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基于文献整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近2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中关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证素,运用SPSS 19.0软件对该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规律。结果:影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素主要有16个,其中病位证素主要为脑,病性证素主要为血瘀、痰、气虚和火,累积构成比为80.40%,并通过聚类分析将病性证素聚为血瘀、气虚、痰和火[热]、其他4类。其组合共有22种,即提取的证型为22种,以气虚血瘀证、瘀血阻络证和痰热腑实证最为多见,累积构成比为45.4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能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证候组合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频数、构成比等方法,分析100例缺血引起中风三个不同阶段的患者,从而对其演化规律进行证明与解释。结果:对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候随时间的演变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和特征,急性期以两证组合内风加内火所占比例最多,恢复期以两证组合痰湿加血瘀所占比例最多,后遗症期以两证组合气虚加阴虚所占比例最多。结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候随时间的证候的演变存在一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历及头颅MRI影像资料回顾性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MRI影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之间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住院病历542份,收集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资料和头颅MRI资料,统一诊断标准,统一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54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历及MRI影像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头颅MRI影像在病变部位的数据,探讨缺血性中风与头颅MR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中,头颅MRI影像显示病灶位于基底节、内囊的比例最高。对不同证型,同一部位发生的比例进行比较,病灶位于基底节、内囊,中医证型为风火上扰证的比例最高;痰热腑实证病灶位于脑干的比例最高;痰热内闭证病灶位于脑叶比例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灶部位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证的演变规律。方法:对400例72h内入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组合证侯发生频次及风痰证演变过程中证素加减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风痰证患者与NIHSS分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侯发生的概率是动态演变的,具有规律性,且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风痰证都占有很高的比例。结论:风痰证在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风痰阻络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这一结论为临床确立风痰同治的基本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99分、200~399分、400~599分及≥600分5个等级;比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8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钙化,各证型患者所占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湿蒙神证。各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分布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较多;各中医证型颈内动脉钙化积分存在一定差异,以气虚血瘀证积分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此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挖掘证素组合规律,为临床诊疗及证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6年6月CNKI和VIP中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通过证型术语规范及证素拆解后,应用Excel函数统计频数、频率,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证素组合规律。结果:纳入文献9 730篇。简单证型占比9.40%,如血瘀证、气虚证等;2~4个证素组合的证型累积占比86.04%,如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挖掘出证素组合规则24条,如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结论:中医临床证型以1~4个证素组合为主;临床以多证素组合的证型为主,简单证型少见;挖掘出的组合规则符合中医临床思维,可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8.
高颖  马斌  刘强  钟海珍  黄粤 《中医杂志》2012,53(1):23-25
目的 验证《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采用中医证候诊断量表4+1的临床验证新模式,进行了两轮多中心临床验证,共有21个省市的23家脑病专科协作组单位参加,共验证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时点的中风患者1 053例.结果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在特异性、敏感性和判断准确率上明显优于1994年《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结论 该量表适合于对中风病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证候的诊断,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广义规则归纳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OCSP分型,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证候,运用广义规则归纳对发病第3天至第14天共12个时间点共计10152例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义规则归纳得出语句包含证候要素和OCSP分型的关联规则共9条,并有2条规则体现出证候、OCSP分型与发病天数的相关性。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与OCSP分型、发病天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体现了病证结合的理念,为临床医师通过患者的中医证候把握疾病发展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中风急性期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中风急性期后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缺血中风急性期后中医证候组合以3个证候及4个证候组合为主,总共64例,占71.11%。2缺血中风急性期后不同中医证候组合的生活质量分值、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P0.05。中医证候组合越多,生活质量分值、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结论缺血中风急性期后中医证候多以相互组合出现,呈聚集性特点,中医证候因素聚集越多,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1.
