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DVT形成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平均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11.7%,对照组为2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下肢骨折术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以循证护理为例。方法从该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病案库中随机抽取6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体征与症状。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发生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2周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也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有效循证护理干预,可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起到有效预防,将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当作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上提供综合护理,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以及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利用综合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了住院以及下床时间,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急诊创伤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生存质量评分、下肢DVT发生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更好(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状况更少(13.90%vs 38.9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100.00%vs 88.89%)(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预防或降低下肢DVT的发生概率,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提高护理满意状况,临床效果颇为显著,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5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组,在围手术期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0.00%,对照组22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离床活动时间为(2.26±1.43)d,对照组为(2.94±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住院时间为(4.21±1.14)d,对照组为(6.17±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3例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临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的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丰顺县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重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术后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负重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对照组患者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合针对性综合护理老年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负重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减少术后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2.50%、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其实施干预护理,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76%,对照组19.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71.43%。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更迅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实行盆腔手术120例患者纳入研究主体对象范畴,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6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DS评分、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DVT发生率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与观察组9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层面负担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俊丽 《光明中医》2016,(8):1170-1171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体会。方法 84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给予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后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可促进骨折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资料分析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65例行PMT治疗的急性DVT患者,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行围术期护理),比对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对对照组,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4.02±0.62)d等时间指标均更优(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7.65%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64.5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显著更高(P0.05)。结论 LEDVT患者行PMT治疗同时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并发生少,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减少焦虑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 0. 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1.9%,护理满意度为96.2%,分别与对照组的11.2%、8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DVT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3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健康教育、床旁行为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方面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为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减少其发生率,并改善凝血相关指标,临床护理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全方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骨折患者,并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循证护理模式),每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64%,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8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全方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7年2月为时间段,对期间在该院行下肢骨折手术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数字表随机发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给予强调并发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各数据回馈显示,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7%(2/48),参照组为22.92%(11/48),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加速其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强化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