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的收治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该次实验,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后外侧入路组、经腓骨入路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后外侧入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经腓骨入路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经腓骨入路,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周期短,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以治疗方式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用胫腓骨入路治疗,研究组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NDF评分、Barthel评分及临床满意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时,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肖文庆  杜海峡  程立军  姜瑞 《中医正骨》2012,24(7):48-49,51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8 ~52岁,中位数33.5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踝关节高度肿胀并发生张力性水疱12例,下胫腓联合分离9例.均为新鲜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14个月,中位数1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 ~16周.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2例因未及时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而导致螺钉断裂,其中2枚螺钉均断裂1例,1枚螺钉断裂l例.根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3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出血后6 h内进行手术的27例为超早期组,出血后6~12 h进行手术的27例为早期组,出血后超过24 h进行手术的26例为晚期组。两组均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三组格拉斯哥预后(GOS)优良率、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出血率。结果 术后2周,相比晚期组,早期组、超早期组GOS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三组NIHSS评分呈依次降低趋势,相比晚期组,早期组、超早期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三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相比晚期组、早期组,超早期组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侧双入路治疗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后外侧及后内侧双入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后侧双入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侧双入路治疗涉及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可以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的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手术采用腓骨后外侧切口,按外踝-后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4例患者随访6~20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8%.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脑内血肿粉碎引流术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脑内血肿采用微创穿刺脑内血肿粉碎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出院后均随访2个月,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8例,死亡2例(其中1例放弃回家死亡)。结论:精心护理对于提高微创穿刺脑内血肿粉碎引流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7岁。左侧31例,右侧29例。闭合性损伤48例,开放性损伤12例。按照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标准,均为旋后外旋型,其中Ⅲ度26例、Ⅳ度3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中位数7.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切口愈合不良,由切口周围皮肤张力过高所致,局部常规消毒、更换敷料,3周后切口愈合;1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1例关节面复位不良,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复位丢失,因未出现临床症状而未进行治疗。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8周。术后12个月,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92.4±6.1)分,优54例、良3例、差1例。差的1例,早期未进行功能锻炼而导致踝关节僵硬,进行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后关节僵硬症状消失,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定结果为良。结论: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64岁,中位数38岁;左侧13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1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术中采用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内踝骨折,后外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依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94.23±4.35)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术后并发腓骨肌肌腱炎1例,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均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骨折可达解剖复位,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高新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这4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接受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治疗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接受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治疗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31±1.52)周;对照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55±1.87)周;对照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9.17%,其中优10例,良9例,中3例,差2例;治疗组24例三踝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其中优13例,良9例,中1例,差1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许超  何滨  刘康  何伟涛  郭梁 《中医正骨》2010,22(1):21-23
旋后外旋型损伤在踝关节损伤中最为常见,约占40%-70%,其中IV度损伤常累及内踝、外踝和后踝,是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容易后遗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定等严重并发症。既往采用1/3管型钢板或抗滑钢板,结合可吸收螺钉固定,也多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2种方法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83%[1]。其中旋后外旋型骨折最为常见,占踝关节骨折的40%~70%[2]。2002—2005年我科采取手法整复结合石膏托外固定和切复内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2种方法治疗此类骨折25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5  相似文献   

15.
练文俊 《双足与保健》2017,(10):124-124
目的分析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三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前侧小切口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后外侧入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26±0.65)个月,对照组为(4.27±0.6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功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取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同时大大减少了治疗费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运用龚氏四步复位法治疗60例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患者,并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观察和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有众多治疗方法,我院在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期间,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例,经过系统精心的护理,死残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效果满意。现将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3.92%,其中约7%~44%伴有后踝骨折(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PMF)[1]。文献报道踝关节骨折中,如有后踝骨折存在,可明显增加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从而把后踝骨折的治疗放在首要地位,但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选择仍未达成一致[2]。我们自  相似文献   

20.
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又称为Pinkin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严重创伤疾病。由于此类型骨折往往是车祸离能量损伤所致,且损伤部位解剖复杂,故治疗较为困难。自1999~2005年作者采用后外侧切口急诊手术治疗该损伤12例,8例获得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