秦骥 《河南中医》2007,27(12):37-38
目的:对青壮年组、老年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候分布规律与不同年龄组的相关性,为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6年12月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缺血性中风住院病人292例,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和回顾调查。结果: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证候表现形式以2~4证组合为主,2~3证组合与年龄段具有相关性,4证组合与年龄段不具有相关性。结论:痰、瘀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重症肺炎证候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为重症肺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2008年6月重症肺炎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29篇,55条记录。结果显示,在23个证素中影响重症肺炎辨证的主要证素,在病位因素中以肺为主;病性因素中以火热为主;病因证素中以风邪、温邪为主。文献中重症肺炎证素的组合形式有6种。其中主要集中在单一证素、两证素和三证素组合,三者累计构成比为94.5%。结论:热盛、阴虚、亡阳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机特点。文献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入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检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研究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的为风91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次,占7.9%;火、痰、血瘀、气虚四种证素出现次数分别为73次、86次、83次、48次,分别占44.2%、52.1%、50.3%、29.1%。急性期、恢复期不同证素间血糖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风、火、痰、血瘀、气虚血糖降低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血糖水平较前升高。急性期不同证素积分与NIHSS分值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证素血糖水平与NIHSS分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素均可促进机体血糖升高,对血糖水平程度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中风后遗症期提供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参考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检索2009-2019年间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软件描述数据。结果:气虚血瘀证是中风后遗症期最常见的证型,占32.54%;肝、经络、肾、脾为常见病位证素,血瘀、气虚、痰、火热、阴虚为常见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以肝、经络单独发病较多见,病性证素组合以气虚兼血瘀最常见;证素间关联置信度最高的是经络→痰(100.00%)。结论: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应以调肝舒经、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滋肾健脾、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vWF、TXB2与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9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vWF、TXB2、6-Keto-PGFl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vW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3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vWF水平血瘀证高于气虚证及痰证(P0.01),气虚证与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TXB2水平血瘀证痰证气虚证(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气虚证低于痰证(P0.01),气虚证低于血瘀证(P0.05),痰证与血瘀证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vWF、TXB2及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43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受检者于清晨07:0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用循环酶检测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1)缺血性中风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2)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和气虚血瘀证的Hcy水平高于肝阳暴亢及阴虚风动证(P0.05);风火闭窍证、痰火闭窍证和痰湿蒙窍证的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元气衰败证(P0.01)及风痰阻络、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P0.01)。结论:(1)Hcy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痰、瘀、气虚相关证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或可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研究现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共112篇,筛选严格按照疾病诊断流程,包含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共29篇,总结、分析文献类型、症状分布、中医证型等内容。结果 29篇文献中感染后咳嗽主要症状有27个,常见伴随症状17个,常见舌象和脉象共17个;主要证候以风寒袭肺证最多,其次为风邪恋肺证,发展至后期则肺气渐虚,出现痰、湿、瘀等病理因素,以致虚实夹杂,出现复合证型;共提取病性证素12个,以风、热(火)、寒为主,累计构成比为85.5%,证素的组合形式共3种,其中三证素组合最多,构成比为57.27%;病位证素主要为肺,其次为脾。结论目前感染后咳嗽缺乏公认的症状描述,辨证尚无统一规范,影响了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制约了对该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 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火亢证与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武汉市中医院脑病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月的31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检测并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风痰火亢证与血浆凝血指标水平。结果风痰火亢证的发生与年龄、PT-SEC、FIB、APTT有密切相关性。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火亢证的发生与年龄、PT-SEC、FIB、APTT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泄泻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采用电子检索方法,检索2007年1—7月泄泻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证型、证素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65篇合格文献,10,204例病例。泄泻常见证型有17个,频次前4的证型依次是肝郁脾虚证(28.44%)、脾胃虚弱证(18.37%)、湿热蕴结证(13.92%)和脾肾阳虚证(9.50%);频率在1%以上的病位证素分别是脾、胃、肝和肾,累计频率98.69%;病性证素10个,频率在1%以上的病性证素分别是气虚、气滞、湿、热、阳虚、寒、食积和外风,累计频率99.06%;证素组合以四证素、三证素组合为多。结论:泄泻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疏散,而证素能覆盖泄泻辨证的大部分信息,便于规范、统一泄泻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