析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5 904例患者中,患者年龄中位数70岁,65~75岁患者数量最多(2 096例,35.5%);诊治性别来看,女性多于男性,且45~65岁及65~75岁年龄段女性患者远高于男性。西医诊断占前3位的依次是冠心病(8 104例,65.66%)、血脂异常(2 515例,20.38%)、心功能Ⅱ~Ⅲ级(581例,4.71%);中医出院证候其他最多(1 109例,21.37%),其次是气虚血瘀证(739例,14.24%)、肝肾阴虚证(698例,13.46%)。西药联合用药频数最高的是硝苯地平(2 567例,7.21%),中药最高的是复方鲜竹沥液(766例,3.53%)。从药理分析结果看,联合使用1种中药合并1种或2种西药时,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的频率均为最高;联合使用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时,以刺五加注射液+清热剂+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最为常见。该研究阐述了真实世界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且女性多于男性。治疗上需依据不同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加以治疗,减少因基础疾病而引发的并发症,并应注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通过频数分布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时,临床主要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祛瘀剂等联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在联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为避免出现药理变化,影响药物疗效,需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刺五加注射液后续临床指导用药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创伤人群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收集26家医院使用鹿瓜多肽的住院患者,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i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其临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特征。结果: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的创伤人群中男性(1 481例,70.12%)多于女性(631例,29.88%),以46~65岁年龄段最多(1 025例,46.07%);入院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72.4%);剂量范围在说明书范围内8~12mL者占多数(1 076例,52.08%);用药天数分布最多的是1~3天(1 527例,73.91%)。临床上联合中成药常与补肾壮骨剂+活血化瘀剂(规则支持度11.49%)合用,西药常与镇痛药+抗生素(54.0%)合用;两种常用中西药联合用药组合分别是接骨七厘片+血栓通注射液(规则支持度3.06%,置信度41.5%)、苯巴比妥钠+头孢唑啉(规则支持度13.33%,置信度72.4%)。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用药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合并频数最多的西医诊断是骨折,联合使用中西药类别最多的是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和头孢唑啉、利多卡因注射液,有助于创伤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真实世界大数据冠心病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及分析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中西药使用情况,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药物信息,使用频数及关联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 697人中男性47564人,女性32 882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岁。76 172人有用药记录,包括278种西药和331种中药。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共51 132例(67.08%),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46 291例,占60.72%)、氯吡格雷(34 030例,占44.64%)等;中成药使用最多者为丹红注射液,共15 174例(19.92%),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10 166例,占13.35%)。药物归类后,西药位于前列者为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药使用最多的为活血化瘀注射液,其次为活血化瘀口服药、扶正类口服药、通腑药等。进行关联规则后显示冠心病西药间联合用药最为常见,中西药联合使用中活血化瘀口服药、活血化瘀注射液与西药间的联合用药更为常见,尤其是与抗血小板药、硝酸酸类药物。结论:冠心病的西药治疗符合指南推荐,但使用率较低;中药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活血化瘀是冠心病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