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许月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23-26
目的:分析清热祛湿止痛方结合醋氯芬酸肠溶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清热祛湿止痛方。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炎症表达、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7.30%优于对照组的75.68%,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触痛,关节受限,小便黄赤,身重乏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酸排出量(24 h UU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止痛方结合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 相似文献
4.
清热利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疼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常用秋水仙碱等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但副作用较严重。中医一般认为本症属“湿热痹”,引起疼痛的原因是湿邪内蕴,日久化热,阻滞经络。依健脾利湿,清热通络之法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减小了口服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同朝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1959-1959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主要特点,急性期以突然出现单一关节红肿剧痛,功能障碍,血尿酸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发热、血沉增快,厌食等全身症状。常因手术、外伤、饮、感染等诱发或加重。祖国医学谓之“历节”、“白虎历节”、“湿热痹”。笔者自2004年8月以来,应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疗效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秋水仙碱+健脾清热利湿通络方治疗的症状转归.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安达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秋水仙碱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秋水仙碱+健脾清热利湿通络方治疗.比... 相似文献
7.
付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5):23-24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时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可以有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中西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消肿膏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许月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
目的 分析清热祛湿止痛方结合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清热祛湿止痛方;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7.30%优于对照组的75.68%,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触痛,关节受限,小便黄赤,身重乏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对照组,24 h尿酸排出量(24 h UU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祛湿止痛方结合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轻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1.
通络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38-39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通络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神经疼痛症状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活血方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2.
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典型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急性发作,血清尿酸增高[1]。急性关节炎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我院采用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急性痛 相似文献
13.
段志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6):115-116,119
目的 分析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清热健脾通络法合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R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清热健脾通络方合新风胶囊,对照组服用雷公藤多苷片,通过中医证候量表观察80例活动期R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全身症状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并检测其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和晨僵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关节重着、大便稀溏、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皮下硬结以及局部发热的积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③炎症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健脾通络法合新风胶囊不仅能显著改善活动期RA关节症状、体征,而且可降低活动期RA的炎症指标。因此,清热健脾通络法合新风胶囊具有免疫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整体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3,7(8):1357
临床常用秋水仙碱等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但副作用较严重。中医一般认为本症属“湿热痹”,引起疼痛的原因是湿邪内蕴,日久化热,阻滞经络。依健脾利湿,清热通络之法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减小了口服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
符青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0):51-52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及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祛瘀通络方加减辨治,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生活能力、凝血功能、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